记载航天历史。航天院士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宝贵财富,他们的成长历程反映了航天事业的发展轨迹。这套《张贵田院士传记》不仅是航天院士个人的传记,也从不同侧面记载了中国航天从技术到管理、从思想到精神的真实历史。
弘扬航天文化。宣传航天院士,就是站在科学的高度,向社会各界全面宣传航天事业,弘扬航天文化,使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传承航天精神。航天精神是包括航天院士在内的几代航天人,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不断积累、提炼、传承而逐渐形成的,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航天事业之魂。《张贵田院士传记》全面反映了航天院士的学术成就、科学作风和思想品格,有助于航天精神薪火相传。
《张贵田院士传记》:
张贵田上小学时,寒暑假时间比较长,母亲就用“勤有功,戏无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古训,教育张贵田在干完农活后,要经常复习功课,不要贪玩。不但白天时时督促、检查,晚间也令其温习、背诵。母亲给儿子讲读书时为防止瞌睡,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骨”的故事,讲车胤夏天“如囊萤”、孙康冬天“如映雪”,坚持看书学习的故事。母亲手很巧,会裁衣裳。尽管是家织土布,她也能给一家人裁缝出合体的衣裳。母亲善烹饪,会做本地各种农家饭食。亲戚朋友来了,不管手头多么紧,也要设法用心款待。遇到亲戚朋友家有红白喜事,她必亲自出马,份礼虽轻一一只是两吊小钱,可是情谊很深。母亲还会给即将出嫁的姑娘和小媳妇绞脸,用丝线轻轻地勒去脸上的绒毛儿,让脸上显得特别光润。母亲待人极其热忱,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应。谁家有事要帮忙,她无论自己多忙,也会抽出身来,跑在前头帮这干那,手脚不停歇。母亲不怕吃亏,从不跟人吵架,有泪往心里流,她是一位柔和、温顺的中国传统女性。
从小到大,在张贵田的印象里,母亲似乎无所不能,无所不会。饥饿的时候,母亲会给儿女们做饭食;寒冷的时候,母亲会给他们添衣裳;委屈的时候,母亲会给子女送抚慰;喜悦的时候,母亲笑得比孩子们还开心。
张贵田家人口多,租种几亩薄田,本来就是年年亏欠,寅吃卯粮,遇上春季大旱、青黄不接的时候,日子过得更加艰难。红薯、包谷、野菜是张家的主要食物,一日三餐全靠它们。寻常日子,逢开饭时,桌子上是一篮热气腾腾的红薯,旁边摆着几个用玉米面、红薯面和高粱面“三合一”混蒸的窝窝头或饼子加以点缀。秋夏两忙的时候,父亲和哥哥、姐姐起早摸黑,在地里抢收抢种庄稼,出力流汗,受苦受累,母亲就破例烙些纯玉米面饼,让父亲、哥哥、姐姐和小贵田奢侈几顿。
一次,边吃着纯玉米面饼边在家中蹦蹦跳跳的小贵田,在厨房里发现了母亲的秘密:“妈妈,你怎么不吃饼,光吃红薯啊?”
“妈妈爱吃红薯,红薯甜。”
“妈妈,我也要吃红薯。”
“饼吃了长个子,快吃吧!”
“妈妈,那你也吃点,吃了好长个子呀!”
“傻孩子,妈妈的个子够高的了,还长啥?妈妈就希望你把这饼吃了,长个高个子。”
这些温馨而安宁的关于童年、母爱、家园的深长回忆,使张贵田深深地感到,没有什么比慈母的胸怀更使人安心,比慈母的故事更温馨。这种对母亲的深情眷恋,对母爱的真诚崇拜,长期灌注在张贵田的血液中。
为了这个家,母亲一辈子含辛茹苦、精打细算、日夜操劳。岁月流转中,母亲老了,额头上的皱纹更深了,无论是记忆还是动作,都大不如以前,可在张贵田的心里,母亲永远是年轻的,那深深的皱纹里,写满了恒久的母爱。
母亲忠厚贤惠、善良慷慨、勤劳简朴的高尚品德,深深地影响了张贵田的思想和性格。母亲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着她最小的孩子,教他宽容、正直、坚持,做一个好人,教他走一条最正直的路,是他人生道路上第一位引路人。
父母身上所具备的那种中国农民朴实无华的品格,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张贵田,教他勤奋学习,给予他孜孜以求的意志和愉快豁达的心境,更重要的是赋予了他报效国家的无穷精神力量。
除了父母,二哥是影响张贵田最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