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800年,爱尔兰裔法国著名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著作了《商业性质概论》一书,他在该书中首次对“企业家”进行了定义,阐释企业家是专门承担风险的人。
后来,奥地利著名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所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中指出,企业家就是创新者,就是不断探索新的可能方案,不断寻找新的意义所在,不断发现新的实现自我的途径。按照他的定义,企业家的内涵和外延要广泛得多,不仅包括在交换经济中通常所称的生意人,也包括公司雇佣人员,例如经理、董事会成员等。
美国著名企业家克雷格·霍尔在所著《负责任的企业家》中指出,企业家是做实事的人,是冒险家,是风险承担者,他们对朋友、商界伙伴和社会是负责任的。也就是说,企业家不仅是社会革新者,更是社会责任与信用关系的维护者,并且致力于改进社会。
总之,“企业家是不断在经济结构内部进行‘革命突变’,对旧的生产方式进行‘创造性破坏’,实现经济要素创新组合的人。”他们创造物质财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使得人们更加幸福。财富虽然只是一个象征,但它与人们的生活、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强盛等息息相关。
企业家也创造巨大的精神财富,他们在追求财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冒险、合作、敬业、学习、执着、诚信和服务等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这种企业家精神是这个特殊群体的共同特征,也是他们独特的个人素质、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模式,是他们行动的理性超越和精神升华。
当然,企业家是在创造财富的实际行动中,在点点滴滴的事例中体现出伟大精神的。我们在追寻他们成长发展的历程时就会发现,虽然他们成长发展的背景各不相同,但他们在一生中所表现出的辛勤奋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则是殊途同归的。
这正如美国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爱默生所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们拥有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怎样变化,他们的初衷与希望永远不会有丝毫的改变,他们永远会克服一切障碍,达到他们期望的目的。”同时,爱默生认为:“所有伟大人物都是从艰苦中脱颖而出的。”为此,我们特别推出了《企业家成长启示录》丛书,精选荟萃了现当代中外在钢铁、石油、汽车、船运、时装、娱乐、传媒、电脑、信息、商业、金融、投资等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家,主要以他们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尽量避免冗长的说教性叙述,采用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的小故事来传达他们的精神。尤其着重表现他们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们建功立业的艰难过程。本套作品充满了精神的力量、创业的经验、经营的学问、管理的智慧以及财富的观念,相信我们广大读者一定会产生强烈的共鸣和巨大的启迪。
为了让广大读者更方便地了解和学习这些企业家,我们还增设了人物简介、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相关内容,使本套作品更具可读性、指向性和知识性。为了更加形象地表现企业家的发展历程,我们还根据他们的成长线索,适当配图,使之图文并茂,形式新颖,以便更加适合读者阅读和收藏。
我们在编撰本套作品时,为了体现内容的系统性和资料的翔实性,参考和借鉴了国内外的大量资料和许多版本,在此向所有辛勤付出的人们表示衷心谢意。但仍难免出现挂一漏万或错误疏忽,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利于我们修正。我们相信广大读者通过阅读这些著名企业家的人生成长与成功故事,会更好地把握自我成长中的目标和关键点,直至开创自我的幸福人生!
《索罗斯:世界金融大鳄》:
1930年,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城的一户犹太人家里出生了一个小男孩,他的父亲给他取名叫“乔治·索罗斯”。
索罗斯悄无声息地来到这个世界上。谁也不会料到这个小娃娃在60年后,会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金融奇迹和金融灾难。
而在此时此刻,在这个世界上,谁也不会在意世上多了一个叫索罗斯的人。
索罗斯的父亲非常聪明,是一位律师。索罗斯的母亲出身于富裕家庭,是一个犹太富商的女儿。由于母亲的出身,加上父母受教育程度很高,按理说,他们一家本应该十分富裕,不会为经济上的问题烦恼,可是,由于索罗斯的父亲十分懒散,对事业缺乏上进心,所以索罗斯的家庭并不富裕。索罗斯一家经济状况经常处于拮据状态,因此,索罗斯并不像外人看上去那么幸福。
索罗斯的父亲在年轻时头脑非常聪明,而且他还受过系统的教育,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思想也很活跃,是一名合格的律师。
