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36 元
丛书名:高等教育“十三五”财经规划教材 , 高职高专职业技能导向型系列教材
- 作者:黄良杰 王平平
- 出版时间:2016/7/12
- ISBN:9787542950857
- 出 版 社:立信会计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239.0
- 页码:326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2
- 开本:16K
本教材从体系上注重简单够用,重实用性,重学生审计思路的培养和形成。在章节安排上,我们做了以下努力:在每一章节前安排了学习导读,提出课程目标,学习任务;以通俗易懂的引例导入理论学习,便于学生理解该章所讨论的问题在整个审计程序或架构中的地位,引起学生对即将阐述的理论的兴趣,帮助学生明白将要学习的理论知识用在何处,为什么要学。在理论知识阐述中,特别是在重点和难点处插入同步思考和同步案例。同步思考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不易理解的重点和难点,适当结合实务提出问题,让学生及时了解实务中的处理方式;同步案例则明显复杂于引例,尽量为学生创设实务中的情景与环境,提出问题并列明分析提示,帮助学生提高分析案例的能力,逐渐形成审计思路,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步思考和同步案例将大段大段的文字陈述分割开来,不仅便于学生预习,而且便于教师讲课时与学生共同探讨、互动。为了便于学生复习和检验学习效果,我们在每一章后安排了“本章概要”和“单元训练”等内容。
本书2013年出版发行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的背景下,注册会计师行业及审计环境均在发生变化,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与国际持续趋同,注册会计师执业领域的拓展,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进一步推广,这些变化要求我们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
为了体现审计环境的变化,反映审计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本书新版作者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以及适应外部审计环境的变化,对全书进行了修订与重编。本书的修订主要表现为:对第2章“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一节内容进行了适当增改;对第6章内容概要进行了调整;对部分习题进行了调整。此次修订与重编后,主要编写人员及其工作任务也相应作以调整。其中,黄良杰、王平平任主编,其余人员任副主编。第1、第4章由黄良杰编写,第2、第3章由常茂松编写,第8、第9章由王平平编写,第5、第10章由肖瑞利编写,第6、第11章由宋歌编写,第7章由李洋宇编写,第12、第13章由许瑞林编写。
本书的编写参考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大纲以及诸多审计学专著。本书的出版得到了立信会计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谨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作者经验和水平有限,书中存在的不足和瑕疵,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第1章 审计认知
学习导读
引例:理解审计
1.1 引论
1.2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3 审计的概念、对象和职能
1.4 审计特征
1.5 审计的种类
1.6 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本章概要
单元训练
第2章 审计的规范与法律责任
学习导读
引例:麦克逊·罗宾斯药材公司破产案
2.1 审计执业准则
2.2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2.3 审计职业道德规范
2.4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本章概要
单元训练
第3章 审计中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学习导读
引例:美国联区金融集团租赁公司审计案
3.1 审计中的重要性
3.2 审计风险
本章概要
单元训练
第4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学习导读
引例:审计证据的作用
4.1 审计证据
4.2 审计工作底稿
本章概要
单元训练
第5章 审计的目标、过程和方法
学习导读
引例:应收账款中的抽样
5.1 审计的目标
5.2 审计的过程
5.3 审计业务约定书
5.4 审计抽样
5.5 审计的方法
本章概要
单元训练
第6章 风险评估程序
学习导读
引例:基于风险评估下的审计重点
6.1 风险评估程序的总目标
6.2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6.3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6.4 风险评估的结果
本章概要
单元训练
第7章 进一步审计程序
学习导读
引例: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7.1 总体应对措施
7.2 进一步审计程序
7.3 控制测试
7.4 实质性程序
本章概要
……
第8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
第9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
第10章 货币资金审计
第11章 舞弊审计
第12章 审计业务的完成与复核
第13章 审计报告的编制
《审计实务(第二版)》:
元、明、清各代,君主专制日益强化,审计虽有发展,但总体上是停滞不前的。元代取消比部,户部兼管会计报告的审核,独立的审计机构也随之取消。明初设比部,不久即取消。洪武十五年设置都察院,以左右都御史为长官,审察中央财政。清承明制,设置都察院,职掌为“对君主进行规谏,对政务进行评价,对大小官吏进行纠弹”,成为最高的监察、监督、弹劾和建议机关。虽然明、清时期的都察院制度有所加强,但其行使审计职能,却具有一揽子性质。由于取消了比部这样的独立审计组织,其财政监督和政府审计职能严重弱化,与唐代行使司法审计监督职能的比部相比,后退了一大步。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在国务院下设审计处,1914年北洋政府改为审计院,同年颁布了《审计法》。国民党政府于1920年也设立了审计院,并在全国各省要求设立审计处,且可根据需要在各地或部门设审计办事处,分别对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及其事业单位的财政和财务收支实行审计监督。并于1928年颁布了《审计法》和实施细则,次年还颁布了《审计组织法》,审计人员有审计、协审、稽察等职权。但由于政治的腐败,审计监督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当时解放区的中华苏维埃政府就设置了审计委员会,开展了一定的审计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家并没有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而是通过不定期的会计检查对企业的财税等情况进行监督。直到1982年修改了《宪法》,才规定实行国家审计监督制度。随后1983年9月成立了国家审计署,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也先后成立了各级审计机关。1985年8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1988年11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1994年10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从法律上进一步确立了国家审计的地位,为有效地发挥国家审计的监督作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西方政府(官厅)审计最早起源于几个首先进入私有制社会的文明古国。古罗马在公元前443年曾设立财物官和审计官,协助元老院处理日常财政事务,并由此开创了西方官厅审计先河。在古埃及的奴隶主王宫里就设有监督官,对受托负责经管财物的官吏的账目进行检查。古希腊雅典城邦曾出现对即将卸任的官员所经管的财物账目由公民选出的代表审查后方可离任的规定。
2)民间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民间审计起源于意大利合伙企业制度,形成于英国股份制企业制度,发展和完善于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6世纪,地中海沿岸的商业城市已经比较繁荣,而威尼斯是地中海沿岸国家航海贸易较为发达的地区,是东西方的贸易枢纽,商业贸易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单个的业主难以向企业投入巨额资金,为适应筹集所需大量资金的需要,合伙制企业便应运而生。合伙经营方式促使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两权分离不仅提出了会计主体概念,促进了复式簿记在意大利的产生和发展,而且在客观上产生了一个与任何一方均无利害关系的第三者能对合伙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的需求,人们开始聘用会计专家来担任查账和公证的工作,慢慢地这些人将查账和公证当成了职业,可以说这就是民间审计的起源,也就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