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城乡规划和发展的研究专著。从城乡统筹的视角出发,在对欠发达地区农村聚落进行典型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农村聚落发展存在问题,并通过对农村聚落体系职能、规模和空间布局的分析与模拟,提出了农村聚落的职能等级确定方法、适宜规模理论、规模预测的计算模型、空间布局模式和体系重构流程,为农村聚落体系重构和乡村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前 言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西部欠发达地区村庄人口大量减少,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运营及建设成本不断提高,提出重构传统农村聚落体系的迫切要求。城乡统筹发展是城乡发展的主流趋势,农村聚落体系重构能够通过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顺利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基于此,本书以城乡统筹为背景,以咸阳市农村聚落为例,选择5个典型镇,在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踏勘基础上,分别从人口、设施、土地等方面对农村聚落发展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农村聚落体系的职能、规模和空间布局历史演变过程和现状特征进行解析和模拟,在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基础上,提出农村聚落的3级职能等级、适宜规模理论模型、规模预测的计算模型、空间布局模式和体系重构流程。本书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通过对农村聚落发展状态综合评价,认为农村聚落发展存在以下问题:丘陵沟壑区和山区农村聚落规模小、分布分散;农村聚落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设施正常运营难度大;宅基地闲置和耕地撂荒现象普遍。(2)农村聚落现状等级不完善,村庄人口大量减少使得在现状农村聚落格局下完善职能体系不可行,因此,必须实施农村聚落体系重构;农村聚落职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农村居民对设施的需求、农村聚落服务范围内的人口规模和补充区域的交通通达度等;基于此,提出农村聚落应按照重点镇-中心社区-一般社区3级进行重构。(3)从农业收益角度、设施成本收益角度、耕作成本和设施成本均衡角度构建了农村聚落适宜规模的理论模型;将农村聚落规模演变过程划分为快速增长、缓慢增长和快速下降3个阶段;认为影响农村聚落总规模的因素包括人口综合增长率、耕地面积和耕地生产力、农民兼业行为等;影响农村聚落各等级规模的因素包括公共服务设施的门槛人口和耕作半径;基于此,提出耕地承载力法预测农村聚落总规模,并构建了规模预测的计算模型;确定了不同地形地貌区各等级农村聚落的最小人口规模,其中,丘陵沟壑区和山区的重点镇、中心社区和一般社区最小规模分别为20000人、4500人和1500人。平原区和台原区各等级农村聚落最小规模分别为30000人、20000人和3000人。(4)对农村聚落空间布局的历史演变进行模拟,将其演变过程划分为水源指向性阶段、水源指向性向耕地指向性转变阶段、耕地指向性向交通指向性转变3个阶段;通过对农村聚落空间布局现状解析,认为影响农村聚落空间布局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耕作半径、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交通条件、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和社会因素;提出未来农村聚落演变趋势为交通指向性和设施指向性,且应实现集中居住;基于此,认为应在耕作半径和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原则下,构建农村聚落空间布局模式。不同地形地貌区不同作物类型的耕作半径均有所差异,总的来说,耕作半径应在5公里之内。并提出中心社区和一般社区公共设施服务范围在丘陵沟壑区和山区分别应为2km和0.7km,在平原区和台原区分别应为3km和1.5km;在此基础上,构建农村聚落的迁移合并模式包括整体搬迁合并型、部分保留整治型和整体保留发展型3类,并提出了农村聚落的7种空间布局模式和10种具体布局形式。(5)基于理论探讨,提出农村聚落体系重构的实践流程,即集中居住区选址-搬迁保留村庄确定-空间布局模式确定-总人口规模和最小人口规模验证、修订-农村聚落体系最终确定。其中,空间布局模式确定应以耕作半径、搬迁保留村庄和各等级集中居住区的服务范围为依据,确定流程为确定镇区等级-确定是否需建设中心社区-确定是否需建设一般社区-初步构建农村聚落体系。
赵思敏,博士研究生,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乡村规划与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研究。先后主持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并参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以及多项横向项目。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2
