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南部风情》试图从新疆东疆和南疆地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村镇,从村镇建筑、民俗技艺、古代建筑遗存等层面,记述东疆和南疆的风情。作为新疆民居研究的工作者,我希望《天山南部风情》能够对新疆传统建筑、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通过生动的图像语言,让更多人对新疆的地理特征、民居艺术、民俗风情等有更多的认知。
《天山南部风情》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资助项目“城镇化进程中的新疆绿洲型历史文化村镇景观风貌保护与发展研究”项目(14CG12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同时也是石河子大学新疆非物质研究中心的文化遗产研究工作的部分成果。适合传统民居爱好者;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学相关学科作为民居艺术、民俗遗产等研究的参考教材使用。
新疆地域辽阔、地形地貌类型多元化,多民族聚居,具有古老文明多样并存与整体灿烂的特点。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新疆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如东疆吐鲁番地区的生土民居、反映人类杰出智慧的水利工程——坎儿井,南疆和田地区的阿以旺民居、喀什地区的高台民居、古代军事设施遗存等,面临着即将消逝的境地。因此,针对东疆和南疆传统聚落进行保护与发展研究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本书试图从新疆东疆和南疆地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村镇,从村镇建筑、民俗技艺、古代建筑遗存等层面,记述东疆和南疆的风情。作为新疆民居研究的工作者,我希望本书能够对新疆传统建筑、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通过生动的图像语言,让更多人对新疆的地理特征、民居艺术、民俗风情等有更多的认知。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资助项目“城镇化进程中的新疆绿洲型历史文化村镇景观风貌保护与发展研究”项目(14CG12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同时也是石河子大学新疆非物质研究中心的文化遗产研究工作的部分成果。适合传统民居爱好者;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学相关学科作为民居艺术、民俗遗产等研究的参考教材使用。
本书的出版,离不开领导、同事及朋友们的帮助与协作。我要感谢学苑出版社给我提供这次机会,使得我们有动力来完成这项工作。特别要感谢洪文雄编辑,从选题策划、内容甄选等方面给予的帮助;感谢周鼎编辑为本书提供的指导性建议;感谢我的老同学同时也是本书的作者之一的徐敬龙,他不仅对场景选取和图绘工作提出了关键性的意见,且书中主要作品也由他亲自完成。最后,要感谢我的学生们为本书提供图片整理及图稿描绘等帮助。
本人学识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斧正。
孟福利,安徽宿州人,供职于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美术系。目前主要从事干旱区绿洲聚落与景观设计的教学、科研工作。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篇,合著学术著作2部。徐敬龙,甘肃酒泉人,景观设计师,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曾在中建国际从事规划设计工作,现供职于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第八规划所。目前主要从事风景旅游区规划、旧城改造及城市公园类型的规划设计工作,主持大型风景旅游区规划项目多项。
自序
历史·建筑
交河故城
柏孜克里克石窟
高昌故城方形佛塔
二塘沟唐代烽燧
营盘古城遗迹
小河墓地
苏巴什佛寺遗址
克孜尔尕哈烽燧
民丰尼雅遗址
艾提尕尔清真寺
艾提尕尔清真寺内部
喀什的土城门
阿帕克霍加麻扎旁边的小清真寺
莫尔佛塔
艾提卡尔大清真寺
吐峪沟清真寺
清真寺
清真寺的宣礼塔
朝圣之路
天宫伎乐残陶片
无首残缺佛像
图木舒克佛像头部
乡土·建筑
麻扎阿里蒂村·鸟瞰
麻扎阿里蒂村·街巷
麻扎阿里蒂村·爬山屋群
麻扎阿里蒂村·露台
麻扎阿里蒂村·葡萄晾房
麻扎阿里蒂村·葡萄晾房内部
麻扎阿里蒂村·过街楼
麻扎阿里蒂村·高侧窗
麻扎阿里蒂村·古桑树
麻扎阿里蒂村·墓地
高台民居
巴里坤民居·村落
巴里坤民居·院落
和田民居·干栏式
和田民居·阿以旺式
民风·民俗
小憩的老人
驼队和牵驼人
驴车和牵驴人
都塔尔艺人
玉石匠人
土陶艺人
编筐人
卖葫芦的人
打馕人
卖馕人
弹花人
织氆氇的人
纺织作坊
织机
剃头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