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心理学》是英国哲学之父、著名哲学家大卫?休谟一生*重要的作品。作者从人性本质的角度,挖掘出潜藏在人们体内的心理弱点,使人们能够充分认识自己,并不断改造自己,从而能有所长进,直至取得最后的成功。
大卫?休谟通过研究发现,人性即有动物属性,也有人类本质的心理属性,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人性是帮助读者认清自己、相信自己、克服焦虑,充分开发潜在能力,发挥人性的优点,开拓成功美好的新生活。
在《人性心理学》中,休谟写到了科学与人性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对人性的研究揭示了制约人的情感、理智与道德的准则。如果我们彻底认知人性的范围和能力,那么我们会在科学中取得重大的进步。
《人性心理学》并不仅仅是有关哲学或者心理学的知识,它还告诉我们,无论钻研何种事物,都不要抛弃人性,而要借助观察人生现象来搜集素材。这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
我在构思狭义相对论时,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休谟的启发。——著名物理学家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休谟是罕有其匹的思想家。——德国著名哲学家 康德
大卫?休谟的思想集合起来,就能通往一个心灵以外的世界。——德国著名哲学家 埃德蒙德?胡塞尔
休谟不是名声与金钱的追猎者……休谟始终地为自己的文字风格而费尽恼汁,他寻找着*能够准确表达自己又能够被大众所轻松理解的表达方式。——著名思想家 杰姆斯?哈里斯
大卫?休谟是人类史上广受赞誉的哲学家、心理学家,他从小就对文学和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家庭不富裕,休谟不得不在早年做了一段时间的生意,希望以此帮补家用。不幸的是,他的生意总是入不敷出,这让休谟认识到自己并不适合这项营生。不过,经商的这段经历让休谟认识到了经济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他也依此初步确立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放弃经商后,休谟离开英格兰,远赴法国。在美丽的浪漫之都,他创作了著名的《人性论》,并把哲学当作终生的事业。休谟一生担任过许多职务,比如图书馆管理员、将军的秘书和副国务大臣等。丰富的职业履历使他更加了解政府、社会与人的关系,这自然也为他的思想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人性论》的创作开始于休谟游学时期,那时他还不足30岁。但是凭借着对学术研究的无限热情以及举世罕见的天赋,休谟将自己的见解勇敢地表达了出来,并提出了超前的哲学理论。休谟认为,关于人性的所有内容都是在感知中被分析和加工而来的,而感知作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为映像和观念两类知觉。映像就是第一次出现在心灵中的一切感觉、情绪和情感,会对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观念则是通过记忆和想象对映像进行的模拟,一切单纯的观念都有一个与之相对的映像,而复杂的观念则并非如此。例如,我们虽然没有见过长翅膀的老虎,却可以借助想象呈现出它的形象。
《人性论》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因果关系的研究。休谟认为,因果关系是人的片面的认定,不具备真实性。更准确地讲,人们的因果性观念其实是多次知觉经验的结果,当我们看到两种现象多次按照一定先后顺序重复出现的时候,就会将它们想当然地结合在一起,并把一个称为“原因”,把另一个称为“结果”。这种根据经验得出的推论完全来自我们的思维习惯,它并不是真理。但休谟给予了习惯非常高的评价,把习惯称为“人生的伟大导师”。他未能看到的是,习惯虽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却无法将我们引向真理。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休谟是一个怀疑论者。
休谟之前或者与休谟同一时代的哲学家,大多都喜欢贬低前人提出的理论体系,并极力夸耀自己构建的学术系统。但一个具有超强判断力且善于钻研的人会很容易就发现,那些自认为已经达到无懈可击程度的哲学体系,它们的基础其实非常薄弱。理性主义者因为忽略实践而陷入了闭门造车的怪圈,经验主义虽然重视实践和研究客观世界,却总是以偏概全,利用片面、孤立的经验指导生活,并且忽略了理论的架构与逻辑推理。
在哲学界,要想在争论中取得胜利,靠的并不是证据和事实,而是诡辩的能力。无论是谁有了诡辩的能力,都可以将荒诞的理论说得天花乱坠。而休谟打破了这种学术误区,他认为,即便是最伟大的天才,也难免会陷入荒谬的争论,也不可能轻轻松松地获得真理。或者说,真理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得到的,把握我们所能把握的才是对待哲学的正确态度。
