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杨娜(网名“兰芷芳兮”),目前就职于中国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曾多次参与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主攻方向为文化研究。
自2006年起关注汉服运动,留英期间主创了“英伦汉风”汉服社,还曾连续两年担任“汉服北京”社团负责人。2009年在中国文化部批准、由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执委会主办的“民族之花”评选活动中获得冠军,并以“汉族之花”名义着汉服参加了艺术节,这是汉服首次与55个少数民族服装同台亮相。自2009年起,专注于梳理汉服运动的发展历史与脉络,在网络上共发布三版《汉服运动大事记》。
自幼学习民乐和舞蹈,获得琵琶9级、古筝8级。中学期间担任北京市金帆艺术团主力队员。大学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此间,通过德语TestDaf考试,获得对外汉语教师培训证书,并在校外兼职T台模特。此后,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攻读管理学硕士,毕业后曾赴瑞典工作。
汉家儿女自制衣裳
一、平面剪裁的重现
“汉服资讯”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的汉服产业市场的淘宝交易额已经突破一个亿,虽然仍不是很大,但处于快速成长中。在中国的经济市场中,这一个亿的交易额似乎并不能算什么,但不知道是否还有人记得,十三年前,并没有汉服这一概念,“平面剪裁”这一词语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汉服消失得太久了,汉家儿女都已不记得它长什么样子了,更何况是它的制作工艺……
伴随着汉服这一语的再次出现,汉服这一实物,还有中国传统服饰那独特的平面剪裁技术,也再次出现在互联网上。就像第一个自制深衣的李宗伟(网名“信而好古”),本是一位教书育人的三尺男儿,在萌生了自制汉服的想法后,他便根据史书记载,自己绘制图样、剪裁制作、缝制衣裳,历时数月,终于复原了第一套深衣。再后来澳大利亚的王育良、阿根廷网友“莲竹子”、杭州的寒音馆主杜峻、深圳的刘荷花也都开始了自制汉服的旅程。
他们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区域,而且学的都不是服装专业,但却有着共同的信念—重制汉家衣裳。于是他们纷纷开始购买服装制作的教学书籍,频繁地去布料市场买布匹,甚至家中也都添置了缝纫机,最后把各自的剪裁图、制作心得、实践经验、汉服照片发到汉网上,共同切磋,探讨交流汉服制作经验。
汉服的平面中缝对折剪裁与西装的立体剪裁完全不同。简单讲,立体剪裁是依据人体构造,剪裁后拼接而成;平面中缝对折剪裁则是铺开后,按照人体形态剪裁。在肩袖、领口、后衣之处多能看出差别,比如西装的袖子是在肩膀处缝合,绱袖后呈桶装状;但汉服则是根据布幅宽窄在手臂上相接,可以平铺。西装的领子是剪裁好后“套”上的,但汉服的领子是左右交错,合起来将人包在里面。西装的背面,特别是衬衫,在肩胛骨处会有横着的接缝,为了使后背的线条平整;但汉服是中缝对折剪裁,没有肩线不用绱袖,前后衣片为一个整体,分为左右两个单元,前后(左右)衣片及袖子相连缝合,形成前后衣身中轴对称之美。
汉服的平面剪裁技术,也成为当代判定一件衣裳是否属于汉服的唯一、首要标准。除了技术以外,剪裁方式不同也意味着审美与文化的不同。西方以塑形为目的,采用精确的立体剪裁法所缝制的窄衣穿在身上将人包裹起来,无论站立还是行走,都保持着一种相对静止的立体三维几何空间,在精确符合人体三维数据的形式中显示出明晰、稳定的秩序之美;而汉服以蔽形为特点,讲究的是宽松适体,摊开或者挂起来看呈现二维平面风格,随着人身体的行止动静,营造了一个变化多端、气韵生动、浑然一体的多维空间,在错综变化中显示出灵动、流畅的气韵之美。
二、汉服产业化的起点
后来,有人开始尝试销售汉服了。王乐天第一次上街穿的汉服,便出自“采薇作坊”,采薇作坊在武汉,是十来个年轻人开办的小作坊,原本以做和服、韩服、COSPLAY服装为主。1998年成立之初,成员只有三人。到2002年10月,第一套COSPLAY服装完工。2003年,参加武汉第二届漫画节,参加江汉大学泛美漫画节。6月,又拍摄了“幕末の风”外景照。处处是日本的痕迹。其网站上公布的摄影作品,也多为和服照。
采薇作坊的邱锦超(网名“阿秋”)在朋友的引荐下,于2003年10月8日出现在汉网。10月30日采薇作坊拿出第一套汉服男装样品。当天夜里做成,模特穿好,用数码相机拍了,赶紧就贴到汉网上来。11月11日夜里,第一套汉服女装也上传了。这里的第一笔商业订单,就来自王乐天。当时,邱锦超带着汉服来到了郑州的王乐天身边,一直也在参与王乐天上街的全程直播,从郑州回来以后,“阿秋”第一件事是上网。“尽管憋得难受,还是先打开电脑。看看反应,看看有没有订单。结果……唉……反应不错,可是订单……慢慢来吧!”
