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盆地分析基础/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分为盆地沉积充填分析、盆地形成演化分析、盆地热史及流体分析三部分。在内容编排上侧重于基本理论、概念及方法介绍,并偏重于含油气盆地领域。许多较为专门的部份则需要参考更多的相关文献以作深入地了解。盆地分析是一门多学科交叉且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需要在掌握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还需要熟悉地球物理,特别是地震和测井资料的解释、掌握地球化学及计算机模拟等相关知识。
沉积盆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资源宝库,蕴藏着丰富的化石能源、沉积矿产以及水资源。正是因为人类社会对矿产资源的大量需求推动盆地分析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地质学家在多年研究沉积盆地及相关资源的过程中,总结形成了盆地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沉积盆地分析不仅可以揭示不同类型化石能源、沉积型层控矿产、砂岩型铀矿等资源的分布规律,为矿产勘探提供直接依据,而且能为大地构造演化过程、重大构造事件、全球环境变迁及气候演变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和详细的证据。
沉积盆地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地质工作,其主要目的在于认识盆地成因及其沉积充填特征,揭示其形成演化历史中的动力学过程。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是推动这一学科发展的最主要的驱动力,特别是由于油气勘探的高难度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吸引了多学科在盆地能源研究领域聚焦,并采用了先进技术及方法,使盆地分析具有多学科的综合性。
沉积盆地分析基础是为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本书分为盆地沉积充填分析、盆地形成演化分析、盆地热史及流体分析三部分。在内容编排上侧重于基本理论、概念及方法介绍,并偏重于含油气盆地领域。许多较为专门的部分则需要参考更多的相关文献以作深入地了解。盆地分析是一门多学科交叉且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需要在掌握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还要熟悉地球物理,特别是地震和测井资料的解释,掌握地球化学及计算机模拟等相关知识。
本书是在中国地质大学沉积盆地及沉积矿产研究所编写的《沉积盆地分析基础》(1997)校内教材的基础上扩充、修改完成。本书由解习农和任建业统稿,其中第一章、第四章由解习农执笔,第二章由解习农、焦养泉执笔,第三章由陆永潮、王华执笔,第五章由杜学斌执笔,第六章至第十章由任建业执笔,第十一章由佟殿君执笔,第十二章由庄新国执笔,第十三、第十五章由姜涛执笔,第十五章由张成执笔。雷超参加了第四章部分内容的编写。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2年12月20日
第一章 盆地分析概念体系与研究思路
第一节 沉积盆地分析概述
一、沉积盆地基本概念
二、沉积盆地分析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
三、沉积盆地分析内容及其研究意义
第二节 沉积盆地分析的基本参数
一、盆地形态参数
二、盆地沉积参数
三、盆地流体参数
四、盆地构造参数
五、盆地热史参数
六、盆地成矿参数
第三节 盆地分析思路与方法
一、沉积盆地分析思路
二、沉积盆地分析主要方法
三、沉积盆地分析流程
第二章 沉积体系分析
第一节 沉积体系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一、基本概念
二、沉积体系分析方法
第二节 沉积体系分类及其主要特征
一、沉积体系分类
二、陆相沉积体系组
三、海陆过渡相沉积体系组
四、海相沉积体系组
第三节 沉积体系空间配置
一、断陷盆地沉积体系空间配置特征
二、前陆盆地沉积体系空间配置特征
三、克拉通盆地沉积体系空间配置特征
四、碎屑岩大陆边缘盆地沉积体系空间配置特征
第三章 层序地层分析
第一节 层序地层基本原理
一、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与术语
二、盆地等时地层格架
三、层序地层单元构成特征
四、层序地层单元划分
第二节 层序构成样式
一、碎屑岩层序构成特征
二、碳酸盐岩层序构成特征
三、陆相盆地层序构成特征
第三节 层序形成的控制因素
一、构造沉降
二、相对海(湖)平面周期性升降
三、沉积物供给量
四、古气候
第四章 源-汇系统分析
