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有: 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与功能、公民政治意识的理论维度、我国社会转型期公民政治意识的嬗变、公民政治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态的离合等。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学术语文库?嬗变与整合:公民政治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态》由李朝祥著。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有着本质的差别。国家意识形态在论证执政的合法性、教化人民、组织动员社会力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国家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和政治社会化过程密不可分。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国家意识形态内化为公民的政治人格,从而成为一种巨大的社会整合力量。
李朝祥,男,1965年出生,祖籍安徽庐江县,法学博士,副教授。1987年7月,安徽六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1998年5月,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7年6月,苏州大学研究生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近年来,主持完成校级和厅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完成国家重大招标课题1项:目前主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在研课题1项,校级重点课题1项,参与国家一般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项;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南京社会科学》《理论月刊》《前沿》《理论与现代化》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导论
第一章 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与功能
一、什么是国家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概念的历史考察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
3.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意识形态理论
4.当代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的意识形态理论
5.国家意识形态概念的界定及其理解
二、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1.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
2.国家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三、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1.掩蔽和粉饰功能
2.为政治统治“合法性”进行论证的功能
3.国家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
导论
第一章 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与功能
一、什么是国家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概念的历史考察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
3.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意识形态理论
4.当代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的意识形态理论
5.国家意识形态概念的界定及其理解
二、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1.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
2.国家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三、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1.掩蔽和粉饰功能
2.为政治统治“合法性”进行论证的功能
3.国家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
4.国家意识形态的组织和动员作用
5.团结和整合作用
第二章 公民政治意识的理论维度
一、公民政治意识的内涵及其构成
1.公民概念及其本质
2.公民政治意识的内涵及其构成
二、公民政治意识的产生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1.公民意识
2.政治环境
3.政治文化传统
4.文化教育
三、公民政治意识的特征
1.客观性和主观性
2.层级性和多样性
3.历史继承性和时代性
4.阶级性和阶层分化性
四、公民政治意识的作用路径
1.公民政治意识与政治文明
2.公民政治意识与政治发展
3.公民政治意识与政治稳定
第三章 我国社会转型期公民政治意识的嬗变
一、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转型
1.社会转型的含义
2.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性
3.中国社会转型的特征
二、我国公民政治意识的历史镜像
1.转型前我国公民政治意识的主调
2.转型前我国公民政治意识的偏差
三、转型期公民政治意识的嬗变
1.转型期公民政治意识嬗变的原因及趋势
2.转型期不断生成的公民政治意识
3.转型期公民政治意识在嬗变中的背离
第四章 公民政治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态的离合
一、公民政治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态背离的潜在性
1.两者所反映的利益指向不同
2.两者表现形态不同
3.国家意识形态的统一性和普遍性与公民政治意识
的多样性和特殊性
4.国家意识形态的稳定性和前瞻性与公民政治意识
的易变性和滞后性
二、公民政治意识和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契合
1.政治社会化的相关理论
2.国家意识形态对公民政治意识的作用向度
3.公民政治意识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回应力度
第五章 国家意识形态对公民政治意识的整合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当下境遇
1.社会转型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挑战
2.“和平演变”的图谋
3.“意识形态终结”论的陷阱
二、转型期我国国家意识形态的创新
1.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
2.理论联系实际,尊重实践,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生长点
3.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吸取有益的政治思想作为营养
4.以公民政治意识为基础,谋取政治共识的最大集
三、转型期国家意识形态对公民政治意识的整合
1.创新和构建新时期的国家意识形态
2.推进政治社会化工程建设
3.整合利益分化,坚持共同富裕
4.协调文化冲突,构建和谐文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