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国人民大学校庆八十周年编选的散文选,包含诸多名家散文,既有著名小说家、诗人、散文家,如阎连科、王家新、刘震云、孙郁、梁鸿等,也有各学科学问大家,如冯其庸、郑杭生、胡乃武等。本书分为四个部分,“人大春秋”讲述人大校史重大事件及保留经典文献;“怀人忆旧”为怀念故人、回忆往事的散文,“谈经论道”为名家谈论学术经历、治学心得等的文章,“诗意年华”则为生活类抒情写意散文。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成立的由孙郁院长、杨慧林教授、叶君远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由陈奇佳副院长、徐楠副院长、胡玲莉副书记牵头的编委团队,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保送生为主体的学生团队。
尚凭玄鸟记华年——怀人感事
浮槎东渡 吴玉章
从烦恼到快乐 范文澜
《狂飙》琐忆 尚钺
风雨中忆萧红 丁 玲
乳娘 萧军
在私塾里 郭影秋
周恩来领导我们搞经济工作的几件往事 袁宝华
教我如何不想她 李 新
老战友柯鲁克夫妇 安 岗
励志求学,奋进不已——我们的青少年时代 茅于美
“无枚皋之敏捷,有司马之淹迟”——忆吴老 胡 华
陕北公学生活 李文辉
新闻史的几个园丁 方汉奇
感念石公,感恩石公——石峻教授追忆 方立天
历史的回忆 胡福明
秋色入梦忆校园 陈传才
“嫁”给中国人民大学 郑杭生
“文研班”的读书生活 何西来
怀人三章 王先霈
永久的忆念 陈锡添
我的“阿?” 温儒敏
重返“北大荒”的感悟 何家弘
我的“北京同事”雷立柏 杨慧林
火车站,小姐姐…… 王家新
一个人的三条河 阎连科
时时想着她 邵华泽
幸福的母亲 马俊杰
父亲给了我什么 马 中
妙悟清钟月满川——谈经论道
青年与中年 许孟雄
有的放矢及其他 艾思奇
我与《基度山恩仇记》 蒋学模
我怎样走上音乐道路 王莘
我所走过的治学道路 戴 逸
让哲学回归生活 陈先达
养生与修身的统一 李文海
《登山赋》解 艾丰
屐的梦思 杨义
书卷人家 吴 方
大家的胸怀 陈传席
史家的“童心” 王子今
思维的乐趣 王小波
江南寻阿炳 曹利群
我们文明了吗? 杨奎松
新闻是缘 张建伟
我们的人格理想 吴思
我的康德缘 李秋零
“多”通于“一” 孙郁
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杨志今
与《史记》结下不解之缘 黄朴民
书生襟抱本无垠 杨念群
我们究竟该如何“出场”? 吴琼
长安的烟火 唐克扬
微吟抵得秋声赋——诗意年华
太湖纪游 成仿吾
我曾经喜欢…… 艾青
雪满庭园 汪金丁
画梦录 何其芳
青春余梦 孙犁
茶事杂忆 华君武
夜 贺敬之
两越塔克拉玛干 冯其庸
美利坚之行 胡明扬
长城思绪 乔羽
童趣 庞朴
艰难的选择 钱中文
谈喝茶 胡乃武
捡麦穗 张洁
燃烧是美丽的 苏叔阳
仓颉故里行 肖云儒
杜甫草堂背杜诗 刘梦溪
台湾买茶小记 凌力
壶口瀑布 梁 衡
戏台 叶君远
“邻居” 杨立新
鱼藻轩 高德步
棋逢对手,人生一乐 管士光
燕山苍茫 程光炜
生命为书 袁济喜
窗外有棵大树 孟向京
我们吴镇 梁鸿
唯有在此,一切才有了意义 张楚
后记
从宝塔山下走来,翻越莽莽太行的重峦叠嶂,最终屹立在燕山脚下大学城中;风风雨雨八十载,中国人民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奋斗在时代最前方。校训石边,百家廊下,一勺池畔,求是园中,回望沧桑岁月,总有无限感发,促人染翰寄怀。古语云:“文章者,盖性情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值此人大八十周年校庆之际,精选师生、校友散文佳作,汇成一帙,以此昭显人大精神,展现人大风姿,作为向母校华诞的献礼,应是所有人大人共具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