1.1.1 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原有农村聚落格局造成冲击 2
1.1.2 现有农村聚落格局不适应生活社会化和生产市场化的需求 3
1.1.3 农民对耕地绝对依赖程度减弱为农村聚落格局调整奠定基础 5
1.1.4 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借助农村聚落格局调整顺利推动 5
1.2 研究意义 7
1.2.1 理论意义 7
1.2.2 实践意义 9
1.3 研究视角及研究内容 11
1.3.1 研究视角 11
1.3.2 研究内容 12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
1.4.1 技术路线 13
1.4.2 研究方法 15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述评及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国内外研究述评 18
2.1.1 国外研究动态 18
2.1.2 国内研究动态 21
2.1.3 研究述评 29
2.2 相关概念 30
2.2.1 农村聚落体系及相关概念 30
2.2.2 城乡统筹概念 34
2.3 理论基础 37
2.3.1 中心地理论 37
2.3.2 二元经济理论 41
第三章? 农村聚落发展评析
3.1 农村聚落发展类型划分 48
3.1.1 按照农村经济发展特征划分 49
3.1.2 按照地形地貌类型划分 53
3.1.3 按照距离城市远近划分 54
3.1.4 按照农村聚落群体和农村聚落单体形态划分 55
3.2 农村聚落发展状态评价 56
3.2.1 评价的研究基础 56
3.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8
3.2.3 评价方法 59
3.2.4 评价结果 60
3.3 农村聚落发展存在的问题 63
3.3.1 常住人口大量减少 63
3.3.2 公共服务设施严重落后 66
3.3.3 基础设施改善难度增大 70
3.3.4 建设管理滞后、布局散乱 77
3.3.5 宅基地闲置和耕地撂荒现象普遍 78
3.4 本章小结 79
第四章.农村聚落的职能定位与等级重构
4.1 农村聚落职能和等级的内涵和研究基础 82
4.2 农村聚落现状职能和等级解析 84
4.2.1 农村聚落的现状职能 84
4.2.2 农村聚落的现状等级 85
4.3 农村聚落职能和等级的影响因素 88
4.3.1 农村居民对设施的需求影响农村聚落的职能种类 88
4.3.2 农村聚落服务范围内的人口规模影响农村聚落职能大小 89
4.3.3 补充区域的交通通达度影响农村聚落职能的发挥 89
4.4 农村聚落职能和等级的确定 90
4.4.1 农村聚落的职能确定 90
4.4.2 农村聚落的等级确定 91
4.5 本章小结 93
第五章? 农村聚落的规模测定
5.1 农村聚落规模的研究基础 96
5.2 农村聚落规模的历史演变和现状解析 98
5.2.1 农村聚落规模的历史演变 98
5.2.2 农村聚落规模的现状解析 102
5.3 农村聚落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 104
5.3.1 农村聚落总规模的影响因素 104
5.3.2 农村聚落各等级规模的影响因素 109
5.4 农村聚落适宜规模的理论探讨 110
5.4.1 农业收益角度的农村聚落适宜规模 110
5.4.2 设施成本收益角度的农村聚落适宜规模 112
5.4.3 耕作成本和设施成本均衡角度的农村聚落适宜规模 113
5.5 农村聚落规模预测 114
5.5.1 农村聚落总规模预测 114
5.5.2 农村聚落各等级最小规模预测 115
5.6 本章小结 116
第六章? 农村聚落的空间布局重构
6.1 农村聚落空间布局的历史演变 120
6.1.1 历史演变 120
6.1.2 演变模式 124
6.2 农村聚落空间布局的现状解析 127
6.2.1 平原区和台原区的农村聚落分布密度大、单体呈块状布局,且单体内部布局紧凑 128
6.2.2 丘陵沟壑区的农村聚落整体分布密度小,但原面区的农村聚落分布密度大,聚落单体形态复杂、布局散乱 132
6.2.3 山区农村聚落主要沿平坦地分布,聚落单体规模小、密度小 135
6.3 农村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 136
6.3.1 农村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因子确定 136
6.3.2 农村聚落空间布局的动力机制 138
6.4 农村聚落空间布局的演变趋势 153
6.5 农村聚落的空间布局重构模式 154
6.5.1 农村聚落布局原则 154
6.5.2 农村聚落区位选择 157
6.5.3 农村聚落迁移合并模式 159
6.5.4 农村聚落空间布局模式 160
6.6 本章小结 167
第七章.农村聚落体系重构实证研究
7.1 农村聚落体系重构流程 170
7.2 农村聚落体系重构实证案例彬县新民镇 171
7.2.1 概况与问题 171
7.2.2 重构方案 174
7.3 本章小结 181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与讨论 184
8.2 研究展望 187
参考文献 189
附? 录
附录一:行政村调查问卷 200
附录二:农户调查问卷 207
后记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