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既普通又特别的书。说它普通,是因为这部书中记录的是一位平凡人物在一所平凡大学里度过的平凡生活;说它特别,是因为公开出版私人日记的多为大家名流,而赵树然的大学日记则具有鲜明的平民性质和强烈的草根气息,这在正式出版物中并不多见。
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赵树然就读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财会专业。这所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址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县裴德镇北的完达山下,2003年整体搬迁至著名石油之城大庆市。赵树然笔下的大学故事就发生在完达山下的校园中,而这部日记的最后一页距今已整整30年。翻读这部大学日记,你将跟随赵树然一同走进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活,走进一个“平凡的世界”,体验一段以青春和成长为主题的心路历程。
赵树然大学期间先后担任过财会八一班级的团支部书记和班长,参与过多种校园文化活动,并在毕业前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思想感情。她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自己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9年前,赵树然在网络博客中发布了大学日记的片段,很快就引起了其母校的关注。为使这部大学日记作为一份难得的史料回归母校,学校相关部门与赵树然取得了联系。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赵树然按照“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始文本”的要求,对近百万字的日记原稿进行了整理,修订文字差误,删减枝蔓内容,对一些“隐私”问题作必要的淡化处理,但基本上保留了日记原貌。
这部大学日记堪称完整,从入学到离校,几乎逐日而录,涵盖了大学生活全过程和方方面面,对校园外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也有所反映。日记涉及人物众多,不仅有本班同学和接触过的老师,还有许多其他专业、其他年级的同学,不仅有大学同学,还有许多中学同学和家人亲属。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整部日记洋溢着时代气息和青春气息,比较深刻地反映了那一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着作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人生的细腻感受和严肃思考。当然,其中也有幼稚、迷茫、痛苦甚至偏激,但也正是因此,这部日记才拥有一种朴素、自然、真实的力量。
由于日记写作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和个性化,即便经过整理,要将其公开发表出来仍需要很大勇气。赵树然自己曾说过:“如果说这些日记是与自己心灵的坦诚对话,那么下决心编辑出版这些日记则是放下一切执着而从容地面对青春岁月。回首往事,发现有这么多正直善良、德智不凡的人曾在我的身边,那一张张写满纯真、微笑、信任、期待和友爱的面孔,至今仍让我感动、敬爱和怀念。”
赵树然,1963年出生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南岔区,祖籍吉林长春,经济师,政工师,经济学学士,公共管理硕士;中国楹联学会名誉理事及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理事、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威海市诗词楹联学会顾问,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融爱”专家团团长;威海市政协老委员顾问。
1981年自黑龙江省伊春市南岔木材水解厂子弟一中考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财务与会计专业,曾任班级团支部书记、班长和系团总支委员。
赵树然大学毕业后历任黑龙江省伊舂市南岔区迎春乡党委秘书、伊春市委组织部干事、南岔区委(林业局党委)常委秘书;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秘书、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区妇联主席、科技城医院院长。曾获开发区、威海市及山东省妇联系统先进工作者、山东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被山东省人事厅和省妇联记三等功,被威海市委、市政府记二等功。
赵树然个人专著《青春的底稿》曾作为母校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50年校庆纪念品。2012年美国《世界华人》杂志曾以《威海:出了一位地瓜姐》为题介绍她的创新工作和创意文化生活。
大一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大二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大三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大四
第七学期
第八学期
附录
(一)2000年财会八一毕业15年威海“世纪之约”纪实片解说词
(二)2005年财会八一毕业20年“深圳之约”照片
(三)赵树然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庆暨经济管理学院院庆50周年庆典大会上代表校友的发言
(四)2008年财会八一母校50华诞“大庆之约”照片
(五)2011年财会八一相识30年“故园浓情之约”随笔
(六)2011年财会八一相识30年“故园浓情之约”照片
(七)财会八一同学寄语选录
后记
发自生命的真实
《青春的记录:大学日记》:
1981年11月12日星期四
早自习班长通报昨晚班委会情况。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竟然决定了班级的宣传要事,不仅建立了通信组(孙晓英、李虹、乔荣战、高森林、周雅辉、张玉学)、板报组(乔荣战、马永强、李微、柴英、于明霞、王秋华),还决定要开文艺晚会。此决定也决定了团之事,他为什么不和我沟通一下呢?