2003年12月到新年前后,采薇作坊收到的订单来自世界各地,甚至有近半来自海外华人。对于汉服的产业化,李宗伟(网友“信而好古”)说:“有人喜欢,就有市场需求,也就会有商家生产它。儒家不鼓励经商,一般是自己不参与商业活动,但是像这种促进汉装恢复,有益于华夏复兴的活动,任何人都会支持的。”有汉网会员说,采薇作坊是商业组织,重利。比如采薇作坊的几套汉服价格都比较高,一般都在600元到800元。采薇作坊推广汉服,他们感激,不过商家总以利益为先,总不免使人担心。除了担心价格,也担心汉网对采薇作坊过于依赖,这样的隐忧,很多人心里都有。
好在随后就陆续有别的商家在慢慢行动了。
三、家庭式汉服作坊
再后来便是杭州的汉服发起者之一的杜峻(网名“寒音馆主”)。杜峻和汉服的故事要从古琴说起,2002年她师从一名老师学习古琴后,有时会被邀请去演出。为了配合琴韵的古朴,她们常为演出服装而烦恼。
2003年她无意中发现了汉网,也认识了汉服,汉服体现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古琴精神暗合,于是她穿汉服的梦想也随之萌发。当时网上关于汉服的资料很少,而且她还得思考不同款式汉服的“可出门性”,因为她从一开始就打算把汉服穿到生活中去,而不是单纯作为演出服。最后参考了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以及《中国服装史》,选择了短襦长裙作为她的第一套汉服。这套汉服袖子比较窄,不似唐朝以后汉服的博冠宽袖。2003年10月18日,她在汉网上传了自制简易襦裙。
后来,她开始经营起自己的汉服公司寒音馆。甚至还在身边朋友、同事的各种猜测与质疑之中,放弃了公司按部就班的行政工作。这些年来,她销售汉服三千件,并参与到杭州地区的上百场汉服活动中。此间,她还帮助大学的汉服社团举办成人礼仪式,甚至在杭州地区协助新婚夫妇举办起了传统的汉式婚礼。
2011年时,杜峻的故事被拍成了纪录片《我为汉服狂》,于2012年3月14日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播出。这部纪录片的氛围看似有些惨淡与无光,而旁白更是透露出这场运动的渺小与脆弱。D故事描述了杜峻和她的寒音馆在社会中的步履艰难、处境艰辛的状况,如果说那个时代穿汉服需要勇气,那么经营汉服店则更需要魄力,当把一件几乎被世人遗忘的衣服当作谋生手段时,那种生存压力,外人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随着汉服的普及,寒音馆的状况也好了很多,甚至周末的时候也会有大学社团的学生们到她家里来交流、学习。2016年杜峻告诉我说,因为家庭的缘故,她已经有几年没有精力组织汉服活动了,但是最近她打算再慢慢继续做下去,未来也一定会继续走下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