第一节 剥蚀区域物源区分析-
一、沉积盆地源区剥蚀过程及其深部响应
二、物源区分析的应用
第二节 搬运区域的沉积物搬运通道体系分析
一、沉积物搬运通道体系
二、陆源沉积物通量及其影响因素
三、沉积物搬运通道体系重建
第三节 沉积区域陆海相互作用分析
一、大陆边缘沉积作用分析
二、深水沉积作用分析
第五章 盆地充填分析编图方法
第一节 物源区分析方法
一、物源区分析主要内容
二、物源区分析具体方法
第二节 古水流分析方法
一、古水流分析主要内容
二、古水流分析具体方法
第三节 沉积体系分析编图方法
一、单井或野外剖面沉积特征观察与描述-
二、单井或野外剖面沉积体系分析编图
三、岩石类型或比率平面图编绘
第四节 层序地层学分析编图方法
一、层序界面分析及层序单元划分方法
二、盆地充填序列编图
三、骨干剖面一沉积断面图编制
四、沉积体精细刻画编图
第六章 盆地类型及其发育的动力学背景
第一节 盆地沉降作用
一、盆地沉降机制和类型
二、盆地沉降中心及其与沉积中心的关系
第二节 沉积盆地的成因类型
一、概述
二、沉积盆地的成因分类
第三节 沉积盆地发育的板块构造背景
一、沉积盆地的板块构造分类
二、各类盆地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沉积盆地构造样式
一、构造样式的概念
二、构造样式的分类
三、构造样式的复合与叠加
第五节 沉积盆地的叠合演化和深部活动
一、沉积盆地的叠合演化
二、地慢对流系统与盆地演化
第七章 伸展型盆地
第一节 岩石圈伸展作用模式
一、伸展型盆地的基本概念
二、岩石圈伸展作用模式
第二节 伸展型盆地同生构造样式
一、同生构造的类型
二、同沉积断裂
三、伸展型盆地内的同生褶皱
第三节 断陷盆地构造沉积演化模式
一、陆相断陷盆地构造沉积演化
二、海相断陷盆地构造沉积演化
第八章 挠曲类盆地
第一节 岩石圈的挠曲作用及其形成的盆地类型
一、岩石圈的挠曲作用
二、挤压盆地的类型
第二节 前陆盆地的概念和类型
一、周缘前陆盆地
二、弧后前陆盆地
第三节 前陆盆地系统及其沉积充填序列
一、前陆盆地系统的结构单元和沉积构成
二、前陆盆地的沉积充填序列
第四节 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及其组合样式
一、概述
二、断层相关褶皱
三、逆冲断层系统
四、前陆褶皱冲断带的横向结构变化
第五节 前陆盆地的发育机制和过程
一、前陆盆地发育演化的主要控制和影响因素
二、与幕式逆冲有关的地层模型
三、前陆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过程分析
第九章 走滑带盆地
第一节 走滑断层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走滑断层的发育和结构分析
第二节 走滑带盆地类型和特征
一、走滑带盆地类型
二、拉分盆地和转换伸展盆地的发育模式
第三节 走滑盆地充填演化特征
一、盆地结构的不对称性
二、盆地沉积充填的不对称性
三、盆地沉降中心有明显的迁移性
四、快速沉降和幕式演化
第十章 沉积盆地中的盐构造和反转构造
第一节 盐构造变形
一、盐构造变形的基本概念
二、盐岩的物理性质
三、盐构造变形的类型和特征
四、盐构造模拟研究
五、盐岩流动的驱动力和阻力
六、盐底辟周缘构造
七、盐底辟作用机制和发育的区域构造背景
第二节 反转构造
一、反转构造的概念
二、反转构造样式
三、构造反转强度和反转率的测定
第十一章 沉积盆地构造分析技术和方法
第一节 盆地构造制图技术
一、盆地构造剖面图的编制
二、界面构造图的编制
三、盆地构造格架图的编制
第二节 构造活动性定量分析技术
一、断层生长指数法
二、断层古落差和活动速率
三、位移距离法
四、断层相关褶皱的生长地层分析
第三节 沉降史分析
一、沉降史模拟的反演法——回剥法
二、沉降史模拟的正演法
第四节 平衡剖面和盆地构造演化图的编制
一、平衡剖面技术的基本原理
二、平衡剖面的几何学法则
三、建立平衡剖面的基本步骤
第五节 低温热年代学技术
一、裂变径迹定年方法的基本原理
二、裂变径迹退火特性
三、裂变径迹长度分布特征与热历史
四、裂变径迹技术在盆地反转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 盆地热历史分析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盆地热历史研究方法
一、古温标法
二、模拟计算法
第三节 热史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
一、中国东部不同类型盆地的地温场特征
二、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热体制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三、盆地地温场特征对油气生成的影响
第十三章 盆地流体分析基本原理
第一节 盆地流体概述
一、盆地流体的成分
二、盆地流体的性质
三、盆地流体来源
第二节 盆地流体流动驱动因素
一、重力驱动
二、压力(压实)驱动
三、浮力驱动
四、构造应力和地震驱动
五、热对流驱动
第三节 盆地流体流动
一、盆地流体流动样式
二、盆地流体输导系统
三、盆地流体流动效应
第十四章 流体流动与成岩作用分析
第一节 成岩作用概论
一、成岩作用类型及其特点
