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数学基础教程》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数学文化,包括什么是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简介、三次数学危机、数学美学、数学国际以及数学的新进展共6 章的内容;下篇介绍数学
的应用,包括代数学应用、几何学应用、分析学应用、概率统计应用及运筹学应用共5 章的
内容.
根据文科的特点,本书强调数学基本思想的阐释,省略繁琐的计算和证明,叙述上力求
简洁直观、浅显易懂.本书选材较宽泛,且注重阐释数学的文化价值及数学理论的应用价
值.每章后面的思考题、自主探索或合作研究的习题内容,旨在强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学
习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文理通融,提高文科生数学素养的目的.考虑到教学学时的限制,
教师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内容和组织教学.
本书便于教学和自学,适合作为艺术类、体育类等文科专业的大学数学教材,也可作为
对数学要求相对宽松的高等学校文科其他专业的数学教材,同时可作为感兴趣的学习者的一
本参考资料.
前言
数学作为历史悠久且源远流长的科学,如今,在世界各地的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各个层面已然成为学习时间最长、对升学考试和素质培养都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21世纪,数学对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更是举足轻重、不可或缺.因此,一个有修养学识的当代人,需要具备一些数学素质,能够对世界和自身多些理性的思考,而非仅仅是感性的强大.
2015年秋季学期,我校教务处决定为音乐表演专业、体育专业以及少数民族本科生开设大学数学课程.此前,21世纪初至今,我校已经为新闻与传播、政治学与行政学、外语等人文专业开设了大学数学课程.但此大学数学非彼大学数学,面对高中数学基础要求相对较低,学生对数学更具抵触情绪,且在全国高校几无开设此类课程的情形,授课教师面临一系列难题:
如何选择合适的内容编写教材,进而制订教学大纲?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更有效?怎样的考核方式更能体现公平与合理?……
作为教学的依据与载体,教材是课程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几番深入讨论,我们授课教师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那就是:
采用更多样的视角,不太过数学化的追求细枝末节、面面俱到,不用太多的数学技术铺垫,但要做到通俗易懂,再兼具一点点有趣.然而,数学教师总觉得前期不奠定些基础,后期讲述就不清楚.教师习惯了纯数学的讲授,哪怕是非常复杂或技巧性很强的数学题,教师明白以后,似乎可以一劳永逸,因为自己懂得,所以也觉得简单,但却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事实上,如铁桶般严密无懈可击的数学定义、定理、命题大多数时候恰是学生惧怕数学之源,对教师而言却是不严谨则难以忍受,甚至痛苦得很.许多优秀的数学科普读物在某些地方似乎不够严格详细,但更少高高在上、曲高和寡的感觉,至少让人了解数学思想的普适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尽管严肃与通俗二者微妙的平衡很难把握,但在教材的编写中也许可以做一尝试.
基于以上的认识,本书分为上、下两篇编写,上篇介绍数学文化,下篇介绍数学的应用.上篇的编写原则是叙述简单扼要,每章后设置5~8个思考题,为课后的进一步讨论学习之用.下篇的主要编写原则如下:
(1) 省略复杂的计算和技巧性的证明,不设烦琐的例题、习题,代之以更加基础平实的内容;
(2) 阐述简洁清晰,对概念、定理、结论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3) 每章后的习题分为自主探索、合作研究两部分,鼓励个体较深入的学习探究以及提升与人合作的研究能力.
在课程成绩评定方面,教师可以考虑采用过程式考核的评价标准,最终成绩包括出勤、课上表现、课后作业、自主探索或合作研究的报告、期末的闭卷考试几部分,这样的评价方式更能体现对学习过程的有效监督,成绩组成也更趋于合理.
数学教师思想的转变在课程的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千万不要将艺术体育类的大学数学课程等同于理工科的高等数学课程,不要奢望目标宏大到将文科学生训练成合格的理工科学生熟练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必备的计算技能和证明技巧,以及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等.若沿袭高等数学课程多年一成不变的模式,则我们的教学将是失败中的失败,师生都将身心俱疲.鉴于此,本书的初衷是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递一些重要的数学文化与数学应用的内容.而要做到这一点,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在内容取舍上偷工减料但还要不至于显得莫名其妙,的确很难!我们今天的探索,就在于为艺术体育类的大学数学课程寻找一个基调,尽管众口难调.
对于此类课程,也许由数学大家以百家讲坛的模式来讲述更为理想,更能做到雅俗共赏.作为教学一线的普通基层教师,在开设此类课程时,更多的是以有限的能力去尽力做一些尝试,能让艺术体育类专业的学生即使不能爱上数学,至少不再惧怕数学.希望我们的尝试能有些许成效.编者十分赞赏将此类课程定位为:
减少对数学累积的仇恨,搭建一座文理通融的桥梁,传递一缕文化的馨香,培养一点数学的素养.教材的前言、第1章至第8章由张若军编写,第9章至第11章由刘文静编写,最后由张若军统稿.教材的内容是按照一个学期,每周3学时安排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需要做出删减或增补.带*的内容难度较大,可作为课外的选读.
编者十分感谢中国海洋大学教务处对本书出版提供资助和大力支持,也感谢数学科学学院多年来对数学公共课教学的重视,尤其是方奇志教务长、谢树森院长、李长军副院长给予的关心和鼓励.还要感谢编者的许多同事在教材编撰方面提供的帮助,使得本书得以顺利付梓.鉴于编者的数学和写作水平,书中的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期待广大同行批评指正,以便日后有机会进行修订.更希望本书能够抛砖引玉,以期未来有更优秀的、更适合的此类教材出版,能更好地实现数学教育人文化的目标.
编者
201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