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邀请来自世界各地新潮的设计师和极富创意的艺术家,为你带来49件在家就能完成的DIY小物件
★低成本、易上手却又充满创意,推翻宜家式的自己动手,重新定义DIY
★简单却不平凡的家居小物,让你不花大价钱就能为生活增添艺术气息
★设计师分享创作理念,让你边做边学创意
★德国新锐时尚插画师劳迪娅克莱因(Claudia Klein)为你绘制简约、清新、易懂的操作图
你也可以做的设计师作品?这事实上是自相矛盾的说法。因为归根到底,设计师是通过为客户设计可以产业化生产并销售的作品而谋生的。泄露自己的设计,就意味着破坏商业链条,无异于自掘坟墓。通常,设计师的工作是在暗地里进行的,仅在作品完成后才揭开庐山真面目他们喜欢缄舌闭口。如果一个设计师让任何人都能制作他的作品,那就无异于一个艺术家告诉世人怎样复制他的画作。然而,设计和自己动手却根本无法分开。想到一个,就必然联想到另一个。设计师是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士,他们能做的并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但在设计的背后却潜藏着一个原始的人类动机:我也能做,我现在就要做,我自己做。自己动手。这是一个自我赋权的时代,每个人都经历过。无论是头脑中设想着一把革命性椅子的设计师,还是想搞定镶木地板的自己动手族。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设计师,喜欢让别人看到他们手里的牌:他们热爱那种能创造一切的时刻,也愿意和别人分享。
自己动手能让人感觉良好。因为它能创造意义,并赋予你自豪感。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森尼特(Richard Sennett)在他的著作《手艺人》(The Craftsman)中描述道,胜任感是满足感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因为它能让我们在现实中拥有安全感。手工劳动是技能学习的机会,而技能是人们培养出来的能力,森尼特说:不论是做小提琴的手工艺人,还是软件工程师,都能从中获得成就感。他认为,我们应该把自己视为制造者创造者这样就是快乐者。在全球化时代,经济增长无拘无束,真正的创造者是离经叛道的一族。
消费社会充满了躁动和不安。在一个全球性标准化和同质化的世界里,人们更加崇尚个性,追求真正的价值。在过去几年里,五金店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自己动手俘获一大批拥趸,这便是上述风潮的一大明证。自己动手所带来的那种不一样的愉悦感,已经不单单是对复古行为的浪漫偏好,也是对粗制滥造的一种反抗。如果自己可以做一个更好的,为什么要去买呢?与其购买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为了获得极其低廉的报酬而做出来的东西,为什么不去自己制作呢?另外,可持续性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自己动手的理念诞生于20世纪,它是手工作业爱好者的消遣方式,也是业余人士和小发明者的一大爱好,旁观者们常常对此嗤之以鼻。但在设计师群体中,自己动手族找到了支持者:早在20世纪30年代,职业木匠格里特·里特维尔德(Gerrit Rietveld)就试图出售预制好的家具部件。40年之后,恩佐·马里(Enzo Mari)发表了《自行组装》(Autoprogettazione)一书,其中包括了几十种各类木制家具的制作蓝图。马里和森尼特(Sennett)一样,也在其中寄托了一种哲学上的信心:那些受到鼓励自己动手做餐桌的人,能够理解这背后的想法。
随后,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一切,其中包括人们的兴趣爱好。如今,自己动手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运动,从美国、英国和日本发源,不断发展壮大。现在的自己动手族活跃在网络上,在线分享操作教程,在艾特西(Etsya)等电子商务平台上出售自己制作的商品,自己动手市集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访客。如果你无法在当地的五金店找到本书所列的材料,可以到网上去买。那里有许多关于自己动手的杂志,无数的脸书(Facebook)群组和博客,还有各种各样的亚文化群,比如技术爱好者去的制作者运动(Maker Movement)以及带有女性主义色彩的手工主义(Craftivism)。思维开阔,喜欢改变事物和想法,相信大众的智慧,这些共通之处构成了上述群体。让专业人群独占知识,已经是上个世纪的特色了。
新闻记者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认为,他看到一场新的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正在萌芽。他曾担任《连线》(Wired)杂志的主编数年,此后撰写了两本关于新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畅销书,还组建了一个制造无人机的创业公司。在他看来,装备有3D打印机、计算机,并像企业家那样雄心勃勃的制造者(the Maker)将会成为未来经济的主导力量。安德森坚信:现在,你我都是设计师。这种信念中含有大量的美国式热忱,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就连设计师对他们自己的看法,都受到了互联网革命及新生产技术的影响。
事物总在发展:设计师们很早就开始关注时代变化的征兆,认识到社会变化是一个机遇。有些设计师将3D打印机视为一种解放力量。其他设计师大力宣扬开放式设计的可能性,因为这种设计更重视合作,而不是竞争。不再轻视业余爱好者,而是让他们在创造性活动中有用武之地,这种做法已蔚然成风。设计不应是一条单行道。这种理念在实践中将产生怎样的结果?本书将提供一个例证。在这里,49位设计师和艺术家将带着你开启自己动手的探索之旅。
当我们主动邀请设计师创造能让读者自己完成的作品时,一场没有终点的实验就开始了。作品必须是一件家具,一种日常品,或装饰品。不能太难,不能太贵,这是仅有的一些要求。除了个别人,我们获得了设计师的一致支持,连最大牌的世界级设计明星也毫不犹豫。这些作品回到了设计的本源,回到了车间和工作室,需要亲自动手和即兴创作。它们吸收了新的开放精神,提倡简单而实用的理念。绝大多数作品可以被理解为是一些基本框架,读者可以(事实上应该)对作品进行改良和个性化加工,并根据需要做出调整。很多储物架、灯、椅子就材料和加工而言费用很低,但它们并不容易做除非你已经做好了准备:把双手弄脏。
托马斯·巴特拉
《南德意志报杂志》 (Sddeutsche Zeitung Magz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