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桂荣院士传记》讲述了闵桂荣的童年,留学到归国步入航天领域,直至成为一位卓有成就的科学家、空间事业的带头人。他曾多次出现在国际讲坛,他担任过许多社会职务,在多所院校担任兼职教授,是全国政协第八、九、十届委员,以及中国科协第三、四、五届常委,至今仍然保持贫苦人家子弟的本色。他对卫星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勤勤恳恳,经常深入科研生产一线及发射现场,对技术精益求精,确保了国家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对卫星的需,求,做出了一流成绩。
闵桂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空间技术专家,中国航天器热控制技术科学创建人之一,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国家航天部门长期从事航天技术研究与发展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总体部主任、研究院院长、卫星总设计师、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等职务。中国科协第三、四、五届常委,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五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领导完成我国第1颗人造卫星和多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和飞行工作,以及国家“七五”计划4种12颗应用卫星的研制、飞行和应用工作;组织领导我国未来航天创新技术的研究工作,为我国航天技术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曾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两次国家“863计划”突出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星光闪烁的夜空,向我们展现了深远而广阔的宇宙。人类早就开始研究宇宙,宇宙以其辽阔无垠和构造之美令人神往,以其取之不尽的资源引人瞩目。人们在想,怎样利用宇宙的不寻常条件为人类谋福利。地球是人类的生存之本。为了扩大社会生产活动,人类必然要不断开拓新的天地。世界航天技术和航天活动的发展,极大地扩展了人类活动的新领域,这是人类认识自然、开发宇宙空间的一个质的飞跃。
航天技术亦称空间技术,它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也是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它以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为基础,集中应用了诸多工程技术新成就。力学、热力学、材料学、医学、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喷气推进、计算机、真空技术、制造工艺等都对航天技术的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学科技术在航天的应用中互相交叉和渗透,从而产生了一些新学料,使航天技术逐步形成了完整体系;而航天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又促进了这些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进步。
空间资源开发隶属于一个国家的总体战略,航天技术发展的每一个里程碑,都是国家根据满足其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发展需要而作出的战略性决策。1956年,中国将开发火箭技术纳入国家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1957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等积极倡议开展人造卫星的研究工作。1958年,毛泽东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伟大号召。1965年,国家将发射人造卫星列入国家重点项目。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用自制运载火箭发射本国自行研制人造卫星能力的国家。1975年,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中国航天事业在短短61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层台阶,经历了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三个重要的空间技术发展阶段。中国载人航天从无人试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交会对接,均取得了圆满成功,为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2013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宫一号”内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通话。习总书记深情地表示,飞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
习总书记发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号召,给航天事业指明了方向。在航天人面前,永远都是新的起点。追逐航天强国梦,就要切实增强航天报国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就要大力弘扬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凝聚全体航天人的智慧和力量,坚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事业发展道路。
追梦一甲子,攀登勇向前。在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年之际,中国航天人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节日。国务院决定,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这既是对航天过去辉煌成就的完美注解,亦是开启了继往开来的新征程。设立“中国航天日”,是对航天事业辉煌成就的最高褒奖,也是对全体航天工作者的巨大鼓舞和鞭策。
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习总书记向60年来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崇高敬意,强调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要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谱写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习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奋斗,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和月球探测工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设立“中国航天日”,就是要铭记航天历史,传承航天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力量。
“中国航天日”不仅是航天人的节日,也是全中国人的节日。2016年4月24日,中央电视台为庆祝首个“中国航天日”,播放了《中国航天日特别节目:征程》节目,记者专题采访了孙家栋、闵桂荣、戚发轫等一批航天老专家。闵桂荣以亲身经历见证了中国首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此举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力量,拉开了我国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的伟大序幕。