本书以《人性论》为蓝本,以新的视角诠释了休谟对人性的解读,涵盖了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等多种学科。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认知范围,了解自己的局限性,同时摒弃用造物者的态度看待客观世界。
《人性心理学》并不仅仅是有关哲学或者心理学的知识,它还告诉我们,无论钻研何种事物,都不要抛弃人性,而要借助观察人生现象来搜集素材。这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
大卫?休谟 (David Hume)是英国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他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重要的人物之一。虽然现代学者对于休谟的著作研究仅聚焦于其哲学思想上,但是他*先是以历史学家的身份成名,他所著的《英格兰史》一书在当时成为英格兰历史学界的基础著作长达60至70年。
大卫?休谟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的一座公寓里,年仅12岁时,就读爱丁堡大学。26岁在法国定居时,休谟创作完成了《人性心理学》一书。英国的学者将《人性心理学》视为是休谟*重要的一本著作,也是世界哲学历史上*重要的著作之一。
译者序
Chapter01 人性释疑:推翻根植于人心的因果循环律
1.经验归纳法不能推导出必然规律
2.运动员追不上乌龟的悖论
3.因果循环:我们深信不疑的谬论
4.感知与认知的“先来后到”
5.决定论与因果论:互相仇视的两兄弟
Chapter02 善与恶:人性中的情绪和情感的来处
1.对立统一中的“恶与德”
2.情感反应来源于我们自己的感觉
3.事情是否发生都会对情感产生影响
4.“周围人”与“陌生人”:造成我们情感差异的主导者
5.我们为何会产生爱护与怨恨的情感
6.怜悯与恶意:原始情感的延伸
7.嫉妒止于不同类别的界限
8.比较:复杂情感的源头
9.快乐情感需要真理的重要性来弥补
10.探究人性应以本能和理性为基础
11.人性终会得到完全释放
Chapter03 社会制度:人从自然而生,从社会而灭
1.人性因地域差异而有所不同
2.在利益中迷失的家国正义
3.专制牢笼下的自由与民主
4.婚姻究竟是不是爱情的坟墓
5.生命可以由自己终结吗
6.论“灵魂不朽”学说
7.与自然斗其乐无穷,与同类斗其乐无穷
Chapter04 政治经济:人的社会属性与生存本能相结合的产物
1.与其穷兵黩武,不如海外贸易
2.神奇的货币规律
3.利息升降的隐秘杠杆
Chapter05 哲学为本:从哲学角度挖掘人性的本源
1.距离中的七种神秘关系
2.时间无限分,则寿命无限长
3.“因”一定要先于“果”而出现吗
4.观念不如幻想,幻想不如记忆
5.经验再丰富,没有信念等于零
6.人离不开的感觉和知觉
7.知觉感应不到的“天外世界”
8.我们要损人利己还是要无私奉献
Chapter06 情感生活:富有氧气的生活方式
1.爱与恨的对象和由来
2.情感变化的一般准则
3.情感的选择——爱or恨
4.爱之善良,恨之愤怒
5.怜悯取决于想象的作用
6.恶意倾向与妒忌心理
7.混合情感之间的辩证关系
8.由差异产生的混合情感
Chapter07直接情感:喜怒哀乐编织的“大戏”脸谱
1.事物的必然性与自由
2.坚强意志的修炼秘诀
3.强烈情感的诞生之所
4.习惯对情感的影响
5.想象让情感“暴走”
6.直接情感与间接情感
7.人性的思考方式
8.由真理之爱引发的好奇心
Chapter08道德标准:善恶是非的“性情”解读
1.道德标准的非理性解读
2.情感与行为并非理性之对象
3.理性绝非道德善恶之源
4.从一个假设开始的道德探讨
5.道德感的真正来源
6.理性是非标准的另一种反驳力量
7.善之快乐,恶之痛苦
Chapter09正义原则:丈量人性的规尺
1.正义的原始动机是个人善意吗
2.正义规则的道德美丑
3.物品所有权的转移与继承
4.承诺与道德对人的约束力
5.克服人性中的缺陷
6.以忠诚于人民的名义推翻政府
7.如何守护忠诚之心
8.两性的贞洁认知
Chapter10人之本性:伟大与凉薄的归宿
1.自然的善恶从何而来
2.同情准则和比较准则的对立作用
3.仁慈让世界变得情意绵绵
4.自然才能与自然之善的区别
5.不同优势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痛苦
6.对人性与道德的终极反思
Chapter01 人性释疑:推翻根植于人心的因果循环律
怀疑论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流派,和独断论争锋相对。独断论认为人类能依靠自己的实践和探索发现真理, 怀疑论则对此表示怀疑。我倾向于怀疑论,但我不会像那些极端怀疑论者那样,认为一切都是虚无。相反,我是崇尚实践和探索的,当我不知道苹果是什么滋味的时候,我会亲自尝一尝。但即便我这样做了,我也不知道苹果为什么会发甜。而对于那些只是见过苹果却没有吃到的人来说,他们连苹果什么味道都不知道。因此,即便我耗费心力去研究实践,我仍然无法了解客观事实,因为我们的感官系统不能提供给我们自然界事物的本质知识。
