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知识谱系的写法,对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范畴、谱系进行梳理,勾勒出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作为一个学科和流派的发展、演变、拓展和繁衍的知识谱系图,理解其主要视野和解释传播的路径,提炼该学派的理论精髓,思考其对中国传播业和传播研究的启示和可借鉴之处。
序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中发出的感叹,于今仍具现实意义。在节奏飞快而功利色彩浓厚的现代社会,有多少人能够坐定冷板凳,长夜孤灯,抗拒外在的诱惑?有多少年轻人愿意用十年的时光去构思、写作、修订一本枯燥的理论书稿?此刻,摆在我面前这部厚重的书稿《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就是陈世华博士十年磨一剑的产物,对于这份书稿我既熟悉又陌生,既欣慰又感慨。
说熟悉,是因为这本书稿我十年前就接触过。十年前的2007年,世华投入我门下攻读博士学位,他属于我刚刚从武汉大学转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后在华中科技大学招收的第一批博士生,由于具有较好的科研潜质,抱着相同的研究旨趣,他从武大追随而来,考入华科继续学业。他读研期间就表现出强烈的理论兴趣,我们在多次交流之后,确定了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选题。机缘巧合的是,世华于2008年9月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传播研究所学习,而该所正是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诞生地,保存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珍贵的文献资料,为其研究提供了绝佳的便利。回国后,他写作完成了博士论文,并相继获得了华中科技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最终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得到了学界的认可。
说陌生,是因为书稿的大部分内容是全新的。世华于2010年博士毕业后,回到家乡南昌大学工作,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并未影响他的理论追求和学术理想。他执着于在国内并不受欢迎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在《国外社会科学》《国际新闻界》等刊物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成果,多次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并以博士论文为基础,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经过不断增补、完善、修订,书稿从最初的10余万字增加到现在即将付梓的30余万字,锦上添花,焕然一新,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
作为书稿前身的博士论文,我曾经细读多次,当时的论文体系健全,条理清晰,观点鲜明,资料翔实,但是,受制于作者当时的阅历和积淀,书稿的内容还略显单薄,对一些观点、材料的解读不是很到位,对一些问题的考虑也不够细致,阐述不够深入,语言也较为稚嫩。十年后的今天,再读这部书稿,确有脱胎换骨之感。这部书稿对原博士论文进行了大量修订、增补、完善,打破了传统学术史书写的窠臼,采取知识谱系的写法,追溯了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特的学术流派的起源、发展与流变,并追踪了学术前沿和最新进展,加入了一些新的资料和章节,勾勒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演变、拓展和繁衍的知识谱系图,体系更加完备,资料更加丰富,而且增加了总结和评述,提升了书稿的理论高度。作者在书稿中提出了不少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判断,总结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独特的理论范式和学术价值,提炼了该学派的理论精髓,并对其进行元理论层面的深层解读,史论结合,入情入理,论证有力,整体图绘和个案研究并行,人物研究和流派研究并举,历史研究和理论研究交叉,西方视野和中国实际交融。该书观点、视角、资料令人耳目一新,对中国的传播实践和传播研究来说,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是近年来批判研究不可多得的重要成果。
看到世华新修的这部著作,看到他在学术上的进步,我深感欣慰。在这个喧嚣的功利社会,他能够安静地坐下来,抵御窗外的种种诱惑,锲而不舍,专注于学术,实在是难能可贵。当然,学无止境,臻于至善是学人们普遍的追求,可以激励人们不断上进。但是真要达到这种境界,却是非常困难的。世华的这本著作,有不少创新,精彩纷呈。但也难免白玉微瑕,书稿还有不少值得挖掘和完善之处。书中的某些思想观点、立论逻辑、语言文字都还有推敲的空间,这些问题可能是作者未来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期待世华和广大青年学人能够潜心学术,诞生更多扎实而又不乏洞见的学术成果,为繁荣传播学术做出更多的贡献!
是为序!