上午看了乔荣战的作文,思路很广、清晰,很有说服力,得85分;下午看了明利的作文,也是思路清晰、感情充沛、想象丰富。明利知识面很广,掌握的词汇也比较多,但他很谦虚。今天起,早操由个人安排,活动形式不限,全靠自觉了;晚上熄灯时间也由各寝室自行规定了。我寝依然如故-22时熄灯。看来,我的日记也只能在手电光下写了。
1981年11月14日星期六
前两天班委会决定建立板报组、通信组和召开文艺晚会,我以为自己可以袖手旁观了,可现在宣传工作和晚会都缺人捧场。下午的义务劳动把大家都累着了,连班长也说不想开晚会了。怎么能虎头蛇尾呢?想想大家的信任,还是别计较谁决策和什么越位问题了,帮凤阁研究点办法吧!
晚会照常开了,先让大家写条举荐表演者,要求写得越幽默风趣越好。大家写得蛮有水平。
我第一个抽到的条子写道:“灯光下、课桌旁,同学们、聚一堂,同欢乐、共歌唱,首唱者、马永强!”
永强表演完抽到的条子写着:“生活学习都找他,他的故乡可真大,一个城市装不下,两个城市可容纳!”无疑这是在叫家在双城的班长薛凤阁。他唱了一首《红河谷》。
“生活之事非偶然,沉默内秀不一般,只愿与木结良缘,五木和你名来伴。”“五木”,森林也。但一阵掌声也没鼓动起高森林的情绪,他没唱。下一个李虹也没唱。等到于明霞和袁江云,她俩一商量,来了个二人小合唱。有人写我,我朗诵了一首岳飞词《满江红》。
“财会八一歌星多,孙开森,会唱歌。大家鼓掌要一首,如此良机莫错过!”孙开森一边指挥一边唱起《雷锋之歌》的后一句:“像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歌星荟萃二〇五,佳中佳者魏秀茹,拿手歌儿好几首,二首三首不在乎。”魏秀茹邀请周雅辉同唱了一首《啊,战友》。
“缕缕歌声起,急坏于明利。大家鼓起掌,他要唱一曲。”掌声过后,明利说他肚子疼不能唱,为活跃气氛为大家用扑克变了个戏法,就是放好5张牌,他脸背向大家,有人在扑克上点一下,他就知道点的是哪张。
“虎林勤学斗志留(刘),农大猛攻建华酬。正值今晚大家乐,大家鼓掌来一首。”虎林的刘建华讲了两个有关英语的笑话。
“谁不称、谁不颂,劳而无怨赵秉中。胸是歌海上万首,不唱一首可不行。若是不肯唱一首,掌声直到天儿明。”赵秉中滑稽地唱起了《摇篮曲》,并且一边唱一边扮着睡相,笑坏了大家。
有条子让“一曼街上”的马东良表演,结果他拿下自己的围脖,做了一个小魔术,手拿两端不动却可以系上一个死结,他直说自己“献丑了”
“有一位达族青年,好文学爱书法兴趣广泛,达语汉语歌,唱起没个完。如果谁怀疑,请问乔荣战!”乔荣战也没唱,而是用一根线和三把锁头为大家做了一个数学游戏。
我被点名表演用口技伴奏的快板书《奇袭白虎团》,自然不是最好的,但也算有特色。
“都说李君唱歌好,与其同窗甚自豪。正好今晚大家笑,不唱一个不能饶!”李君唱一首《思乡曲》后,又唱了一首《故乡》,想必是撩起了大家的怀乡念家情绪。
风阁第二次表演时,让子森端了一碗水,“谢谢妈!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都像凤阁这样大方就好了。
“农大食堂窝头大,同学吃多不消化。若是真的胃口疼,不要着慌不要怕。不用求医找药方,二一零有大苏打”。哈哈哈——赵海波!其实,“大苏打”谁敢吃啊,“小苏打”才益于消化。海波为大家唱了一首《红梅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