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是每个人心中永远的情结,然而《远去的乡愁》中的乡愁,又不仅仅是作者个人的乡愁,而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乡愁,是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传统时代的乡愁。本书集合了作者怀念故乡以及传统乡土及人文的短文15篇,浓浓的依恋和深刻的反思浸透纸背。
《远去的乡愁》:
打谷场说玄黄 20世纪80年代以前,每一个农村的生产队都有自己的打谷场,也叫晒场。这里不仅仅是打谷晒场,也是老百姓早晚交流的地方,是农村生活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到5月和9月,生产队都要全体出力修整打谷场,因为油菜、麦子、稻子就要轮番上场了。那个年代都是手工劳动,可以说是“刀”耕“火”种。“刀”无非就是锄头、钉耙、套口、镰刀、稻戟;“火”是指热火朝天,不分昼夜地劳作。不管怎样,打谷场是必需的。
一个冬天下来,尤其是下雨、落雪、冰冻后,村子朝南的大场已经坑坑洼洼了,必需修整,否则就不能打谷。5月底或9月底的某一天,队里所有劳动力都集中起来,每个人用“套口”削锄场地。所谓“削锄”,是指用南方一种特有的叫“套口”的农具浅浅地锄地。然后用牛拉耙走一遍,接下来要挑水泼洒,再用手工耙细推平,撒上稻草灰,之后用牛拉石碌碡反复碾压。这样,一个平整的打谷场就修成了。
5、6月份是一年中*忙的季节。小满前后油菜籽要收,而且必须在短短的几天中完成,没有半点闲空。否则油菜籽就会全部爆裂,掉入田里。小满后要收小麦,也是要在几天时问内完成,否则麦粒也会如油菜籽一样爆裂入土。“收麦如救火”,说得十分形象。特别是6月中旬江南要入梅,梅雨来时,小麦要收完,秧苗要插上。江南的小麦只能选种红皮小麦,不能选用白皮小麦。红皮小麦的皮厚,能耐水,但面筋度低,出粉率低,收购价也低;白皮小麦皮薄,面筋度高,出粉率高,收购价也高,但不耐水。这个季节南方雨水多,若是白皮小麦,就会在杆子上发芽,因为它皮薄;而红皮小麦则不会发芽。
梅雨季节一过,就是高温天气,副高气压控制江南。所以秧苗必须抢在梅雨季节结束前插下,否则秧苗就不易返青。水稻是中国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季节对于水稻来说,完全是“时间就是收成”。梅雨季节的重要性非同小可。农业的特点就是如此。
自留地也是一样,收割与播种同时,特别是要种上山芋,就是红薯。山芋苗是扦插,每天都要大量浇水,大约要持续一个星期。那段时间的繁忙与辛劳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用老百姓的话说:“那真不是人过的日子!”不仅要付出强体力和大汗水,而且没有好的吃,甚至肚子都填不饱。从好的方面看,那样的生活**可以磨炼人的毅力与意志。
生产队里的农作物品种比较多,除了小麦、粳稻以外,还有大麦、元麦、籼稻、糯稻等。种一部分大麦、元麦是为了安排茬口,在南方它们是被用来作为副食品或精饲料的。元麦其实是大麦的一种,就是通常所讲的“青稞”,但南方人一般不知道。大麦、元麦的收割期要比小麦早几天。现在人们才知道它们的营养价值比较高。
收割油菜籽是一个细活儿,必须在清晨露水未干时进行,而且要轻手轻脚,否则油菜籽会爆裂。我们用直径约2米的大匾把割下来的油菜籽放在里面抬到打谷场,放在大油布或竹席上晒。待稍干,用连枷轻打即可脱籽,然后借着轻风扬去菜籽壳。
大麦与元麦量少,所以是在场上用连枷反复拍打,扬去壳与针芒。大麦炒至微黄,放入开水中泡成大麦茶,**是消夏的好饮料。元麦粉需用石磨子磨成粉,微黑,炒一下,用开水冲泡,须一边搅拌一边加开水,搅成浓稠的面糊,很香,十分好吃。
小麦的脱粒工作量就大了。待到小麦上场,整个打谷场就铺满了。这期间,队里的水牛就没有空闲了。一边是水牛拉着石碌碡在麦草铺上反复碾轧,一边是妇女们一字排开用连枷反复拍打。麦粒脱落后收起,再铺放另一批小麦。如此不断反复,麦草与麦粒分开了。麦草一捆一捆地扎好,按人头平均分到各户。
麦粒则要扬清晒干,除了分给各户作口粮外,其余全部上缴国家。这样连干几天,烈日当头,汗如雨下,人困牛乏,直到夏收基本完成。还没有喘息好,夏种又接踵而至。
稍后这个阶段打谷场的用途就是晚上乘凉消夏。
这是南方的特点,因为打谷场就在家门口,一到傍晚,家家户户都在门口用两张长凳搁起铺板,一家人围坐着吃晚饭。场面壮观,没有隐私,哪家吃什么,都清清楚楚,甚至有的中年妇女与男人一样,赤膊吃饭。在农村,大家已习以为常。那时的农村住房都是低矮的平房,用材粗陋,密封性差,夏天的闷热是可想而知的。庆幸的是有这样大的打谷场供村民们使用,蓝天为屋顶,大地作厅堂,南风习习,萤火虫闪烁,加上田问青蛙合唱团的嘹亮歌声,如果没有讨厌的蚊虫叮咬,夏晚的享受就会更加完美了。
夏天,队里经常请放映队到村里放露天电影,那是村里的一件大事。一旦接到通知要放电影,村民们会早早把长凳放到打谷场上的放映地,银幕就是在两根毛竹杆上绑一块幕布。一俟天黑,露天电影就开始。村里人一般都会从头看到尾,影毕人方散。
村里有一位小学老师,在暑假期间,他就把学校的9寸黑白电视机借回家里,晚上放在打谷场上让大家看,用一张桌子架高了播放。村里人新奇啊!每天晚上都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