张昆于喻园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
2017年10月10日
陈世华,1982年生,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赣江青年学者,华中科技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博士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出版专著《微博参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译著《传播理论的职业运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获得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三等奖,以及南昌大学青年岗位能手、优秀本科生导师等称号。
1 导论/1
1.1 研究问题、假设和概念界定/2
1.2 选题意义/4
1.3 研究综述/7
1.4 研究路径和方法/21
1.5 难点和创新/31
2 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知识谱系和理论发展/37
2.1 渊源/37
2.2 奠基/39
2.3 繁衍/41
2.4 前沿/49
结语/52
3 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渊源/54
3.1 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路径/54
3.2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旨趣/57
3.3 多伦多学派的技术批判/62
3.4 社会学思想传统和北美新闻传播研究/63
3.5 其他社会思潮/67
结语/68
4 达拉斯·斯麦兹:传播政策与结构/70
4.1 斯麦兹的研究历程和学术轨迹/71
4.2 传播政策批判/73
4.3 传播技术批判/77
4.4 受众商品论/79
4.5 媒介依附论/82
结语/84
5 席勒:媒介帝国主义与思想管理/87
5.1 复合体和媒介帝国主义/88
5.2 思想管理者和信息劳动力/91
5.3 传播与文化宰制:信息技术和自由流通批判/93
5.4 信息传播与社会危机:信息不平等的批判/95
结语/97
6 电影政治经济学/100
6.1 电影政治经济学的学术传承和知识谱系/100
6.2 电影的本质和功能/102
6.3 电影工业的拓展/104
6.4 电影的经济控制/107
6.5 电影依附和自治/109
结语/112
7 媒体政治经济学/114
7.1 媒体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114
7.2 权力代理和宣传模式:媒体角色和行为的批判/118
7.3 媒介垄断和解除管制的批判/122
7.4 新闻管理和媒介框架:解构客观性和职业主义/124
7.5 媒介改革路径/129
结语/131
8 信息政治经济学/133
8.1 信息和信息技术批判/135
8.2 信息补贴/138
8.3 信息和知识劳动力/140
8.4 个人信息和自治:全景分类/143
结语/144
9 互联网政治经济学/146
9.1 反商业化:互联网发展路径批判/147
9.2 数字资本主义:互联网的性质和功能/151
9.3 教育商业化:互联网对教育的冲击/153
9.4 自由的幻象:互联网能让我们自由吗?/155
结语/157
10 广告政治经济学/159
10.1 广告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取向/160
10.2 广告的性质/162
10.3 广告的功能/165
10.4 广告中的控制/168
结语/169
11 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跨学科取向/171
11.1 传播政治经济学与种族研究/171
11.2 传播政治经济学与女性主义/173
11.3 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民族志/175
11.4 传播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研究的争论与融合/178
11.5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反思和修正/181
结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184
12 我们不自由的传播: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精髓/185
12.1 我们-不自由-传播/185
12.2 为什么不自由/188
12.3 自由传播的期待/194
结语/196
13 传播即控制: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元理论解析/199
13.1 何为元理论/200
13.2 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201
13.3 传播本体论:传播即控制/202
13.4 唯物主义的世界观/205
13.5 现实主义的认识论/208
13.6 传播价值观:公平优先于效率/210
13.7 传播人性观:消极受众/213
13.8 实践观/214
13.9 方法论:质量并行/215
结语/218
14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话语分析/221
14.1 话语、话语分析和批评性话语分析/221
14.2 文本向度:《盲点》的文本结构和修辞策略/224
14.3 知识考古:《盲点》思想预设和理论前提/229
14.4 实践向度:《盲点》的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231
结语/235
15 再造传媒: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对中国传媒的启示/236
15.1 公开透明的决策讨论/237
15.2 保障公共性/240
15.3 反对过度商业化/246
15.4 坚持新闻专业主义/251
结语/256
16 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对中国传播研究的启示/257
16.1 建构中国传播研究的主体性/258
16.2 传播学者承担道德责任/261
16.3 采纳政治经济学路径/263
16.4 寻求和告知真相/264
16.5 独立的姿态和左翼的批判取向/265
16.6 批判与建言并行/268
16.7 超越学术的参与/271
16.8 清晰浅显的教学和表达方式/272
结语/273
附录1 电影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托马斯·古巴克/275
附录2 批判学派中的批判者和建构者:麦克切斯尼/283
附录3 受众商品论的理论溯源和未来走向/290
附录4 欧洲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传统与当代特色/302
附录5 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谱系图/316
参考文献/317
后 记/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