“航天梦,中国梦”,这一伟大事业的背后,总有一个强大的智库作支撑。首颗卫星、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北斗全球组网……如果说今日中国航天的累累硕果得益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那么奠基者们就是时代的“巨人”。那些为祖国航天事业开疆辟土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担当重大型号“定海神针”的院士,以及默默无闻奉献在一线的航天人,都是为中国航天夯实基础的“巨人”。
天路人梯,闵桂荣甘当人梯。1963年,他由苏联科学院研究生毕业回国后,在“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的指引下,走上了空间技术发展道路,是我国空间技术开拓者之一、国际知名航天专家、热物理专家。他1933年6月2日出生于福建莆田,1956年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工作,1959年赴苏联科学院动力研究所留学,在世界著名热物理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米海耶夫教授的指导下攻读传热学,1963年研究生毕业获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从20世纪60年代起,他长期从事空间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工作。在航天器热控制方面,他负责完成了我国多种人造卫星热控制任务,并在航天热控制理论、方法及技术方面取得了系统和创造性的成就;参与领导并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和多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和飞行工作,其技术难度和飞行成功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领导完成了“七五”计划4种12颗应用卫星的研制、飞行和应用工作。20世纪90年代,他担任两届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组织领导我国未来航天创新技术的研究工作,包括先进的航天运载技术、卫星关键技术等,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我国航天技术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近几年,闵桂荣更是站得高、看得远,他对建造空间站、空间基础设施及空间太阳能电站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在事业追求中,他没有停步,更无终点,脑海里传承着中华民族千百年的飞天梦。
闵桂荣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科学家、空间事业的带头人,他曾多次出现在国际讲坛。他担任过许多社会职务,在多所院校担任兼职教授,是全国政协第八、九、十届委员,以及中国科协第三、四、五届常委,至今仍然保持贫苦人家子弟的本色。他对卫星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勤勤恳恳,经常深入科研生产第一线及发射现场,对技术精益求精,确保了国家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对卫星的需,求,做出了一流成绩。然而他对个人生活却表现出一名共产党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革命精神,布衣素食,勤俭持家,公私分明,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好领导,是一名典型的“清官”。
闵桂荣既是一位科学家,又是一位优秀的领导者。他在科技界是一位很有威望的社会活动家,但他从来都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为党的事业奉献自己的智慧、才华,真正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榜样。闵桂荣多次回忆道:“我走上航天之路已经50多年。漫长的经历,使我认识了一个真理,国家要发展尖端技术,仍然离不开以下24个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水有源,树有根。今天中国航天的基础是靠老一代航天工作者用心血、青春奠定而成的。中国航天事业依赖于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勇气和智慧,铸成了今日的辉煌。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有他们在中国科学技术上的成就,还有他们每走一步留下清晰足迹所展现出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以及创新方法,所有这些都成为全体航天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宇宙浩瀚无边际,航天事业无止境。闵桂荣在航天领域前行的脚步永不停息,心系人类未来,肩负航天强国使命与责任。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中国航天人,将殚精竭虑,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闵桂荣院士传记》:
1956年,我国编制了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简称“12年科学规划”),提出了“向科学进军,迅速壮大我国的科技力量”的战略目标,这一规划成为新中国科技发展新的起点,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技术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制定“12年科学规划”时,中央以发展现代科技力量为重点,以便带动传统科技的发展,及时建立新的学科、补齐缺门作为指导思想,确定了57项重点任务,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定了核技术、航天技术、半导体、计算机、电子学和自动化为主攻方向,使我国在短期内填补了科技领域的许多空白。
在制定“12年科学规划”的过程中,中央深切感受到某些新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新学科,使其在短期内赶上并接近国际水平,首先着手建立了一批研究机构。除了将中国科学院现有的初、高级研究人员集中之外,还从产业部门和高等学院调集了若干骨干,以及新毕业的大学生,特别是对近年来从国外归来并具有新学科实践经验的人员尤为重视。机缘巧合,由于闵桂荣在校期间的出色表现,在校方的推荐下,他被分配到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在吴仲华先生的领导下工作,参与创建工程热物理学。
吴仲华于1954年回国后,被聘任为清华大学教授、燃气轮机教研室主任、动力机械系副主任。随后,中国科学院为了学科发展的需要,决定请吴仲华组建动力室。1956年,他在参加“12年科学规划”期间,提出了组建动力室的具体方案。不久,国家高等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名对10所院校下发通知,正式确定各个院校成立相应的科学研究机构。动力室由吴仲华主持工作,其地点充分利用清华大学校内原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的地址,部分实验工作却在中关村进行。动力研究室也是中国科学院直属领导的科研机构,其科研计划仍要与清华大学协商,共同制定,而所需科研经费和科研人员由中科院提供和安排。经过多方努力,8月底,动力研究室完成了筹建工作。
当闵桂荣走进中科院动力研究室时,研究室尚处于创建阶段,比如人员配备、所需设备配置以及办公室的基本条件,都还不够完善。研究室高级研究人员仅有吴仲华、吴文、王超群,而一般的研究人员来自长春机电研究所,有顾维藻、曹孝瑾、葛新石等5人,大部分是1956年秋分配来的大学毕业生。截至1957年年底,全室人员达78人。研究室开始成立时,确立的主要学科方向为热力工程与动力机械,研究内容包括能源利用、燃烧传热、蒸汽动力、燃气轮动力、内燃机动力等方面。为了贯彻科技为国民经济和生产服务的方针,研究室还强调以工作任务带动学科。具体工作可归纳为三个方面:能源的合理利用研究;动力科学和技术研究,其重点是燃气轮机和原子能动力等新技术研究;动力科学技术中基本热工问题研究,如气动热力学、传热及燃烧理论,亦涉及火箭技术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