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有一句名言:方法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本书作者曾先后在上海市政府办公厅、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宝山区政府工作,长期从事上海产业发展规划、布局、调整和转型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这本书中总结的三十八法,是作者在从事市、区两级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工作二十年后,从亲历的实际操作过的大量成功案例、事例中,提炼、梳理出来的,并试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从哲学的角度,用辩证的观点、方法论的观点来分析、思考这些方法为什么能行之有效,有哪些规律性的东西可以遵循,在其他工作中如何举一反三,等等,具有操作性、实战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它对处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过程中的城市、地区和企业而言,都具有很高的参考、启发和借鉴价值。
插画师简介
鞠兵,1958年生,上校军衔。2004年转业地方,自幼酷爱书画艺术,擅长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等),现为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画院签约画师、上海市宝山区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宝山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中国人物画沙龙成员、宝山画院画师。
1.具有创新性。本书克服了同类书的雷同性和模仿性,独具一格地介绍了区域产业和经济转型、城市更新发展中的创新方法和案例,对区域经济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特别是作者利用自己在上海市参与重大产业转型和城市更新的重大政策制定的过程和实践经验提出了38法,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2.具有可操作性。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在上海工作经验的积累,很多方法和案例都是成功经验,不但对不同区域的不同情况都具有针对性,而且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对指导全国其他地区的产业转型和城市更新也具有指导意义。
3.具有实战性。本书中的38法是根据经济转型、产业发展和城市规划等政策和实践中总结出的精华,根据不同的情况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不同区域的经济转型和区域发展、城市规划都有很强的实战性。本书阐述的每一个“法”都是在上海实践工作中的经验总结,都是根据成功经验总结出来的,因而具有很强的实战性。
推荐语
看了本书,我为夏雨同志的创新求索和成功实践点赞。
没有产业就没有城市,没有产业的转型就没有城市的更新。但如何转型,特别是产城相融地转型更新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而是一件备受煎熬的事。我们可能会在论坛上听到很多的侃侃而谈,听起来很全面、很系统又很辩证,当时会感到兴奋而跃跃欲试,事后却感到是无用的正确。问题在于他们是理论脱离实践的专家,而不是理论相融实践的专家。
夏雨同志是一位实践相融理论的专家,三十八法就是他对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的经验之谈,蕴含着他对宝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有哲学的思考,逻辑的思维,实践的示范,值得一读。
中铝集团董事长 葛洪林
这是一部研究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的著作。作者以上海为例,从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视角,深刻探讨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下中国城市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价值导向和节点突破。力求在产业转型和城市功能优化的双重维度下,构建一个研究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实操型应用体系,并对当前产业转型和城市更新的配合融合,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实施对策。书中所介绍的“实践三十八法”源自产业转型和城市发展的鲜活案例,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中国五矿董事长 何文波
转型升级城市再造企业是宝市场居功当无愧,政府助力方法创新上海得道著书立论有凭据。
御风资本董事长 冯仑
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是工业化、城市化深度发展的必经之路,上海从老工业城市到国际化大都市,在中国最早遇到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的难题,也率先作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大量探索。
作为上海二十年转型实践的亲历者,本书作者从市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到区政府的实际操作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现在呈现给我们的这“实践三十八法”,充满了辩证的观点、独到的眼光、创新的方法和成功的案例,“做”而论道,知行合一,既有高度,又接地气,既是认识论,更是实践论。尤为可贵的是,身为政府官员的作者对于企业、市场和社会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在转型实践中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机制和社会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运用得出神入化。尽管各时各地情况各异,但本书提供的思路和方法,对于全国各地正在或将要经历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的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都极具启迪和借鉴。
上海仪电集团总裁 蔡小庆
这是一本趣味性、实战性很强的书,对于从事产业转型和城市更新的同志来说是难得的好书,我拜读时有种拿起来不想放下的感觉。
从各国城市发展历程看,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始终是持续赢得竞争力的核心,哪个城市或地区这项工作做得好,就能在城市与城市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未来。但由于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是许多城市苦苦寻觅,但又难以真正落地见效的工作。
夏雨同志长期从事上海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更新工作,本书提出的三十八法,既有理论方法、辩证思维,又结合国情、市情、区情,是创新和实践的完美结合。
感谢夏雨同志将四十余年在产业转型和城市更新的经验智慧和创新实践,归纳形成三十八法,以飨读者。
百联集团总裁 徐子瑛
夏雨,男,历史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曾为海军某部战士、学员、技术员、指导员、副团职干事,曾任上海市政府办公厅综合处副处级秘书、副处长;上海市经委综合规划室主任、工业区管理处处长、副巡视员兼综合规划室主任;中共上海市宝山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区长;上海市吴淞工业区转型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等职。
曾主持编制上海工业“十五”“十一五”发展规划以及相关行业发展规划;负责起草《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行动方案》等;主持编写出版《世界服务业发展动态》《世界制造业发展动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海的探索与实践》《上海创意产业的探索与实践》《重塑——上海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案例》等;参与上海一系列重大区域规划的编制。曾在全国首创“三个不变”转型方法,推动上海创意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首创并编制发布《上海产业能效指南》《上海产业用地指南》《上海创意产业统计指标体系》《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统计指南》《上海工业区建设标准》《中国制造业供给指数》《上海企业空间流向指数》等;在全国首创“五色节能法”获上海市“管理创新一等奖”;在宝山区工作十年间,具体组织推动了一大批传统企业的调整转型。
辩证规划
五行协调
换位算账
以网招商
靠山吃山
巧选产业
无中生有
先兵后礼
有机嵌入
星火燎原
曲线借力
四体联动
金融助推
泡桐改良
外请“和尚”
文化拓荒
“擦边”赢球
尊重首创
低开高走
“分散”布局
“做”而论道
举旗戴帽
体验带动
化繁为简
科学决策
发现引领
多巢引凤
釜底抽薪
借地建绿
指数引导
次佳选择
合作双赢
分类调整
平台提升
借轨转型
五色节能
虚实结合
提升关注
案例
1300℃的热情和活力
从“远东第一棉库”到“一号创新带”
智慧湾:开源创新之水,构筑智慧之光
“聚焦三创、四区融合”
淞南:一个让梦想比回忆多的小镇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