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壑老人医案》为金九渊的门人辑录其生平经治的74个疑难病案而成。《冰壑老人医案·东皋草堂医案》涉及伤寒、内科、急症、外科、妇科、产科、儿科、痘疹等诸病。该书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医贵识证、法贵圆通”,并且从中亦可以体会到一位胆识卓然的大医,临危不惧,行圆智方的风采。
《东皋草堂医案》,清代医家王式钰撰。本书详实地记录了他临诊的验案。作者所经治的一些病症,确属疑难危重,他能够精准辨证,从容投药,获得疗效。全书病案以病证名称为纲,共记录了43个病证,把具体案例分列其中,每案详略不一。论辨中阐发了其独到见解,并和医案交相辉映。因此,本书可作为培养临证思路、提高临证素养的较好的参考读物。
中医古籍是中医学术的重要载体,蕴涵着丰富的中医文献资料和宝贵的医学精华。几千年来,中医古籍在流传过程中,或因家传秘授,或因战火兵燹,或因乏资刊刻等原因而为世人罕见,部分古医籍甚至成为孤本或绝版,其中大量历代医家的学术经验未获充分发挥与运用,几近淹没。中医珍稀古籍不可再生,对其整理和研究是实现抢救性保护与发掘的重要手段,对于中医药学术传承和发扬具有重要意义。
60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陆续开展了多个中医古籍整理出版项目,取得很大成绩,但仍然有许多珍稀中医药古籍有待发掘和利用。针对中医药珍稀古籍濒危失传严重的现状,2009年,国家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基金资助了“中医药古籍与方志的文献整理”项目,旨在对中医古籍和方志文献中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中医文献予以整理和挖掘。
该项目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为基础,参考其他相关书目资料,按照选书标准,选择40余种未系统研究或整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珍本医书点校整理出版。这些珍稀中医古籍是从200种珍本医籍(均为稀有版本,仅存l~2部)中遴选而来,并通过实地调研、剖析内容、核实版本、详查书品,从学术价值、文献价值、版本价值、书品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选择其中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较高者。除按照现行古籍整理方法予以标点、校对、注释外,为突出所选古籍学术特色和价值,由点校整理者在深入研究原著的基础上,对每一种古籍撰写导读,包括全书概述、作者简介、学术内容与特色、临床及使用价值等,对于读者阅读掌握全书大有裨益。几易寒暑,书凡40余册,结集出版,名为“中医古籍珍善本点校丛书”,以飨读者。
本套丛书的出版,对于中医古籍的整理与研究仅仅是阶段性成果,通过项目培养团队和专业人才也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初衷之一。希望此项工作能为古医籍的研究和挖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使中医学术薪火永续,为人类的健康和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限于水平,整理工作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祈同道指正。
金九渊,嘉靖四十一年(1562)生别字长鸣,号少游,晚年又自号冰壑老人。从姚森的序中称金九渊为“秀水大夫”,故其当为嘉兴秀水县人。金九渊先生在医术上“刀圭神效,活人不可胜数”,在临证中“或守古方,或神明厥意,因病发齐(剂),新新不穷”。金九渊享年八十,无疾而逝。
王式钰,字仲坚,又字翔千。约生活于清代早期,为儒学世家,其人“博学善属文,名重词坛久”,曾被诏博学鸿词而未就。后以医为业,并与当时名医程应旄和喻嘉言的交往甚密,常师事之,得以请益咨询,加之勤奋聪颖,医术由是精进,名噪吴门,著作仅存《东皋草堂医案》。
冰壑老人医案
《冰壑老人医案》导读
点校说明
吴序
金序
姚序
金少游先生医案
伤暑误用辛温发散
惊恐冒风发热误作伤寒治
妊娠患疟误投温补
戴阳证误用寒凉致死
阴寒腹痛误作冒暑治
阴寒证误作伤暑治致死
直视脱汗服参附生脉救逆
堕胎胞衣不下服抱龙丸畅下
热疟嗜冷成寒下法治愈
心肾不交昼夜不寝
虚火痰嗽用补而愈
虫积腹胀痛
妊娠虫积疑似胎动
虫积发疹等症不特小儿独有
血疟误补成瘀
蓄血发狂
真寒假热
阴证喜凉死证
痘证濒死参附救逆
双身妊脉
间日疟温补而愈
疳积发热
内伤元气欲脱大剂温补救逆
喝病致痢,火极似寒
中酒发黄
半夏治姜致喉痛症
妄投凉剂治虚阳浮散
热疟服黄连愈
疔疮痈占不治
疔疮寒遏服温补获生
背痈服寒凉太过致败
痈疽不治症
小肠痈下脓乃愈
痘证伤食内陷下法乃愈
……
东皋草堂医案
《冰壑老人医案·东皋草堂医案》:
内弟丁惠侯,伤寒四十日矣。始因误下成痞,渐为坏症,恶寒蜷卧,日覆絮三四重不觉温,时而头眩,如有物蒙其首,汗出不思食,不大便,举家惊惶,嘱余诊视。察其六脉沉微,面色青白。急用:附子二钱,人参二钱,白术一钱,白芍一钱,黄芪一钱,当归八分,黄米一勺,白蜜二钱。定方甫毕,二医并至,皆日:此伏热之症也,因用黄芩、山栀、黄连、白芍、柴胡等味。余因在内家,未免有主宾之体,不便面斥其非,退而语惠侯曰:此药人口即毙,万不可投,倘不以吾言为然,宁不服药,犹冀悻于万一也。少顷又一医至,用白术、黄芪、炮姜、甘草、茯苓、陈皮,咸以为王道,服之病不为增减而眩冒时作。明日医者忽改紫苏、白芷、藁本之类,一剂而汗出如雨,神魂无主,复召余。余日:亡阳之症已具,无他巧也,于前所定方中去当归,加桂枝一钱,人参三钱,服之手足温,汗收而冒眩亦止。越一日,用人参二钱,白术三钱,山药,一钱,白芍五分,茯苓八分,枣仁一钱,当归一钱,甘草六分,广皮八分,黄芪一钱,白砂糖三钱,枣姜同煎服之,大便随下,膈间宽爽。以后又投人参一钱五分,白术一钱,干姜八分,肉桂四分,附子六分,甘草六分,黄芪一钱,广皮八分,茯神八分,木香四分,半夏一钱,荷鼻汤煎服,二剂而胃口开,始思饮食矣。但大便不利,时以为苦,余日:津液未回之故也。用十全大补汤加肉苁蓉一两,服三剂而二便如常,再用附子理中汤,连服两月而愈。或问日:此何症也?余日:恶寒蜷卧,此属少阴,病前犯房事,病中犯梦遗,寒中于脏,误下误汗阴阳两虚之病也。仲景不云乎“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术甘汤主之”,又日“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苟非益阳气以和经脉,百无一生也。或日“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今得愈何也?余日:同一眩冒也,发于下利之后则阴津竭于下,脑髓枯于上,故不治;今虽经误下,幸未下利,则当与“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一条,比例而断矣。何也?烦而去衣,阳气沿有忿争之势,故温之而得生,今头眩自冒,阳神亦有留恋之机,故温之而得活也。因思《内经》云“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二句不当平看,上句是问,下句是注,犹云阳气至虚至明,何以致闭塞也?日:皆由地气冒蔽之故。试观云合雾集,天昏日暗,岂果天日之闭塞乎?无非水土郁蒸之气,从地而起耳,必待雷声一震,阳气舒发,方得天朗气清。以此而知病家眩冒总是肾气逆干清道,以肾通于脑也,苟非温镇下焦,使阳升阴降,何由清明在躬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