他原本对未来充满了理想,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银行家,或者是一个控制巨额财富的商人,或是一个有名望的大律师。按照他的才智,这些理想完全是自身能力能够达到的。
索罗斯的父亲曾经是雄心万丈,想要做一番事业,甚至到了想入非非的程度。可是,在亲身经历了战争之后,他的性格和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见识到了在战争中人性受到的扭曲与摧残,他感到在战争面前,人类的生命是那么的脆弱,因此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政府和当局不断地鼓吹和宣传战争,索罗斯的父亲和当时的许多热血青年一样,在不了解战争真相和战争目的的情况下,头脑一热就自愿报名参军了。
他天真地以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满腔热血,很快就会得到上司的器重与任用,然后他就会被提升为少尉或者更高的职位。
可是,战争是残酷无情的,谁都无法控制战争,更无法预料战争的结果。尽管索罗斯的父亲一腔热血,一心想在战场上立功,可是他没有想到,他还没来得及一展雄才大略,当个英雄,就成了阶下囚。
索罗斯的父亲和他的许多战友被俄国人俘虏了。
索罗斯的父亲被俄国人送到荒凉的西伯利亚关在了战俘营中。
那里的条件异常残酷,就是当年汉代使者苏武被扣押,一个人牧羊的地方。在冬天,那里的温度低达零下40摄氏度以下,而且常常是北风呼啸,大雪纷飞,那里的冷空气非常著名,一流动起来的话,半个中国都会受到影响。
在囚禁索罗斯父亲的地方,方圆几百千米都没有人烟。谁要想脱离群体,即使是囚犯一样的群体,就很难生存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战争中做了俄国人的战俘,几乎没有生还的机会。索罗斯的父亲非常聪明,是个机智勇敢的青年人,他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他仍然充满了求生的活力。
索罗斯的父亲凭借自己的才智,装成被驯服的战俘,积极设法讨好战俘管理者,并在工作中尽量显示自己在组织方面的特殊才能。他很快就赢得了战俘管理者的信任,也获得了战俘们的好感。于是,他被选为战俘代表。
在俄军的战俘营中当代表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俄军规定,如果在战俘代表管理的人群当中发生战俘逃跑的事件,首先要处死战俘代表。而这些成了战俘的人,个个都成了亡命之徒,横竖都是死,他们都不愿坐以待毙,他们随时都在寻求逃生的机会。
索罗斯的父亲十分了解这一点,他比别人更聪明。他当战俘代表可不是为俄国人服务,当然更不愿意受逃跑的战俘的牵连被处死,他是想借助当代表的职务便利,联络一些有本事的人,设法逃出这死亡之地。
索罗斯的父亲充分地利用了自己当代表的有利条件,逐渐联络了几十个各有所长,而且又相互信赖的战俘。其中有木工,有铁匠,有医生,有滑雪运动员。他们个个都有独特的本领,对逃出西伯利亚战俘营很有帮助。
当然,索罗斯的父亲也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他有的是聪明的头脑,见机行事的眼光和高于他人的组织才能,因此,他很快便成了这群人的领袖。
在他的严密组织和精心策划下,他们秘密了解地形,设计着逃跑的计划,筹备逃跑需要的东西。在冬天快要到来的时候,他们等到了逃跑的机会,这伙逃亡者,趁看守松懈,在一个深夜,悄悄溜出了战俘营。
由于掌握了逃跑需要的地形和地理知识,在索罗斯父亲的带领下,经过一天的长途跋涉,他们来到了一条大河边。
那些会木工的人,这时派上了用场,他们用逃跑时带出的木匠工具在很短的时间里,扎起了一个大木筏。然后,他们也不管方向,就顺流而下。
他们的脑子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尽快逃离战俘营所在地,躲过随时都会出现的追杀,然后再想办法打听如何回到自己的故乡。
这些逃亡的战俘在河面上漂流了几个星期,饥寒交迫。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漂流了几百千米。当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逃过了俄军的追杀时,就上了岸,没法打听到本地区的名字以及所处位置。然后,朝着自己国家的方向走去。
这群战俘意志坚强,在冰天雪地、饥寒交迫的环境中行走了几个月,吃尽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经受住了残酷环境的折磨,终于回到了他们自己的家乡。
然而,当他得知那些没有逃亡的战俘没有被处死,也没有遭受过痛苦的折磨,而且比他们还早一步回到了自己的祖国时,他感到自己被命运无情地戏弄了。
就在索罗斯的父亲逃亡的那段时间里,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列宁领导的革命党人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起了新的政权,新政权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俘,实行了人道主义政策,把他们统统释放了。
这个戏剧性的对比让索罗斯的父亲对命运产生了困惑,他觉得命运似乎在捉弄他这么有才能的人。经历了死亡的考验和命运的捉弄之后,索罗斯的父亲性格大变。以往的雄心壮志没有了,那颗聪明的头脑中经常闪现的幻想再也没有了。
索罗斯的父亲虽然还很年轻,但是他的心冷却下来,而且逐渐变得有些懒散。在他的心中产生了“人算不如天算”的宿命论意识。什么理想、追求、对未来的憧憬等,都无法在他的头脑中再激起火花。
在他的生命中,剩下的只是生存和生命的延续。
虽然索罗斯的父亲精神颓废,但他在索罗斯的教育上却是煞费苦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