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力真相:解密中国军工厂(兵器篇)》为《武力真相》系列丛书之一,详细地介绍了自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建设的红色兵工厂,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各大军工企业的历史沿革、发展情况以及代表产品,展示了我国历代军工人勇于克服困难,保证完成任务的顽强精神。
《武力真相:解密中国军工厂(兵器篇)》读者可以全面地了解我国军工文化的历史和现状。
中国兵工厂概述
从星星之火到钢铁洪流
红色兵工厂巡礼
人民兵工始祖
——中央红军官田兵工厂
龙腾半边天
——红二方面军兵工厂珍展
红色峥嵘
——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工业
巍巍太行民族傲骨
——八路军总部军工部领导下的军事工业
模范根据地第一战鼓风
——晋察冀军事工业
吕梁山高蔚汾水长
——晋绥军区军事工业
齐鲁大地烽火连天
——山东根据地的军事工业
大江南北热血铸英魂
——新四军军事工业
黑色沃土书磅礴
——东北军区的军事工业
驰骋千里
——晋冀鲁豫军区的军事工业
新中国兵工厂巡礼
枪械星工厂
——216厂
资江奔腾科技兴业
——记9656厂
悠久兵工356厂
中国军用枪瞄的缩影
——338兵工厂40载成果
浙江军工之花
——972厂
历史与光荣
——记为国防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626厂
心中的兵器城
——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轻武器试验部专访
重庆长风机器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页:
插图:
湘鄂赣省兵工厂
1932年4月,鄂东南兵工厂迁到江西省万载县高村镇新竹村廖家组(现地名),有12间房屋,建筑面积约300米2。 1933年3月,鄂东南兵工厂一分为三,一部分人员到湖北省京山县南山头建立南山兵工厂;一部分随红军修械,后在湖北省阳新县杨林铺进行生产,称杨林兵工厂;另一部分并入在湖南省平江县黄金洞芦头创立的湘鄂赣省兵工厂。
另外,在1932年春,湘鄂赣根据地栗山枪械局在湖南省平江县黄金洞栗山建立,盛时有170多人。1933年3月,该局与鄂东南兵工厂部分工人组成湘鄂赣兵工厂。湘鄂赣省兵工厂盛时有职工近400人,主要任务是修械和复装枪弹,造手榴弹、地雷等。1933年9月,该厂抽出部分骨干到江西省修水、武宁县和湖北省崇阳县建立修械厂,其余职工随当地游击队修械。
塔卧兵工厂及躲狮坪兵工厂
为策应中央红军突围转移,红军第二、六军团于1934年10月底发起湘西攻势,接连攻占了永顺、大庸(今张家界)、桑植等县城及广大乡村。同年11月,成立了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命委员会和省军区,任弼时任省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贺龙任省革命委员会主席兼军区司令员。至1935年1月,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初步建立。根据地包括永顺、大庸、桑植三县的大部地区和龙山、保靖、桃源、常德、慈利5个县的部分地区。在湘鄂川黔根据地,红军第二、六军团牵制了大批国民党军队,为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红二方面军(由红军第二、六军团及第32军组成)于1935年11月开始长征。其间既与数十倍于自己的敌人周旋,又与张国焘的阴谋分裂活动作斗争,促成了红四方面军北上,最终形成了三个方面军的会师。
1934年12月,红军第二、六军团在湖南省永顺县塔卧涂家台创办了“湘鄂川黔边区临时修械厂”,又称塔卧兵工厂。工厂设在土家族农民涂光模家里。厂长马宜胜,副厂长涂向成,政治指导员曾陆生,经理田瑞武,管理员周羽鹏。人员是抽调的红军战士和当地的铁匠、木匠,共有50余人。工厂有红炉、子弹、翻砂、修理、手榴弹几个车间。他们利用简单的铁、木工具修理枪支,把空弹壳装上火药,把铜钱和废铜熔化后制成弹头,还用土火药试制手榴弹。
后来,工厂搬迁到湖南省龙山县龙家寨的躲狮坪(今多土坪),改称躲狮坪兵工厂,规模达330多人,其中有100人的运输队,50人的警卫部队。该厂生产用的原材料来源:一是缴获和没收敌军和土豪劣绅的物资;二是收购破铜废铁;三是通过各种关系到白区采购;四是动员群众到战场上收捡弹壳。所用木材、木炭就地解决;煤燃料则由运输队从龙家寨煤矿开采搬运。工厂的工人,既是生产队,又是战斗队,平时生产,战时拿起武器同敌人拼杀。1935年4月中旬,红军撤离永顺时,兵工厂便随红军分迁至桑植县的方家坪和龙山县茨岩塘镇的甘露坪,继续生产。红二、红六军团突围长征时,兵工厂抽调部分人员组成随军修械所,其余人员就地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