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迄今近400年间,是中国西部社会和生态环境变迁最为巨大而急遽的时期。《近400 年来中国西部社会变迁与生态环境》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一整体,以“同质化变迁”为其原创概念和核心命题,围绕政治同质化——经济及社会生活同质化 ——大地景观同质化——生态环境剧变这一逻辑主线而逐层深入,探讨和揭示了近400年来中国西部社会与环境变迁这一宏大场景的内在逻辑及其细部肌理。
首次为这一巨大而复杂的研究对象构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性解释的理论体系。其中,在现当代部分,《近400年来中国西部社会变迁与生态环境》对当今中国西部“环境革命”的演变机制、体制背景进行了深入解析。
徐波男,汉族,1955年生于云南昭通。1977年考入昆明师范学院历史系。曾为下乡知青、煤矿矿工、中学教师。现为昆明学院历史系教授,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史及中国历史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已发表论文数十篇。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国西部环境史研究,先后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400年来西部地区社会变迁与生态环境研究”及各级项目多项。1997年破格晋升教授,先后被授予“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昆明市优秀专家”等称号。
项目最终成果简介
绪论
一 选题意义与学术创新
二 学术史的回顾
三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上篇 清代中国西部的社会变迁与生态环境
(1644-1840年)
第一章 清代以前中国西部的社会与生态环境
第一节 中国西部自然环境的特性
一 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
二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与脆弱生态分区
第二节 清代以前的西部社会与生态环境
一 社会生活的复杂多元与统治形态的双轨制
二 明清之际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第二章 清代中国西部政治秩序重构与一体化整合的拓展
第一节 清代前期中国西部政治秩序的重构
一 西部疆域的统一和有效管辖的实施
二 西部政治秩序的重构与边疆一体化的拓展
第二节 清代西部社会的深度变迁
一 移民潮与中国西部的人口变迁
二 广袤西部社会生活的一体化变迁
第三章 西部经济发展的同质化及其生态效应
第一节 一体化导向下农耕区的同质化扩展
一 西北陕甘宁青新等地区
二 北部口外蒙古地区
三 西南云贵川桂等地区
第二节 农耕区拓展对西部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 农耕区扩张对西南植被的损耗
二 农耕区扩张对西北植被的破坏
三 农耕区拓展对西部脆弱区域的环境影响
中篇 近代中国西部的社会变迁与生态环境
(1840-1949年)
第四章 中国西部近代社会变迁与生态环境的特征
第一节 早期现代化与中国西部的社会变迁
一 关于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理论审视
二 “现代”视阈下西部社会变迁的特点
三 西部近代经济的几个特点
第二节 近代西部生态环境变迁的特征
一 近代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二 西部生态变迁幅度的扩大
第五章 近代化驱动下的西部农业与生态环境
第一节 近代化驱动下的西部拓垦与生态环境
一 晚清民初的西部拓垦
二 抗战时期西部农业垦殖的继续扩大
三 近代西部农耕区扩张的驱动因子
第二节 农耕区扩展对西北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 近代西北农业开发强度的陡增
二 农耕区拓展对西北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强适应性作物扩散对西部山地生态的影响
一 强适应性作物在西部地区的广泛传播
二 强适应性作物传播对西部社会生活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四节 商业化进程下西部农业布局的变化与生态环境
一 烟草种植与土地利用
二 鸦片种植与土地利用
第六章 西部工业化的早期成长与生态环境
第一节 工业化西渐与西部现代工业格局的成形
一 西部现代经济的阶段性成长
二 抗战时期中国现代生产及社会重心的西移
三 西部现代工业布局的成形
第二节 西部重工业的特点及其环境影响
一 西部重工业兴起的特点与分布
二 重工业兴起对西部生态环境的影响:以矿业为中心
三 新、旧生产方法的污染分担率
下篇 现当代中国西部的社会转型与生态环境
(1949-2010年)
第七章 “总体性社会”架构与现代中国西部的社会变迁(1949-1978)
第一节 总体性社会的形成及影响
一 总体性社会的形成
二 总体性社会的影响
第二节 西部社会“一体化”的空前加强
一 西部社会的一体化转型及与内地同质性的空前加强
二 制度设计与西部族群关系的格局和走向
三 人地矛盾与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
第八章 经济同质化发展的极盛:30年经济狂飙及其环境影响
第一节 赶超型重工业化道路及其环境影响
一 赶超型工业化模式的发生机制
二 西部地区重工业化结构的强化
三 赶超型重工业化道路及其环境影响
第二节 农业“大跃进”及其环境影响
一 20世纪50-70年代西部生态环境的变迁
二 “双纲”指向下西部生态的破坏
三 农业社会主义对生态的深刻影响
四 二元社会制度、逆城市化运动下的西部人口与环境
第九章 当代中国西部社会变迁与生态环境的特征(1979-2010)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及特征
一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理论阐释
二 移民与社会流动
三 人口转变与经济膨胀
四 财富一利益的新格局
五 城市化的路径及效应
第二节 当代西部社会及环境变迁的特征
一 经济开发空前强化,社会生活广泛变迁
二 区域差距继续拉大
三 环境变迁急遽加速
四 环境二元化、区域差距与民族关系
第十章 当代社会转型与中国西部环境问题
第一节 西部环境问题的空前爆发
一 中国生态环境的国际关切
二 中国环境污染的状况与特点
三 中国西部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
第二节 市场化转型与当代西部环境问题
一 当代社会转型环境影响的普遍特征
二 当代西部高速工业化的环境影响
三 市场化转型中西部环境问题的特殊性
第三节 “发展”符咒下“环境革命”的社会机制
一 分成地租制下的区域竞争:“环境革命”的经济推手
二 强势政府、半统制经济与孱弱社会:“环境革命”的体制背景
结语
一 本书主题概述
二 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分层解析
三 社会失衡——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深层根源
参考文献
后记
“为了解决农村人地矛盾和日益增长的人口吃饭问题,不少地方只能扩大耕地面积或对土地高度精耕细作。一些因此向森林要土地或进行垦荒的地方,结果出现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严重现象。另一些地方则出现严重的土地盐渍化,使得在食物供应上虽然应付了人地矛盾的挑战,但在生态环境上却为此付出了相应的沉重代价。”
(三)耕地、生态与制度安排
中国西部耕地扩张与生态变迁显然存在着直接的正相关关系。须指出的是,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隐藏于耕地与生态关系的背后,这就是制度安排。
就前一对关系而言,大量低文化程度的人口集中进行低效率的农业生产,总产量的增加只能主要依靠耕地总面积的增长,向山地、草地、林地和农牧交错带等要耕地,从而加剧了人地矛盾。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计算,在中国,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总产量的增长的贡献几乎占到一半(49.4%)。其中,60—90年代,中国人口重心移向西南地区,使西南山地生态环境遭到空前的掠夺性开发和破坏。与此同时,1949—1978年间,中国西北地区人口占大陆总人口比重也由5.77%上升到6.89%。西部耕地的面积,由于基层农牧民以隐地瞒产的方式对农业税收实行消极抵抗,加以统计源的不同,很难予以数据化的准确把握。研究者基本达成的共识是,1949年到80年代中期,全国耕地面积的变化呈增加的趋势。就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变化的长期趋势而言,西北地区耕地增加,草地减少;西南地区耕地增加,林地减少。其中,草地的减少较为明显,内蒙古东部草原区、西北干旱区绿洲带、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等地为草地显著减少区,草地的减少主要是转化为耕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