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李玶传》用朴实而动情的语言、翔实而精彩的事例,细致生动地描述了李砰院士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j和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执着精神,刻画了一位爱国老科学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感人形象。《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李玶传》内容丰富、故事性强。不仅适合从事地质专业的人员阅读,也适合青少年一代阅读,对于启迪后人、感召后人、教育后人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李玶传》由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
20世纪是中华民族千载难逢的伟大时代。千百万先烈前贤用鲜血和生命争得了百年巨变、民族复兴,推翻了帝制、肇始了共和,击败了外侮、建立了新中国,独立于世界,赢得了尊严,不再受辱。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科教兴国、生产力大发展,告别了饥寒、实现了小康。工业化雷鸣电掣,现代化指日可待。巨潮洪流,不容阻抑。
忆百年前之清末,从慈禧太后到满朝文武开始感到科学技术的重要,办“洋务”,派留学,改教育。但时机瞬逝,清廷被辛亥革命推翻。“五四”运动,民情激昂,吁求“德、赛”升堂,民主治国,科教兴邦。接踵而来的是18年内战、8年抗日和3年解放战争。恃科学救国的青年学子,负笈留学或寒窗苦读,多数未遇机会,辜负了碧血丹心。
1928年6月9日,蔡元培主持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国立综合性科研机构——中央研究院,设理化实业研究所、地质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和观象台4个研究机构,标志着国家建制科研机构的诞生。20年后,1948年3月26曰遴选出81位院士(理工53位,人文28位),几乎都是20世纪初留学海外、卓有成就的科学家。
中国科技事业的大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49年1 1月1日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郭沫若任院长。1950-1960年有2500多名留学海外的科学家、工程师回到祖国,成为大规模发展中国科技事业的第一批领导骨干。国家按计划向苏联和东欧各国派遣1.8万名珞类科技人员留学,全都按期回国,成为建立科研机构和现代工业的骨干力量。高等学校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0所增加到600多所i年招生增至28万人。到21世纪初,高等学校2263所,年招生6∞多万人,科技人力总资源量超过5000万人,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科技人才达1600万人,已接近最发达国家水平。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从一穷二白成长为科技大国。年产钢铡从1949年的15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粗钢6.8亿吨、钢材8.8亿吨,几乎是8个最发达国家(G8)总年产量的2倍。20世纪50年代钢铁超英赶美的梦想终于成真。水泥年产20亿吨,超过全世界其他国家总产量。中国已是粮、棉、肉、蛋、水产、化肥等第一生产大国,保障了13亿人口的食品和穿衣安全。制造业、土木、水利、电力、交通、运输、电子通信、超级计算机等领域正迅速逼近世界前沿。“两弹一星”、高峡平湖、南水北调、高公高铁、航空航天等伟大工程的成功实施,无可争议地表明了中国科技事业的进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全国工作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速实现工业化是当务之急。大规模社会性基础建设、大科学工程和国防工程等是工业化社会的命脉,是数十年、上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务。中国科学院张光斗、王大珩、师昌绪、张维、侯祥麟、罗沛霖等学部委员(院士)认为,为了顺利完成中华民族这项历史性任务,必须提高工程科学的地位,加速培养更多的工程科技人才。中国科学院原设的技术科学部已不能满足工程科学发展的时代需要。他们于1992年致书党中央、国务院,建议建立“中国工程科学技术院”,选举那些在工程科学中做出重大的、创造性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院士,授予终身荣誉,赋予科研和建设任务,请他们指导学科发展,培养人才,对国家重大工程科学问题提出咨询建议。中央接受了他们的建议,于1993年决定建立中国工程院,聘请30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遴选66名院士(共96名)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4年6月3日,召开了中国工程院成立大会,选举朱光亚院士为首任院长。中国工程院成立后,全体院士紧密团结全国工程科技界共同奋斗,在各条战线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新的贡献。
