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行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和煤炭、石油等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水电成本低、没有污染、可循环使用、基本没有碳排放问题,且便于调节,对电网稳定贡献很大。和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比较,水电不仅建设和运行成本低,其开停机及运行操控方便,在电网中可承担峰荷、基荷或事故备用等任务,并且在防洪、灌溉、供水、航运等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综合效益,对保障水安全、能源供应及减排温室气体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抽水蓄能电站还可以为电网“调峰”和“填谷”,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在低碳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水电作为一种低成本的低碳清洁能源,回报率远高于其他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行业,应得到高度重视而先行发展。
水电设备是水力发电关键基础设备,对水电站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影响很大。水力发电是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水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行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和煤炭、石油等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水电成本低、没有污染、可循环使用、基本没有碳排放问题,且便于调节,对电网稳定贡献很大。和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比较,水电不仅建设和运行成本低,其开停机及运行操控方便,在电网中可承担峰荷、基荷或事故备用等任务,并且在防洪、灌溉、供水、航运等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综合效益,对保障水安全、能源供应及减排温室气体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抽水蓄能电站还可以为电网“调峰”和“填谷”,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在低碳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水电作为一种低成本的低碳清洁能源,回报率远高于其他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行业,应得到高度重视而先行发展。水电设备产业是水力发电的上游产业,为水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提供机电设备,因水电的清洁能源特性而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为我国水电和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国水电设备制造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地发展壮大,与共和国一同成长。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水电设备产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己具备为各种类型水电站提供成套设备的能力,成为国际水电设备生产大国和国际水电设备市场的主力军、生力军,并以坚定的步伐向世界水电设备制造强国迈进。通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的水电设备产业以自主创新为主,以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为辅,在技术水平、质量水平和制造能力方面都有了快速或跨越式发展,达到或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在泥沙磨损机理研究及防护等方面还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但是,我国的水电设备产业整体实力还不是十分强大,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大容量冲击式水轮机、抽水蓄能电站机电设备等方面差距还比较大,产业自身还存在企业规模偏小、经营范围偏窄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产能不足等问题,部分企业还存在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创新能力匮乏等不足,难以满足中国和世界水电快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徐洪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2年7月-2004年12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机电所总工程师;2005年1月至今,北京中水科水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现兼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水电设备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参加的主要国家重点项目:“七五”攻关——水轮机同台对比试验及模型验收技术;“八五”攻关——三峡水轮机转轮通流部件研究;“九五”攻关——三峡水轮机转轮通流部件优化研究。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持编写了国家标准《小型水电站机电设备导则》、水利行业标准《轴流泵装置水力模型系列及基本参数》及《小型水电站机组运行综合性能质量评定标准》,并参与编写了两部国家标准。
