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要促进包容性的可持续工业化,推动创新。本书将回顾人类工业化进程,总结工业化取得的成就和带来的主要问题,探讨可持续工业与创新驱动的基本内涵和相关政策。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结合中国现实国情,对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所处阶段和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提出促进中国可持续工业化与创新驱动的战略和对策建议。
黄群慧,男,1966年8月生,汉族,河北省石家庄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常务副理事长。1986年、1991年和1999年先后毕业于河北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分别获得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管理学博士学位。1991年7月至1996年9月,在河北经贸大学任教,历任工业经济系教研室主任,市场经济学院副院长,副教授。1999年7月至2007年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历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所长助理,研究员。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从事科研管理工作,历任副局级学术秘书、经济学部工作室主任和经济学部主任助理,代理副局长,副局长。2011年10月至2013年11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2013年11月至今,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工业经济》和《经济管理》杂志主编。兼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理事长。入选国家级百千万工程人选,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和企业管理。曾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学术刊物公开发表论文300余篇,独立撰写、参与撰写著作30余部。获第十二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二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优秀专著奖、第三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优秀论文奖、第十四届国家图书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等。
郭朝先,男,1971年生,江西鄱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产业组织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曾就读于上饶师范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理学学士(1993年)、经济学硕士(1997年)和管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曾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2002年)、韩国对外经济研究院(2009年)等做访问学者。2013年,在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挂职锻炼一年,任管委会副主任一职。研究领域包括产业经济学、工业化与经济增长、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以及工业经济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多次。
胡文龙,男,1980年12月生,四川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BA讲师。1999年9月-2003年7月,就读于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9月-2006年7月,就读于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学专业学习,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9月-2009年7月,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学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11月-2008年4月,于北京市平谷区审计局挂职锻炼)。2009年7月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财务会计理论、企业竞争力、财务战略、业绩评价、管理会计、环境会计等。
第一章 导论/001
第一节 关于工业化的基本认识/002
第二节 包容的可持续工业化/007
第三节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012
第四节 以创新深化中国的包容可持续工业化/027
第二章 包容的可持续工业化国际实践/044
第一节 包容的可持续工业化基本内涵/045
第二节 完善绿色韧性现代基础设施建设/054
第三节 建设协同合作的国家创新体系/078
第四节 推进再工业化和两化融合/090
第五节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107
第六节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115
第三章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128
第一节 中国工业化发展历程/129
第二节 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判断/168
第四章 包容的可持续工业化中国经验/186
第一节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工业体制改革/189
第二节 把握时机、坚定不移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205
第三节 与时俱进、五化协同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221
第四节 有效市场 有为政府打造中国特色工业发展模式/235
第五章 中国包容的可持续工业化问题与挑战/241
第一节 中国包容的可持续工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242
第二节 中国包容的可持续工业化面临的主要挑战/252
第六章 深化国际合作,促进包容的可持续工业化/266
第一节 中国工业开展国际合作历程/268
第二节 一带一路跨境基础设施建设与国际产能合作/299
第三节 自由贸易区建设/325
第四节 科技领域国际合作/342
第七章 展望/358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包容的可持续工业化机遇/359
第二节 推进中国可持续工业化的对策建议/373
索 引/382
后 记/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