我们不能说事物是美的或者丑的,也不能说它们的存在是应该或者不应该,这没有任何客观的标准,我们的只能依靠主观加以判断。例如,一盏油灯在黑暗的山洞中会显得特别明亮,而在太阳光下却昏暗无比。再如,一座山峰在远处看上去平平整整,但我们走近后,却发现它凹凸不平。所以,我们无论如何也得不到绝对正确的知识,与其无休无止地争论,不如心存怀疑,这样才能得到心灵的安宁。
1.经验归纳法不能推导出必然规律
因果规律是人们认知的结果,而且,事物的因果关系在很早以前就被哲学家们认为是普遍存在的。当我们说两个事物处于因果律之中时,就是指一个事物可以对另一个事物施加影响,并使其做出相应的反应。也就是说,前者是后者得以存在的先决条件,前者采取措施或施加影响之后,其结果必然就是后者。如果在不同的条件和状态下都是如此,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两者具有因果关系。
我们可以把因果律认为是从A到B,即A必然可以引发B。我之前的很多哲学家几乎都把前人总结出的因果关系直接拿来用,他们把它当作一个公理或公式,套用在复杂的哲学理论中。但是,我们究竟是凭借什么知道A到B的关系就一定是必然关系?又凭什么知道A一定会引起B呢?
我敢说,哲学教授或者心理学教授都无法回答出这个问题来,因为这本就不是一个必然现象。那么,以前判断两个事物互为因果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这是用了一个叫作“经验归纳”的方法,就先找两个先后出现的现象,A是先出现的现象,B是后出现的现象,两者不止一次地陆续出现,并且在不同的条件和环境下也是如此。于是,哲学家们便通过经验归纳法得出:A是因,B是果。也就是说,以前的哲学家认为因果关系既不是来自经验观察,也不是来自理性认知,而是经验归纳的结果。
例如,当苹果和树枝断开的时候,我们就会认为苹果一定会掉到地上。这里的“因”就是苹果与树枝断开,而“果”就是掉到地上,后来,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也证明了这个道理。但这真的能证明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律吗?答案是未必,因为谁也不知道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也不知道该定律是否全宇宙通用,就连牛顿本人也没有搞清楚万有引力究竟是如何产生的。那么,我们对偶然的经验进行归纳,就一定能得出必然的判断吗?这种理解真的合理吗?对此,我可以用一个火鸡的例子来说明。
在一个火鸡饲养场,只要饲养员一走进火鸡群,火鸡们就能得到一顿美味的食物。有一只火鸡非常聪明,它在慢慢地总结规律,并分析饲养员走进火鸡群与得到美味食物之间的关系。半年过去了,这只火鸡发现,无论是雨天还是晴天、热天还是冷天、白天还是晚上……总之,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火鸡们见到饲养员之后总能饱餐一顿。于是,这只火鸡就得出了一个结论,饲养员走进火鸡群与得到美味食物是因果关系。有一年圣诞节,饲养员像往常一样走进了火鸡群,当这只火鸡兴高采烈地等待饱餐一顿时,不想饲养员并没有带来食物,而是将它和几个同伴抓走宰杀了。
在这个故事中,那只聪明的火鸡的确应用归纳法得出了因果规律,而实际上并非如此。至少我可以断定,归纳法并不一定是合理的。在科学上,我不否认归纳法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帮助,但在哲学上,归纳法是失败的。
首先,因果关系的发现不能依赖理性,也就是说,与之相关的推论以及逻辑推理都不适用。因为结果和原因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一切与客观世界脱离的主观解决方案都是不适用的。因此,对于外部事物的认识必须通过经验来把握。因果关系也不例外,没有哪一种因果律可以不依靠对现象的观察而显现出来。例如,为了验证火把是不是可以使炸药爆炸,我们只能亲自试验,而不能通过凭空的猜测。
但是,这只能说经验在以往的事例中是可靠的,在未来的判断中却不一定如此。当我们经常看到一个事物可以引出另一个事物时,我们只能说一个事物可以从另一个事物中推断出来,而且仅仅是这一对事物才有这种关系,我们不能由此推断出与之相似的事物也是如此,因为它们之间并不一定存在逻辑的必然性。
所以,相对、偶然和个别的经验即使重复上万次,仍然是相对、偶然和个别的经验,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从中找到某种必然性。而且,过去与现在的经验只能对过去或者目前有效果,并不能推测出明天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明天的太阳会不会升起,我们只能做出假设和预测,却从来不能获得某种必然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