序言
前言
编写说明
第1章 中国水电设备发展现状
1.1 中国水电设备产业的发展进程
1.1.1 中国水电设备产业初创阶段(1949-1960年)
1.1.2 中国水电设备产业自力更生阶段(1961-1976年)
1.1.3 中国水电设备产业迅速发展阶段(1977-1990年)
1.1.4 中国水电设备产业跨越式发展阶段(1991年至现在)
1.2 中国水电设备产业发展的规模和取得的成就
1.2.1 中国水电设备产业发展的规模
1.2.2 中国水电设备产业取得的成就
1.3 中国水电设备产业发展的特点特色
1.3.1 中国水电设备产业发展的时代特色
1.3.2 中国水电设备产业发展的中国特色
1.4 推动中国水电设备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1.4.1 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水电设备产业的发展
1.4.2 西部大开发对中国水电设备产业发展的影响
1.4.3 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对中国水电设备产业发展的影响
1.4.4 其他政策措施对中国水电设备产业发展的影响
1.5 中国水电设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5.1 产能过剩问题
1.5.2 产品质量问题
1.5.3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1.5.4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问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国外水电设备发展现状
2.1 先进国家发展水电设备产业的历程和特点
2.1.1 先进国家发展水电设备产业的主要历程
2.1.2 先进国家发展水电设备产业的特点
2.2 先进国家发展水电设备产业的政策措施
2.2.1 美国、加拿大发展水电设备产业的政策措施
2.2.2 日本发展水电设备产业的政策措施
2.2.3 欧洲发展水电设备产业的政策措施
2.3 先进国家水电设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规模
2.3.1 先进国家水电设备产业的技术水平
2.3.2 先进国家水电设备产业规模
2.4 先进国家发展水电设备产业的经验教训
2.4.1 水电开发模式方面的经验教训
2.4.2 水电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2.4.3 水电设备产业企业发展方面的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
第3章中国与发达国家水电设备现状比较
3.1 国内外水电设备产业发展阶段和规模比较
3.2 国内外水电设备产业技术水平比较
3.2.1 国内外水轮机研发水平比较
3.2.2 国内外抽水蓄能机组研发水平比较
3.2.3 国内外水电设备制造水平比较
3.2.4 国内外小水电设备产业技术水平比较
3.3 国内外水电设备企业管理和经营方式比较
3.3.1 国外先进水电设备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方式
3.3.2 中国水电设备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方式
3.4 政府在发展水电设备产业中发挥的作用比较
3.4.1 美国和日本政府在发展水电设备产业中发挥的作用
3.4.2 中国政府在水电设备制造业中的作用
3.5 中国水电产业投资体制及风险
3.5.1 中国投资体制与国际投资机制的比较
3.5.2 水电产业投资风险分析及比较
参考文献
第4章 中国水电设备产业发展前景
4.1 中国水电设备产业发展目标
4.1.1 技术发展目标
4.1.2 发展模式与格局
……
第5章 中国水电设备产业战略布局
第6章 中国水电没备产业发展的政策及体制
第7章 绿色低碳发展给中国水电设备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第8章 中国水电设备的发展战略
有业内人士说,“当时投资开发小水电是一本万利,加之地方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所以引发了如此疯狂的效应”。水电的“跑马圈河”、无序开发等问题,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若干年内存在且问题比较严重。据统计,2006年前的五年期间,福建省建设小水电1642座,其中违规建设的达327座。云南省2003年的小水电在建规模为216万kW,其中新开工185万kW,创下了该省历史之最。河北省平山县,当地仅60余km的卸甲河河道上,分布6座水电站。四川省石棉县小水河,全长34km的河道两岸,大大小小己建和在建的水电站达17座之多,平均每2km就有一座。在湖北,神龙架林区所建的百余座水电站,导致神龙架河断流。
不仅小水电,大中型水电也同样存在上述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水资源管理和水能开发管理脱节,水电资源的有偿使用问题没有解决造成的。水资源对水电开发商来说,是一个无需付费的资产,在大江大河上建坝截水即自动拥有水资源使用权,有投资者甚至把建造水电站形容为造了一台印钞机。水电站一旦建成,基本不消耗原材料,水电开发的回报率极为可观。在电力投资体制多元化之后,我国仍在沿用以项目管理代替资源管理的办法管理水电开发,导致各投资主体在利益驱动下疯狂抢占水能资源,为此而不惜破坏环境,损害上下游利益,损害当地农民利益。
在这段时期内,巨大的市场给水电设备制造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空前的繁荣局面。我国水电的超高速发展导致了水电设备市场需求旺盛,并导致设备制造厂家遍地开花,水电设备制造业的产能快速膨胀。这期间,很多主机厂都通过更新改造不同程度地扩大了生产能力。同时由于企业进入水电设备制造行业“无门坎”或“低门坎”,且政府和行业协会管理不到位,一些外行业厂家也纷纷涉足水电设备制造业,希望从中分得一杯羹。但这些企业缺少专门人才,没有成熟的生产流程和管理经验,不具备基本的生产条件,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根本保障。还有一些水电设备企业是由原来的设备制造企业改制后分化出来的人员建立的,他们购买或租用几台陈旧的设备,设计上东拼西凑,加工上偷工减料,导致产品质量低劣,虽然一时满足了业主的工期要求,但运行安全及效益根本无法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