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湖北著作总录(套装上中下册)》收录历代湖北籍人以各种撰述方式写成的书籍及历代记述湖北的典籍,其现藏处所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海外有关国家。
《现存湖北著作总录(套装全3册)》包括书名、著者、版本、附注、稽核诸项。全书包括序、前言、编例、正文、索引等。
湖北地处华中,自古以来,名人辈出,佳作不断。我国最早的抒情长诗《离骚》、我国第一部记载区域节日风俗的典籍《剂楚岁时记》、世界上最早的茶学专着《茶经》、我国药物学的集大成者《本草纲目》,都是湖北人的杰作。
出于对家国的热爱和对乡贤的景仰,历代湖北人积极整理乡邦文献。卒于清雍正十年(1732)的江陵人张旋均,收集宋元明清湖北先贤诗作,纂成《湖北先贤诗佩》,以表对先达挚爱之情。清末孝感人丁宿章编纂《湖北诗徵传略》,收集近千名湖北诗人传记,上起姬周,下止清代,采摭宏富,考订精详。晚清朴学大师俞樾亲为之序,以志钦佩。面世于民国间的《〔宣统〕湖北通志》,以《艺文志》的形式,集中展示湖北着述之富。民国间旅居北京的湖北学人,立“楚学精庐”,致力于收集研究湖北历代先贤之着作,其成果最着者莫过于苍萃湖北学人近百年几代人努力的《湖北文徵》,该书由甘鹏云、王葆心、石荣唓等人编纂,收集元明清三代湖北学人着作,钩沉拾坠,收二千七百余人的八千余篇文章,洋洋六百万字,蔚为大观。
先连着作,限于物力,部分得以重新出版,清末崇文书局购回并印刷赵尚辅三余草堂《湖北丛书》板片,民国沔阳卢氏刻印《湖北先正遗书》,都是努力广为传播本地先达佳作之举动。
湖北学者整理乡邦文献,齐心协力,用力甚勤,成果斐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学术研究的深入,后来者自有继续补充完善之必要,如此方能最大程度地反映湖北着述之盛。
今日之视前人,存在若干便利。
其一,全国性书目和大型丛书纷纷面世。共和国建立至今,《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丛书综录》《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国古籍总目》等全国性的大型书目得以编纂出版,《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四库未收书辑刊》《中国方志丛刊》《中国地方志集成》《故官珍本丛刊》《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中国古籍珍本丛刊》等大型丛书陆续出版,这些重要的文化工程,就揭示和展示全国各大机构古籍收藏盛况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其二,各大收藏机构馆藏目录陆续出版。中国科学院、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河南省图书馆等数十家收藏机构均已出版善本书目,《东北地区古籍才装书联合目录》《湖南省图书馆古籍綫装书目录》更将普通古籍收入。《香港所藏古籍书目》《“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日本藏汉籍善本书志书目丛刊》《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文善本书录》及《续录》《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普林斯顿大学葛恩德东方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均得以面世,我国的港台地区以及日本和欧美收藏的中国古籍,亦得以揭示。
其三,获取信息的手段大为发达。前人囿于消息不畅、出行不便,访书大为困难。今日交通文轨,欧亚不再遥远。斗室之内,我辈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之事。利用互联网,我们便可查阅全球著名图书馆和古籍相关的数据库,如中华古籍善本国际联合书目系统、日本所藏中文古籍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