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镜——柴卓君文集》内容简介:本书收录的文章类型包括散文随笔、旅行游记、命题习作、心得日记等,记录了作者从小学到高中的成长历程中,对身边事物、校园生活、社会见闻等的感知与理解。这些文章或是记录喜悦,或是倾诉烦恼,或是所见述评,或是所读有感……情感表达细腻,观点鲜明深刻,体现了作者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功底。本书可作为中小学生课堂习作的范文集。
前言
从那面木镜开始
四年前的一天下午,恍惚记得那天阳光很暖,窗外似乎是有柳树发了芽。刚上初一的我写作业时无意间抬头,看到了桌上一面木镜里映出的自己。
恰巧桌上还摆着本书封面上我6岁时的那张照片。那时的我回想起自己在照片里那个年纪时,也曾经这样看过镜子里的自己。忽然发现同样是一面镜子,所映出的也同样是自己,而我看到的镜中的自己变化却是那样大。我至今还记得那一幕,当时自己忽然无比感慨,感觉自己长大了好多,感觉“时间”非常神奇,同时也令人非常无奈。
在那一瞬间我想到很多很多,这让我有点猝不及防,同时又不甘心无所作为,而让时间吞噬了这些想法。我很清楚,如果不马上把那些突然出现在脑海里的,如今看来多少有些“不可理喻”的念头写下来,它们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自己遗忘、否定,就仿佛它们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于是似乎是很被动的,我开始把它们写下来,因为我感觉我不得不把它们写下来。
这篇意外写出的小文,就是我在《北京日报》上发表的第二篇文章《木镜》。现在,我再次以这个名字命名本书。
虽然如今看来,《木镜》显得有一点儿多愁善感,还有一点儿幼稚,但正是从这篇习作起,我发现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变成文字,变成文章,变成属于自己的永恒。那一天,我第一次找到了“写作”的感觉。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猝不及防的想法大概就是所谓的“灵感”。而那种不得不写下来的感觉,就是我写随笔的动因。至今我依然认为那是写作时应有,而且必须有的“感觉”。至少对我而言,写作文这件事绝不该是一项作业或者一道试题。它是一种生活的笔记,是思想驻留的痕迹。我认为写作必须是出于一种“想写”,甚至“不得不写”的心态去完成的事情。因为在感情突然涌上心头,不忍忘记的念头突然出现在脑海,或是在“美的逼迫”面前,只要会最基本的技巧,就很容易写出好的文章。
我常常想,为什么要学习?尤其是学习写作文,鉴赏古诗;为什么要看书?记得我小学的时候就很喜欢看故事书,之后接触越来越多的小说、散文,都能沉醉其中。但唯独不爱看诗歌、古文,原因很简单,因为看不懂。而如今读到高中,在课上老师的讲解中忽然发现,原来古诗里的美丝毫不逊于现代散文。越是学到的多,越是能发现更多的美,更多的情感会涌上心头,更多的想法也会浮现在脑海。同时也发现阅读英文原著时会给人带来与阅读中文翻译版著作时不同的享受。
无可否认,读书是一种享受。就像看电影、玩游戏一样,读一本吸引人的好书能使人获得无比的快乐,因此读书也是一种自觉的需要。而为何要学习语言文字,就是要学会不同国家的语言以后,才能够领略到那些异域的美,学会识字赏文,才能得以享受其中带给你的美好。同样,学历史、政治、化学、物理,才能发现其中的奥妙,以享受其中别样的快乐。
写作一定是建立在庞大的阅读量和丰富的生活阅历上的,二者缺一不可。小孩子为什么很难写出漂亮的文章,我认为是因为孩子缺少好文章中所必需的情感和亲身经历。“情感”和“经历”是学不来的,也不是看几本“有用的书”就能练成的。如果强迫一个孩子写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名句,最多只能逼得他无病呻吟,制造出无数“虚情假意”。因此不要急于求成,孩子们只是需要一点儿时间去经历、去感受、去思考。当一个孩子的作文里有了爱,有了思考,有了感动,拿高分自然就不在话下。
最后,我想说的是,本书的存在,并不是因为其中文章有多么好,只是在我的小学和初中阶段花在写随笔上的时间可能比别人多一些,留下的痕迹也多一些。于是在我希望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书的形式展现给更多人时,就有了这本书。它见证了我小学到高中六年来的思想变化,记录了我学习生活中琐碎但不平凡的时刻,留下了一个个细微的瞬间带给我的触动。
而这一切,都是从那天写作业时,无意中向桌上木镜中的一瞥开始……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