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草药鉴别类图书,共收集各种国内常用的中草药约2800余种,以系统顺序排列,内容包括各种中草药的中文名称、别称、拉丁名称、用药部位、功能主治等信息,并给出典型特征生境彩色照片,书后附有中文与拉丁名索引。本书图文并茂,排版紧凑,内容信息去粗取精,关注读者感兴趣的重点内容,图片关注中草药鉴别重点特征,排版页面利用率高,信息量大。本书可以作为工具书,为中医药学院师生,制药领域中药专家,中医领域专家以及对中医药感兴趣的民众收藏参考。
适读人群:本书可以作为工具书,为中医药学院师生,中药制药领域专家,中医领域专家以及对中医药感兴趣的民众收藏参考。
1.资料全面,涵盖主要常用中草药2800种,足够中药界人士阅读参考。
2.科学性强,每个品种及命名都经过中药鉴定专家反复鉴定,科学可靠。
3.美观性高。每幅照片源自团队拍摄,且均经过调图调色,使其能逼真呈现植物原始状态。
中医、中草药是勤劳的中国人民在与自然的生存斗争中对医疗技能和药材逐渐掌握、积累、丰富而发展起来的一门传统健康学科。数百年来,中医和中草药越发为普通大众甚至世界各国所接受,为人类的健康与社会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目前,从中草药的角度已出版了不少图谱、图鉴,介绍了许多中草药的入药特性并配有彩色照片,为大家认识中草药发挥了极好的作用。大体看来,现版的许多图谱、图鉴,介绍的中药材种类偏少,多数仅几百种至一千种内,超出一千种的极少。鉴于图书市场、公众对这类图书又有较多、较高的需求,尤其是医药、植物资源学等相关专业或课程的学生,在课堂学习、野外实习等方面更需要一部较完整的图谱来指导,因此我们收集2700余种常用中药草,编辑成新的《常用中草药图谱2700种》一书。全书按7大类来陈述,即:一、藻类及菌类植物,二、蕨类植物,三、裸子植物,四、被子植物,五、树脂类,六、动物类,七、矿物和化石类。具体内容介绍包括中草药的名称、拉丁名、药用部位、功能主治等,每种中草药配有清晰的彩色照片。书中的树脂类、矿物和化石类按名称字母顺序排列,藻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类按科的系统顺序排列。本书是医药专业、生物专业师生教学与野外实习的工具书,也是广大中草药爱好者的入门手册。
《常用中草药图谱2700种》编辑委员会
2017年11月1日
叶华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植物分类出身,从事野外植物调查近30年,采集标本20多万份。先后出版了《乐昌植物志》、《乐昌植物》、《广州风水林》、《华南药用植物》、《中国药植物》等十几部专业著作。从事植物分类和标本鉴定工作30年,对药用植物有多年研究经验,是白云山制药厂的药用植物顾问。
一、藻类及菌类植物
马勃科
杯形秃马勃1
麦角菌科
冬虫草菌1
蝉花1
多孔菌科
灵芝1
紫芝2
红栓菌2
雷丸菌2
猪苓2
茯苓2
石耳科
石耳2
石莼科
广昆布3
马尾藻科
海藻3
海带科
海带3
银耳科
银耳3
二、蕨类植物
松叶蕨科
松叶蕨5
石杉科
千层塔5
石松科
藤石松5
灯笼石松5
卷柏科
深绿卷柏6
垫状卷柏6
卷柏6
翠云草6
木贼科
节节草6
阴地蕨科
华东阴地蕨6
莲座蕨科
福建观音座莲7
紫萁科
紫萁7
华南紫萁7
里白科
芒萁7
海金沙科
海金沙7
小叶海金沙7
蚌壳蕨科
金毛狗8
桫椤科
桫椤8
鳞始蕨科
乌蕨8
蕨科
蕨8
凤尾蕨科
剑叶凤尾蕨8
凤尾蕨8
半边旗9
蜈蚣草9
中国蕨科
金粉蕨9
铁线蕨科
铁线蕨9
扇叶铁线蕨9
水蕨科
水蕨9
蹄盖蕨科
单叶双盖蕨10
肿足蕨科
肿足蕨10
金星蕨科
华南毛蕨10
三羽新月蕨10
铁角蕨科
长叶铁角蕨10
巢蕨10
乌毛蕨科
乌毛蕨11
苏铁蕨11
狗脊11
鳞毛蕨科
镰羽贯众11
贯众11
肾蕨科
肾蕨11
骨碎补科
阴石蕨12
圆盖阴石蕨12
水龙骨科
线蕨12
抱树莲12
伏石蕨12
抱石莲12
瓦韦13
江南星蕨13
贴生石韦13
光石韦13
石韦13
有柄石韦13
庐山石韦14
槲蕨科
槲蕨14
崖姜蕨14
苹科
苹14
槐叶苹科
槐叶苹14
满江红科
满江红14
三、裸子植物
苏铁科
苏铁15
银杏科
银杏15
松科
马尾松15
杉科
杉15
水松16
柏科
垂柏16
侧柏16
罗汉松科
鸡毛松16
竹柏16
短叶罗汉松16
百日青17
粗榧科
三尖杉17
红豆杉科
穗花杉17
南方红豆杉17
麻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