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业务基础/市县防震减灾业务培训教材》正是切合当前市县地震机构领导干部队伍的现状,为开展面向基层的防震减灾业务培训而专门编写的。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组织了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梳理出基层防震减灾工作必备的基本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地震与地震灾害、地震监测预测、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烈度速报、地震预警以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等内容,以期帮助读者快速、系统地掌握防震减灾工作业务基础知识。
第1章 地震与地震灾害
1.1 地震
1.1.1 地震是什么
1.1.2 地震分类
1.1.3 地震震级
1.1.4 地震烈度
1.1.5 地震分布
1.2 地震灾害
1.2.1 原生灾害
1.2.2 次生灾害
1.2.3 其他灾害
第2章 地震监测预测
2.1 测震基础
2.1.1 地震波
2.1.2 测震设备
2.1.3 测震台网
2.1.4 地震基本参数测定
2.1.5 测震观测环境保护
2.2 地震电磁观测
2.2.1 概述
2.2.2 地磁
2.2.3 地电阻率
2.2.4 地电场
2.2.5 电磁扰动
2.3 地形变观测
2.3.1 地形变观测概述
2.3.2 连续重力观测
2.3.3 地倾斜观测
2.3.4 地应变观测
2.3.5 地形变观测站的环境保护
2.4 地下流体
2.4.1 概述
2.4.2 水位观测
2.4.3 井泉水温度观测
2.4.4 井泉水流量观测
2.4.5 氡观测
2.4.6 汞观测
2.4.7 气体观测
2.4.8 水质观测
2.4.9 台站建设和环境保护
2.4.10 地下流体台站实例——滇14井(保山1#井)
2.5 地震预测
2.5.1 中长期地震预测方法
2.5.2 中短期地震预测方法
2.5.3 地震震后趋势预测方法
第3章 震灾防御
3.1 地震震害
3.2 建筑结构构造和类型
3.2.1 结构的基本构造
3.2.2 结构构件的名称和作用
3.3 建筑抗震鉴定
3.4 建筑抗震加固
3.4.1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加固技术
3.4.2 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加固技术
3.5 结构抗震设计
3.5.1 工程抗震设防
3.5.2 场地、地基和基础
3.5.3 抗震设计地震动
3.5.4 结构抗震设计
3.5.5 建筑隔震技术
3.6 地震安全性评价
3.6.1 抗震设防要求与地震安全性评价
3.6.2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内容
第4章 地震应急救援
4.1 我国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发展
4.2 我国地震应急救援的体系建设
4.2.1 我国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体系
4.2.2 地震应急救援法律法规体系
4.2.3 地震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4.3 地震应急
4.3.1 地震应急的定义和重要性
4.3.2 各类地震事件的应对
4.3.3 地震应急预案
4.4 地震应急救援队伍
4.4.1 现场地震工作队伍
4.4.2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
4.5 地震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
4.5.1 培训基地
4.5.2 地震应急培训和演练的概念
4.5.3 培训主要对象及培训内容
4.5.4 演练的组织与实施
第5章 地震烈度速报与地震预警
5.1 地震烈度速报
5.1.1 以衰减关系推算的地震烈度速报
5.1.2 同震位移推算的地震烈度速报
5.1.3 仪器和观测地震烈度速报(Shakemap)
5.1.4 密集地震观测网烈度速报
5.1.5 仪器地震烈度计算方法
5.2 地震预警
5.2.1 什么是地震预警
5.2.2 地震报警(预警)模式
5.2.3 地震预警的能力
5.2.4 地震预警的社会容忍度
5.2.5 地震预警的效益和风险
5.3 地震烈度速报预警观测网
5.3.1 密集地震观测网
5.3.2 移动互联网地震组网技术
5.3.3 密集地震观测网推动了创新
5.3.4 密集地震观测网和大数据
第6章 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6.1 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6.1.1 我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总体思路
6.1.2 我国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6.2 国外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概况
6.2.1 美国的防灾教育情况
6.2.2 日本的防灾教育情况
6.3 防震减灾宣传活动的组织
6.3.1 H常宣传活动
6.3.2 大型主题宣传活动
6.4 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中内容的把握
6.4.1 掌握地震社会心理
6.4.2 针对不同受众
6.4.3 针对不同时段
6.5 防震减灾科普场馆
6.5.1 我国防震减灾科普场馆形式
6.5.2 防震减灾科普场馆的设计要求
6.5.3 防震减灾科普展馆的建设
6.5.4 防震减灾科普展馆的运维和管理
6.5.5 防震减灾科普场馆的社会服务
6.6 防震减灾科普讲座
6.6.1 讲座的准备
6.6.2 演讲者的表达
6.6.3 技巧性
6.6.4 课件的制作
6.7 防震减灾宣传产品的制作
6.7.1 宣传品的形式
6.7.2 宣传品的制作
6.8 互联网时代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
6.8.1 在信息时代掌握创新主动权
6.8.2 与门户网站深化合作,为创新提速
6.8.3 融合信息技术,为科普形式更新换代
6.8.4 搭建信息化平台,做到资源融合和共享
6.8.5 弥补短板,为科普信息化服务增添内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