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600多万犹太人在欧洲惨遭纳粹分子的疯狂屠杀,世界上几乎所有地方都对急需帮助的犹太难民关上大门,而中国人民和上海这个大都市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向犹太难民伸出了援手。约有2.5万名左右来华犹太难民把上海当作他们的“诺亚方舟”,与中国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在中国的土地上度过了艰难岁月,有的还直接参加了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梳理和总结了二战期间犹太难民来华避难的这段历史。
潘光,历史学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政法学院特聘教授,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项目主任,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上海世界史学会会长,联合国文明联盟大使。长期从事国际关系和世界史研究,在犹太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目前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来华犹太难民研究”首席专家。1993年获詹姆斯·弗兰德中国一犹太研究学术奖,2004年获俄罗斯总统普京颁令授予圣彼得堡300周年荣誉勋章,2006年获奥地利政府授予奥地利大屠杀纪念奖。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与本书相关的主要著作有《犹太文明》《犹太民族复兴之路》《犹太人在中国》(中英法德文)、《艰苦岁月的难忘记忆——来华犹太难民回忆录》《犹太人在亚洲》(中英文)、《犹太学和以色列研究在中国的发展》(英文和希伯来文)、《犹太研究在中国——三十年回顾:1978-2008》《一个半世纪以来的上海犹太人》《犹太人与中国:近代以来两个古老文明的交往和友谊》《纳粹大屠杀的政治和文化影响》《犹太人在美国:一个成功族群的发展和影响》《离散与避难:犹太民族难以忘怀的历史》等十余部。
史述篇:在华犹太难民社区的形成、发展和结束
第一章 欧洲犹太难民来华避难的远因近由
第二章 犹太难民来华的路线、时间、人数和安置情况(1933-1941)
附录来沪犹太难民人数考
第三章 上海的欧洲犹太难民社区
附录一 上海犹太难民社区面面观
附录二 上海犹太难民中的锡安主义活动
第四章 来到中国其他城市的犹太难民
第五章 上海“最后解决”方案和“无国籍难民隔离区”
第六章 犹太难民与中国人民:同甘共苦的患难友情
第七章 在华犹太人的离去和来华犹太难民社团的结束
附录 改革开放以桌廉来华犹太难民及其后裔重返“故乡”的热潮
理论篇:理论视阈中的来华犹太难民和中犹关系
第八章 犹太难民来华的国际背景:纳粹大屠杀对犹太民族的影响
第九章 “推拉理论”和犹太难民来华动因探析
第十章 流亡与坚守——离散族裔理论和来华犹太难民社区
第十一章 关于犹太难民集体记忆和“中国情结”的理论思考
附录一 “集体记忆”理论的西方言说
附录二 上海犹太遗址和特色建筑调研报告
第十二章 在夹缝中拼搏求生:来华犹太难民劫后幸存之原因
第十三章 传统史学、公众史学和口述史学的完美结合——20世纪中叶至今来华犹太人和来华犹太难民研究的演进
模式篇:犹太人避难史上的“中国模式”
第十四章 纳粹大屠杀之前的犹太人离散避难史
第十五章 纳粹暴政期间的犹太难民:中国之外的避难和救助
第十六章 来华犹太难民特点之一:开放型的大城市成为犹太难民的主要避难地
第十七章 来华犹太难民特点之二:犹太难民生活在一个没有原发性反犹主义的氛围中
第十八章 来华犹太难民特点之三:犹太难民的避难地有一个先期到达的实力雄厚的犹太社团
第十九章 来华犹太难民特点之四:犹太难民群体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化素质
附录一 《上海犹太纪事报》的社会作用和历史意义
附录二 流亡中国的知识难民
第二十章 来华犹太难民特点之五:犹太难民利用列强的矛盾在夹缝中求生存
附录一 “梅辛格计捌”和“无国籍难民隔离区”
附录二 柴田回忆自己因暗中支持犹太人而被捕的经历
关于来华犹太人和来华犹太难民研究的主要参考书目和资料来源
后记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尽管从古至今有这么多的犹太人在中国定居,但在中国的土地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原发性的反犹主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反犹主义源自根深蒂固的宗教偏见,这一点在基督教盛行的欧洲表现得最为明显。然而,总体来说,中国是一个深受儒教、佛教和道教影响的国家,基督教传统在中国没有根基,因此,这种伴有宗教偏见的反犹狂热在中闭没有思想基础。当然,一些白俄、日本法西斯分子、纳粹党徒和日本建立的傀儡政权曾在上海、哈尔滨等地搞过反犹活动,但那不是在中国土地上自发产生的,被称为“输入的”或“强加”的反犹动作,也没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
其二,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人和犹太人一样历经磨难。过去几个世纪世界一些地方的反华行动,与在欧洲蔓延多个世纪的反犹恶行极其相似。相同的经历和磨难使中国人民对犹太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因而反对任何形式的反犹主义。1920年4月24日,“中华民国”的创建人孙巾山先生在给上海犹太社团领袖埃兹拉的信中就表达了对于复兴犹太民族的锡安主义运动的理解和支持。这在后面还要详述。
其三,中犹两大文明之间具有许多相同和相似之处,这正是我们下面要讲的。
三、中犹文化的可融通性
为什么犹太人在欧洲屡遭排斥迫害,而在中国则受到如此友好的对待呢?这绝非是欧洲人比中国更加排外,而是因为欧洲的基督教文化与犹太文化有许多碰撞冲突的地方,而中国文化却与犹太文化有许多相互通融之处。从文化上对这个问题作深层次分析,也许更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上海成为犹太难民避难地的原因。
一些学者认为,世界上有许多占老的文化,但在数千年发展过程中能始终维护本文化主体精神而一脉相承的,仅存中华文化和犹太文化。犹太文化从萌芽至今已逾5000年,虽历经盛衰,与各种文化碰撞、冲突、交汇、融合,但其主体犹太教却一以贯之,始终是维系世界各地犹太人的精神纽带。同样,中华文化虽屡遭外来文化的冲击,但其主体儒教却保留着最初的特征。而在这同时,其他许多文化在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却失去了原有的特征,如历史悠久的古罗马文化和古埃及文化就先后被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融合。当然,这只是中犹两大文化最根本的共同点。如具体研究中犹两大文化之内涵,它们还有许多相通之处。这些共同之处,也正是反犹主义难以在中国社会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
开封犹太人在1489年树立的石碑上写道:“我们的宗教与儒家学说只有很小的区别。两者都在言行上尊重天道,敬重祖先,忠于君王,孝敬父母,善待妻室。两者都重天伦,敬官长,广交友。”(原文为“其儒教与本教,虽大同小异,然其立心制行,亦不过敬天道,尊祖宗,重君臣,孝父母,和妻子,序尊卑,交朋友,而不外于五伦矣。”)7这在后面还要详细分析。
总体来看,中犹文化的可融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