二、成岩阶段划分
第二节 化学成岩作用基本原理
一、黏土矿物的成岩转化
二、石英的成岩转化
三、长石的成岩转化
四、碳酸盐矿物的成岩转化
第三节 盆地流体-岩石相互作用
一、盆地流体一岩石相互作用的主要机制
二、盆地流体一岩石相互作用的主要特征
三、盆地流体一岩石相互作用的地球化学模拟
第十五章 盆地流体模拟方法
第一节 盆地流体模拟概述
一、盆地流体模拟基本原理
二、盆地流体模拟基本模型
三、模拟参数分析及选取
第二节 盆地流体模拟实例-
一、Basin2软件工作原理
二、Basin2软件所需参数
三、模拟结果分析
四、二次生烃与潮汕坳陷油气勘探前景
主要参考文献
三、沉积盆地分析内容及其研究意义
(一)沉积盆地分析内容
沉积盆地分析的内容就是分析盆地形成及演化过程中的规律性,由此再造盆地的发展史,对其中的各种沉积矿产资源做出合理的预测和评价,其最终的目的是为能源资源及其他沉积和层控矿产的勘探和开发服务。近年来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增大和矿床勘查的难度增大,促进了盆地分析中多学科和多种手段的结合,沉积学、大地构造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和矿床学等许多学科的进展及其与盆地分析互相渗透,使得盆地分析领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正是源于多学科联合研究和新技术的使用,促使盆地分析领域逐渐拓宽,当今盆地分析进入盆地动力学研究阶段。沉积盆地动力学可以理解为盆地内充填物(包括沉积充填和地层流体)形成过程、演化机制及其控制因素分析,既包括盆地沉积充填、盆地流体形成演化及其控制机制分析,也包括直接控制和明显影响盆地沉积充填和盆地流体的地球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及其动力学机制分析。盆地动力学研究内容包括3部分,即以沉积学分析为主的盆地沉积充填动力学、以构造作用分析为主的盆地形成演化动力学和多学科交叉的盆地流体动力学研究。
工。盆地沉积充填动力学
盆地沉积充填分析就是研究盆地内充填沉积物的内部构成、空间展布及其演变规律。一般而言,盆地充填物分析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充填物的成因及其沉积作用过程分析,也就是沉积体系分析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充填物的地层属性分析,强调充填物序列、地层格架及沉积体的空间配置,也就是层序地层分析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层序地层学及精确定年技术提出了建立等时地层格架、确定盆地中沉积体系三维配置的理论与方法,大大推动了沉积充填动力学的研究。构造一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等相关分支学科的密切结合,更好地揭示了各类构造背景下发育的盆地构造格架和层序地层格架,更好地揭示了构造、海平面变化和沉积物补给等各种动力学因素的影响,也为资源勘查和有利储层及矿层预测提供坚实的基础。
2.盆地形成演化动力学
沉积盆地形成演化分析就是研究沉积盆地形成演化同期和后期变形、反转的动力学机制及其演变过程,包括盆地与板块构造格架和地幔深部过程的动力学关系,盆地发展演化各个阶段的动力学背景、控制因素及其对盆地沉积沉降、能量场等多个方面的影响,盆地后期变形与反转的构造样式及其表现形式。许多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都是多重机制的联合,在盆地的不同演化阶段其主要控制作用各异,不同的区域地球动力学背景及复杂的板块活动重组事件往往形成复杂的盆地构造样式。
3.盆地流体动力学
盆地流体是指盆地内任何占据沉积物孔隙、裂隙和在其中流动的流体。沉积盆地作为一个动力学演化的整体,随着盆地形成及不断演化,地层流体形成并随之发生相应的流动,从而构成盆地演化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盆地流体分析就是试图揭示盆地流体活动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作用过程。盆地流体动力学研究可以理解为在沉积盆地范围内,通过对温度场、压力场和化学场等各种物理化学场的综合研究,在流体输导网络的格架下,再现盆地内流体运动过程及其活动规律的多学科综合的研究(解习农等,2006)。地质历史时期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同样,盆地内流体运动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盆地流体活动是控制盆地中物质演变和能量再分配的主导因素,对各类矿藏的形成、聚集具有关键的控制作用。大型层控金属矿床形成过程中金属元素的活化、迁移和富集与盆地及深部的流体作用有关,油气生成、运移和成藏过程与盆地流体作用等有密切关系,因此,盆地流体分析成为油气勘探和某些层控金属矿床勘探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