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100(1908-2011)(第4卷):无铃的马帮》选入1950-1976年中国当代优秀侦探小说作品14篇。这些作品借鉴了苏联侦探小说的叙事技巧,以“剿匪”、“反特”为主要叙事内容,真实地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艰难曲折的斗争画面,所选作品不仅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而且具有极强的阅读性,其中《无铃的马帮》和《双铃马蹄表》等作品已被改编成影视作品。
任翔,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期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
曾对侦探小说做过专项研究。与侦探小说研究相关的代表性成果有200l年出版《文学的另一道风景:侦探小说史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出版《文化危机时代的文学抉择:爱伦,坡与侦探小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文化;中突视野中的现代犯罪问题》(北京出版社);2002年主编《20世纪中国侦探小说精选》(四卷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独立主持并完成公安部项目《犯罪现象的文化研究》(批准号20039103301);2005年独立主持并完成教育部项目《犯罪问题的价值论探索》(批准号05JC720029);2010年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当代侦探小说研究》(批准号10BZW087)。在《中国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中国文化报》《检察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侦探小说论文及评论文章6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
无铃的马帮
双铃马蹄表
天罗地网
黑眼圈的女人
一件杀人案
谁是凶手
国境一条街
“赌国王后”牌软糖
一件积案
生死关头
神秘的解剖室
蛛丝马迹
真正的保险柜
一具无名尸体的秘密
后记
张同决定离开他们,便说:“你怕是有什么事在等着鲜波宰吧?好,好,我也该回去了,不打搅你们。”
一会儿,他走下了土坎,便听见上面有两个声音在用傣话交谈,他们在谈什么呢?他真想知道啊,可是,听不清,即使听清了,他也不懂。张同的傣话还很不高明,十句中只能懂一句半句罢了。
回到检查站后,他和几个跑来迎接他的助理员谈了谈一般的工作情况,接着,他审慎地询问起关于这个名叫王健的人来。他们告诉他,这个王健到孟崩还不上十天,傣话说得很好,见面就熟,因此,和老乡关系搞得不错。而且,不知怎么搞的,他几乎和每个头人都熟识,特别令人注意的是,一到街子天,他就整天“泡”在人堆里,东扯西拉的。助理员们所能向张同汇报的,也就只有这些。
张同有些纳闷,刚才一路上那么好的心情,早已飞到九霄云外去了。革命军人的警惕性、自己的特殊职责、令人苦恼的模糊的记忆,还有某种难以解释的预感,都促使他对这个名叫王健的陌生人不能完全放心,他脱下外衣,随便擦了个脸,便走出了自己的楼房,倚着走廊上的一排栏杆,向远方凝神眺望起来。这时,深知首长脾气的助理员们一个个悄悄地退了出去,他们心里却全都在思量着:可能问题出在这个姓王的家伙头上了。
从检查站的楼上望出去,不但可以看见孟崩坝子里远远近近的五六个寨子,还可以看见界河,这条界河和内地的任何一条小河一样,没有什么特殊出色之处。可是,因为对岸有着李弥残匪的碉堡和关卡,有着美帝国主义的铅弹和皮鞭,而这边却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身家性命和我们自幼珍爱的一切,这样,这条普通的小河就不能不被赋予神圣的意义。人们对于它,就不能不产生一种休戚相关的、愿意把命运付托给它的感情;可以抛弃自己的肉体,可以停止自己的心脏的跳动,但是不能丧失它。这些想法像波涛一般在张同的心头汹涌。他的忧虑的眼光,落在界河的憐憐水波上。他看见阳光像碎金子一样在河上闪耀,热风沿着水面轻轻吹拂,渡口上的菩提树枝叶婆娑,清闲的船夫坐在沙岸上吹苗子……但就在这小河的下游,在小河的河曲地带,两岸密布着灌木林和刺蓬的所在,水不过齐腰深,只要不是雨季涨水的日子,随时都可以涉渡,那是一条走私、潜越国境的最合适的通路。
张同想起了充满着骚乱的、阴谋与罪恶、血与火的一九五一年。在那三百个紧张的白昼和失眠的黑夜,在这条又窄又浅的界河两岸,敌人曾经是多么猖狂啊!那时没有边防检查站,我们的部队为了追歼到处流窜的股匪,从来不能固定在一个寨子住上三天,因而赶孟崩街子的老乡,只是匆匆忙忙地在市上互通一下有无,便赶紧跑回家去躲起来。就是街子天,有时土匪简直就明目张胆地进来论货抽税,在街上鸣枪示威。和他们一道招摇过市的,还有没有护照的外国人,他们全都是职业的走私能手和情报贩子。这批万恶的吸血毒虫,曾经肆无忌惮地蛀蚀过我们祖国的边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