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故事(专家名师导读版)》共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在《史记》五个组成部分中,本纪、世家、列传,都是以人物为中心,其中“本纪”与“列传”所占篇幅最多,是书中的主体,因此,人们把《史记》的这种史书体裁称为“纪传体”。“纪传体”在体例上以纪、传为主体,并辅以表、志等,各部分各有侧重,又互相补充。此后在中国长时期里,这一体裁成为官方编定史书的主流。
《史记》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它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详实地记录了我国前秦至西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鲧到洪水泛滥的地方以后,沿用了过去的老办法——以“堵”来治水。他把人们活动的地区,都砌上土墙围起来,洪水来时,不断加高加厚土墙。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再加上洪水凶猛,不断冲击土墙,弄得堤毁墙塌,洪水反而更肆虐了。结果,鲧前后治水九年,劳民伤财不说,没有任何成效。
后来,舜接替尧做了部落联盟首领,他亲自巡视治水情况。他见鲧在长达九年的时间内,都没有找到治水良策,面对滔滔的洪水,仍然束手无策,真是痛心疾首。九年,浪费了多少物力财力?洪水又淹没了多少庄稼、冲毁了多少房屋?痛心之余,舜下令把鲧处死了。随后,他又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还派许多首领带人前去协助。
禹的名字叫文命,后人又尊称他为大禹,他是个很顾大局的人。虽然父亲治水无功被处死,让他很悲痛,但想想父亲的死因都是因洪水而起,这让他更悲痛!他发誓要一绝水患。于是,他刚结婚四天,就领命离开了妻子,奔赴黄河治水去了。
到了洪水泛滥的地方,禹并没有急着动工,他觉得首要任务是找到父亲以前治水失败的原因。通过对周围地势、地形的勘察,他认为父亲“堵”的治水方法,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源上杜绝水患。那么,应该怎样治水呢?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决定到黄河两岸进行实地考察。他带着一些助手,一起跋山涉水,把水流的源头、上游、下游都考察了一遍,并在重要的地方堆积一些石头或砍伐树木作为记号,便于治水时作参考。这次考察是非常艰辛的。据说有一次他们走到山东的一条河边,突然狂风大作,大雨倾盆,导致山洪暴发,一下子卷走了很多人。有些人在迅猛的山洪中淹没了,有些人在翻滚的水流中失踪了。禹的助手很多受了惊骇,因此后来有人就把这条河叫徒骇河(在今山东禹城和聊城一带)。
考察完毕,禹对各种水情做了认真研究,认为洪水堵是堵不住的,你堵了这里,它会流向那里。要想彻底制服水患,就必须采用“疏通引排”的策略,也就是开凿渠道,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导到大海中去。策略制定好了后,禹说干就干。他亲自带领各个部落的青壮年,带着石斧、石刀、石铲、木耒等简陋的工具,不辞劳苦地奔忙在治水工地上。他们风餐露宿,风里来雨里去,按照既定的治水策略一步一步实施着。
一次,他们来到了河南洛阳南郊。这里有座高山,属秦岭山脉的余脉,一直延续到中岳嵩山,峰峦奇特,犹如一座东西走向的天然屏障。山的中段有一个天然缺口,涓涓细流就由隙缝轻轻流过。但是,特大洪水暴发时,河水就被大山挡住了去路,在缺口处形成了旋涡,奔腾的河水危害着周围百姓的安全,禹决定集中治水的人力,要把这座山打开一条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