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粗糙的手工器物值得铭记
人生里,机缘到了,往往灵光突显般遇上巧合的事情,令人惊异。
比如我的那个迄今无人能对得工整又自然贴切的六字上联。那是一晃已近十年的往事,那时我在奔波谋生的业余,偶尔倒腾一点旧体诗和对联。一日,我从小城一酒店对面路过,看见两个穿着红衣制服的礼仪小姐,站在门口笑靥如花,彬彬有礼,一齐向来客颔首问好。猛然间,我的头脑里冒出了一句上联:门口女子问好。越琢磨,越妙。不过,连着好些日子,我硬是对不出合适的下联。于是,我想到了神通广大的网络,到一些论坛征联打擂台。结果依然是令人失望,甚至有人断言,这是个绝对,无解。此时,我心里反倒有点沾沾自喜:我竟然创造了一个妙极的绝对!
只是我很快就黯然了。一日闲得无聊,我思忖着,到网上搜搜这六个字。在一个网页中,我看到一个多年前的旧帖子,里面说到这个上联,称是数百年前的一个绝对。我既为与古人神通而高兴,也为自己浅薄的得意而羞愧。
我的这部专写乡村日常旧器物的系列散文《晴耕雨读 江南旧物》, 也是出于一种巧合的机缘。
五年前,我来到远离故乡的异地谋生。工作渐趋安定的时候,没来由地害起了怀乡病,怀念着我儿时的村庄和土地。我便隔三岔五地写一篇关于旧日生活的小文。而多年不曾摸过文学书籍的手,竟然从此爱上了散文。之后我网购古今散文著作,逐一阅读,月复一月,至今五载。
我是在2015年初,完成了第一本乡土散文集《八公分记忆》的写作。那时,我有一个初步的设想,把故乡旧时日常生活的手工器物,拟一个清单,写出一两本专门的散文集,来还原远逝的旧时粗糙又简朴的农耕生活。而彼时,也仅仅是一个想法而已,并未深思。
随后,我转向了另一部散文集《时光的味道》的写作,同样地,更多的是关于故乡的人事物。出乎意料,在写作过程中,这部集子经申报评审,竟然入选2016年湖南省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选题。同年六月,《时光的味道》完稿,随即交付出版。
写作一旦上了瘾,便觉弃之可惜,不写难受。当今是一个全民写作的时代,于我个人而言,写与不写,多写一本还是少写一本,对这个人潮如海的社会,就如一滴微雨、一粒尘埃,是没有丝毫影响的。不过,环顾周边的几个文友,看着他们毅然前行的姿态,自觉还是要再为故乡尽些许职责,尽管渺小如一滴微雨、一粒尘埃。
于是毅然决然投身于故乡旧时器物的写作中。当我拟出一份清单,分出草叶、铁器、瓦器、石器、竹器、木器等若干篇章,这才发现故乡八公分村那方巴掌大的逼仄的山区一隅,旧时简朴的农耕岁月,日常生活的手工器物粗略统计就有上百种之多,小有惊讶。此时我也先后看到了几本描写乡村旧器物的散文集子,那些作家在两三年前,四五年前,甚至更早,就把目光投向了这一块旧时的生活场域。显然,他们也同我一样,是害了严重的怀乡病的。
尽管已有慧人早从我的前面走过,我想,我还是要把罗列出来的那些已逝的和即将消逝的故乡的旧时器物,写出来。不为别的,只为保留我那微不足道的对故乡的一份记忆,只为我那更微不足道的个人的心安。何况,我的旧日的青砖黑瓦的偌大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