中国的现代科技事业比欧美落后了200年,虽然在20世纪有了巨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祖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还需要数代人的持续奋斗才能完成。况且,世界在进步,科学无止境,社会无终态。欲把中国建设成科技强国,屹立于世界,必须持续培养造就数代以千万计的优秀科学家和工程师,服膺接力,担当使命,开拓创新,更立新功。
中国工程院决定组织出版“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以记录他们对祖国和社会的丰功伟绩,传承他们治学为人的高尚品德、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他们是科技战线的功臣,民族振兴的脊梁。我们相信,这套传记的出版,能为史书增添新章,成为史乘中宝贵的科学财富,俾后人传承前贤筚路蓝缕的创业勇气、魄力和为国家、人民舍身奋斗的奉献精神。这就是中国前进的路。
第一章苦难的童年
农家生活
家庭惨剧
七舅家
紫阳湖畔
第二章求学之旅
湖北第六小学时光
南开岁月
大学时代
第三章南大鸿爪
转变
栖霞山中
下煤矿
荒山野岭
初露锋芒
第四章哈军工的5年
有惊无险
热情的苏联专家
秘密任务
首长
抗洪
下乡锻炼的日子
第五章三峡情
接受任务
充分的准备
跋涉者的艰辛
情怀
飞机代步了
难得的好坝址
诗意的遐想
三峡不了情
第六章丹江口均郧地区的地质调查
第七章山雨欲来
繁忙的1965年
初探锦屏
第八章动乱岁月不蹉跎
靠边站
一波三折的出差
面对居心叵测
“臭老九”的经历
中巴公路的地震构造鉴定
不寻常的西昌一渡口经历
图像识别唐山大地震
第九章科学的春天
难忘的1978年
第一次得大病
培养人才,桃李芬芳
建功大亚湾核电站
为雅砻江二滩把脉
海南岛的曙光
云南阳宗海电厂的福音
鲜水河一小江断裂带研究
澜沧江小湾坝区的安评风波
温沱子核电站场址的确定
外事活动
第十章院士的职责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院士的职责
兴建渤海湾海峡通道的建议
锦屏水电工程坝址的争议
成立地震预测参谋部和建立地震预测快速反应热线的建议
关于编制《中国强震发生断层分布图》的建议
关于《尽快查清水库大坝下是否有强震发生断层的存在》的建议
第十一章最美夕阳红
“强震发生断层”认识的提出
宣传抗震减灾新理念
举荐人才,为国为民
强震预报的曙光
参加香山科学会议
烈士暮年,发挥余热
第十二章爱情、亲情、友情、同志情
李坪印象
苦乐交织的爱情
这样做父亲
伯仲、姐弟之间
朋友情谊
同事之间
人间重晚晴
感恩南京大学
第十三章兴趣、情趣、生死观
体育功不可没
音乐带来的快乐
养小动物和养花的乐趣
亲近文学
生与死
第十四章高风亮节、淬炼成才
开顶风船
隐忍
野外地质经验
老住房
情怀
第十五章往事钩沉
地质力学
人造红宝石的“夭折”
李春昱调北京
王正仪
朱成男
转达中央首长指示
西昌卫星发射基地
高研政治学习小组
高轩其人
交通事故
轮子跑了
鸣冤
尾声
附录一李玶大事年表
附录二李玶重要论著
附录三李玶主要获奖成果
附录四李玶重要论文、信件和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版权页:
但从另一方面说,这也是李玶的一种幸运。因为李玶如果仍然留在南大,经历1957年的那场政治风暴,李王平难免不被戴上“右派”的帽子。笔者曾问过李王平这点,他说:“可能。”而他在哈军工为什么一点事也没有?李坪说,当时院里领导的确叫大家提意见,问到李玶时,他也说了一点,但之所以没有留下“后遗症”,只能说李玶幸运,遇上了政策水平高的领导罢了。
1953年,李玶同徐克勤先生到北京开会,去接受某个任务。一回到学校,才得知自己马上要被派到南湾水库去工作。当时弄得他莫名其妙(事先没人跟他打招呼),去北京开会是接受一项矿产项目的,没想到回来要到南湾水库去搞大坝和钻探工作。这把他难死了——李玶对水库一窍不通,却突然下达此项任务,让他不知所措,十分紧张。尤其让他不解的是,当时系里恰巧有从英国留学回来的郭令智教授,他是专搞工程地质学的,系里为什么没有派这位专家去发挥才能,而是派自己这个门外汉去呢?李王平满腹疑问,但没有去询问领导。依李玶的个性,只要承担了任务,就会全力以赴去做好。于是,他就硬着头皮,带着一个专科毕业班的小组(全是学生),成员有冷叶、朱学愚、高明等七八人,一同前往。
到了那儿才知道,当时,浉河南湾水库那里已有5万劳改犯在进行施工。见此状况,李玶连歇都没歇,就投入到工作之中。但是李玶对水库一点都不了解,只好临时学习,查资料,阅文献,拜老师,边工作,边学习,和同学们商量,向同行们学习,向工人们学习。这些劳改犯其实是一些知识分子,同他们在一起工作,相处得也很融洽。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工作,最后终于累倒了。但没有人顶替,只好在床边放一排电话机,躺在床上指挥十余部钻机昼夜工作,随时指挥应对各种情况的发生,最后他还是挺过来了。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从此,决定了李玶此生将与工程结下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