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产业化语境下的现实主义创作》讲述了中国现实主义动画的起源及发展历程,探讨了现实主义与动画本体的内在关联,对现实主义动画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面对不同意识形态影响所体现出的不同内涵特征进行了分析,着重研究了在中国动画产业化转型时期的现实主义所面临的理论与创作的困境;针对商业与艺术失衡的态势,探讨了现实主义动画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及创作原则与方法,为构建新型的动画现实主义和繁荣现实主义动画创作进行了策略性的思考。
动画的诞生早于电影,是由“幻盘”“法拉第轮”“诡盘”于1892年演变成的,强调虚拟的真实,而电影产生于1895年,强调对现实的物质复原。当动画与摄影技术相结合的时候,形成了动画电影,梦幻性、想象力构成了人们对动画电影特征的总结和概括。电影原初的照相性带来的真实性,让人感觉是“天生”的现实主义。其实,无论是动画电影还是真人电影,叙事都是其核心范畴之一,都是其存在与发展的依据。而叙事艺术与艺术叙事必然带来创作观与价值观的问题。作为叙事艺术之一的动画片在创作观上理应是多样的。虽然其表现形式,时空重塑上有着无可比拟的自由度,对想象力的开拓和实现有着真人电影难以企及的便捷,但这并不妨碍艺术家按照世界本来面目去反映世界,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体现现实生活的真情实感。现实主义并不会因为动画的高度假定性而丧失,因为现实主义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照相式的“复制”,不是简单地描摹,现实主义是对原生态生活的高度提炼,凸显出社会的“本真”。动画具有的高度假定性让现实主义的表达比真人电影更具开放性,现实主义动画不求写实的“真”,纪录的“实”,反而更多呈现人与动物的对话,人与外星人搏斗的场景,撤除了现实与非现实的篱笆,动画艺术的表现力并不影响与“现实”的贴近。只要动画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本真”,揭示现实或历史的本质和真相,都可以归结为现实主义或者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动画片。
本书从现实主义理论到创作实践,从现实主义动画历史脉络到当代发展现状,从宏观分析到个案研究,全面深入分析现实主义动画。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现实主义创作及理论起源,现实主义与中国文艺创作中的运用,重点梳理了中国现实主义动画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分析了现实主义动画在产业化发展中的困境及机遇,对动画现实主义在中国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述。第三部分分析了当代现实主义动画的常规类型和特征,归纳出现实主义动画的创作风格。第四部分探讨了现实主义动画的未来前景和发展策略,试图从艺术美学和产业经济角度提出个人的观点。第五部分对现实主义动画的经典文本进行分析。
邵奇,教员,供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电影电视系。
第一章 现实主义与中国动画
第一节 现实主义与中国
第二节 现实主义与动画
第三节 中国现实主义动画的历史演变
第二章 动画产业化语境下的现实主义动画生存境遇
第一节 国家意识形态对现实主义动画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大众文化对动画现实主义美学的影响
第三节 精英文化对现实主义动画创作的影响
第三章 中国动画产业化语境下的现实主义动画类型发展
第一节 主旋律现实主义动画
第二节 平民现实主义动画
第三节 商业类型化的现实主义动画
第四节 国际现实主义语境下中国动画的发展
第四章 中国动画产业化语境下的现实主义动画发展策略
第一节 深化现实主义的内涵
第二节 拓展现实主义动画的艺术表现力
第三节 发展现实主义动画的推广策略
第五章 现实主义动画经典案例分析
第一节 《辛普森一家》分析
第二节 《我在伊朗长大》分析
第三节 《老夫子2001》分析
第四节 《麦兜响当当》分析
第五节 《疯狂约会美丽都》分析
第六节 《魔术师》分析
参考文献
索引
《中国动画产业化语境下的现实主义创作》:
一、关于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文学在欧洲的兴起,一开始是针对在欧洲泛滥的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正如巴尔扎克所说的那样:“我不希望描写幻想的插曲。我的题材应当是到处所发生的事实。”①当时法国一些著名的作家巴尔扎克、司汤达、莫泊桑等从浪漫主义文学所建构的主观内心世界走出来,不再想象理想世界的样子,而是聚焦于现实社会,对客观现实进行真实的描绘。
现实主义思潮的兴起,与19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当时在社会上盛行用科学方法去发现自然现象,进而用科学思维去观察分析人类社会业已存在的内在联系。福楼拜说:“以大公无私的方法把物理学的精确予以文学。”②这种科学的实证精神也影响了俄国著名作家的创作,契诃夫认为文学创作需要“按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它的任务是无条件的直率真实。”③别林斯基也主张:“忠实于生活的现实性的一切细节,颜色和浓淡色度,在全部赤裸和真实中来展现生活。”④但是现实主义大家所认为的真实地描绘并不是“自然主义”下的“对存在事物的接受和描写”⑤,他们以自身的文学实践阐明只有正确地反映社会真实才是“写真实”。正如巴尔扎克所说:“作者需要做的事情主要是分析求得综合,刻画和收集我们的各种成分,提出一些主题并且对它们全体加以论证,最后,描写一个时代的主要人物以绘写出这个时代的广阔面貌。”⑥恩格斯通过深入分析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对现实主义所提倡的“真实”赋予了新的内涵。“以为它在描写资产阶级暴发户逐渐取代贵族社会这幅中心图画周围……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所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①恩格斯认为社会的“真实”是由社会关系所决定的,现实主义对社会的真实的描述,其实就是对社会关系的准确反映。
据此,我们不难看出,现实主义所主张的真实有两层含义:首先,准确和客观地进行艺术表达。其次,艺术所反映的客观真实是能够体现社会发展本质的真实。那么,艺术创作如何做到这两方面的真实?恩格斯在评论英国作家哈克奈斯的小说《城市姑娘》时,谈到了这个问题。他首先指出由于作品没有显示出工人阶级对他们四周的压迫环境所进行的叛逆反抗,他们为恢复自己做人的地位所做的剧烈的努力,因此,作品在真实性方面做得并不完全充分,与此同时,恩格斯高度赞扬了巴尔扎克能够违反“自己的阶级与政治同情”,“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灭忙的必然性,从而把他们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进而他总结道,“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②典型论成为现实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典型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是具体、概括相融合。“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明确了人物塑造的正确标准,揭示了社会环境与人物的相互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