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法学会深入研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重点专项课题审判中心主义视野下的诉讼制度完善的主要成果。
本书围绕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展开,大力发扬以问题为导向的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范式,注重程序法理、实证分析与体系化解释之间,理想模式与现实路径之间的来回穿梭,为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精细化和司法体制改革的科学化作出贡献。
胡铭,男,浙江乐清人,法学博士(博士后),现任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拔尖)、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曾任耶鲁大学、印第安纳大学、慕尼黑大学、台湾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吉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校兼职教授。出版《超yue法律现实主义》《刑事司法民主论》《错案是如何发生的》等九部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国内核心期刊,以及Criminology
& Criminal
Justice等国际SSCI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曾获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第三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一等奖、第四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荣誉。
序 言 1
第一章 以审判为中心实现看得见的公正司法 1
一、以审判为中心的内涵与定位 3
二、作为一种刑事诉讼构造的以审判为中心 5
三、我国刑事诉讼构造的现状:基于典型个案的分析 6
四、以审判为中心实现看得见的公正司法之基本路径 15
五、小结 22
第二章 司法公正评估体系的建构与应用 23
一、司法公正评价:着眼司法体制改革的原点 25
二、司法公正评估体系:司法公正评价的方式 30
三、司法公正评估体系的建构 36
四、司法公正评估体系应用之展望 42
五、小结 44
第三章 司法透明指数的理论、局限与完善 47
一、提出问题 49
二、司法透明指数的正当性基础 51
三、司法透明指数之实践局限性 56
四、司法透明指数之优化设计与应用 64
五、小结 71
第四章 对抗式诉讼与刑事庭审实质化 73
一、法教义学层面的刑事庭审构造 75
二、网络庭审实录所透视出的刑事审判构造 83
三、缺乏庭审实质化的中国式对抗制刑事诉讼 88
四、对抗制与刑事庭审实质化的未来走向 91
五、小结 93
第五章 法律援助的中国模式及其改革 95
一、法律援助中国模式的实证分析 99
二、法律援助中国模式的缺陷分析 107
三、法律援助多元协同治理模式的构建 114
四、小结 125
第六章 专家辅助人:模糊身份与短缺证据 127
一、导言 129
二、专家辅助人的模糊身份 130
三、专家辅助人意见是一种证据吗 135
四、关于专家辅助人的程序规范 139
五、小结:模糊身份与短缺证据之间 142
第七章 程序法视域中的争议性死刑案件 145
一、导言:吴英案引发的思考 147
二、从实体上很难否定吴英案的判决 148
三、死刑案件量刑程序中的民众参与 151
四、能在量刑中适用疑罪从轻吗 157
五、透过吴英案审视死刑复核程序 163
六、小结 168
第八章 认罪协商程序:模式、问题与底线 171
一、认罪协商:共识与争议 173
二、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认罪协商的四种模式 177
三、中国式认罪协商程序面临的难题 182
四、认罪协商程序中的底线正义及其体现 186
五、未来之展望 189
第九章 刑事诉讼中法律监督三例 191
一、强制性侦查措施的法律监督 193
二、作为一种法律监督措施的羁押必要性审查 204
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法律监督 213
第十章 技术侦查中的模糊授权及其规制 225
一、提出问题 227
二、技术侦查适用对象的模糊性 228
三、什么是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 233
四、技术侦查应如何执行 238
五、小结:在模糊授权与严格规制之间 241
第十一章 刑事案件中的电子取证:规则、实践及其完善 245
一、我国电子取证的规范基础 248
二、关于电子取证的实证分析 252
三、电子取证中的现实问题:规避与替代 258
四、完善我国电子取证制度的路径 265
第十二章 错案追究制的法理思考与制度构建 269
一、提出问题 271
二、重新审视错案的概念 272
三、作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司法现象的错案 274
四、完善错案追究制的两步走战略 280
第十三章 公共选择理论与极端社会矛盾的化解 285
一、提出问题 287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引入:以奥斯特罗姆的研究为例 290
三、理性选择与社会矛盾解决 292
四、自主治理与社会矛盾解决 296
五、多中心治理与社会矛盾解决 300
六、小结 303
第十四章 民众参与、问题解决型司法与裁判可接受性 311
一、民众参与刑事司法的心理学分析 313
二、民众参与在刑事司法改革中的作用:以台湾地区的实践为例 322
三、问题解决型司法:以美国的实践为例 332
四、裁判可接受性:刑事司法公正的立基点 340
第十五章 审判中心与被害人权利保障中的利益衡量 355
一、提出问题 357
二、被害人权利保障中的利益结构 358
三、利益衡量的基础:被害人的双重诉讼地位 365
四、利益衡量的原则与相关利益的取舍 371
五、小结 381
第十六章 大数据、信息社会与刑事司法变革 383
一、数据科学改变刑事侦查的逻辑 385
二、监控技术对私人空间的深度入侵 388
三、重视证据证明力的传统在信息时代的改良 391
四、强制措施与刑事司法宽容性的增强 394
五、信息不对称效应与刑事司法沟通化变革 396
六、小结 400
总结 初步的结论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403
一、审判中心主义的理解与解读 405
二、本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409
三、以审判为中心完善我国诉讼制度的改革建议 416
四、未来研究的方向 428
参考文献 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