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安全课教师指南(高中)》紧密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依据安全教育大纲的要求,对社会安全类事故、公共卫生类事故、网络信息类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类事故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的诱因、预防、处理及相关教育方法等进行系统的阐述。《生命安全课教师指南(高中)》对高中学段安全教育的课程教学提出总体设计,不仅给教师、家长提供了丰富的安全教育知识,还提供了开展安全教育教学的实践方法。
《生命安全课教师指南(高中)》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马雷军,教育学博士,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法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特约观察员,《少年素质教育报》顾问,教育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经柏龙,男,辽宁省朝阳市人,教育学博士,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从事我国转型时期的教师教育、基础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光明日报》及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三十余篇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出版社出版十余部著作和教材,承担十余项辽宁省和国家科研课题。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小学校长培训和教师培训工作,对我国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较深入的研究。先后获得十余项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等奖励或荣誉。
第一部分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
第一课公共场所应确保人身安全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素材
四、知识链接
第二课杜绝考试违规作弊现象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素材
四、知识链接
第三课发生火灾会自救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素材
四、知识链接
第二部分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类事故
第一课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素材
四、知识链接
第二课预防传染病谨防食物中毒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素材
四、知识链接
第三课提升情感商数安全度过青春期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素材
四、知识链接
第三部分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类安全事故
第一课绿色上网规避色情袭扰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素材
四、知识链接
第二课戒除网瘾安全上网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素材
四、知识链接
第三课科学上网提防网络入侵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素材
四、知识链接
第四部分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类事故
第一课雾霾天气要应对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素材
四、知识链接
第二课山体滑坡要注意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素材
四、知识链接
第三课海啸知识须谨记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素材
四、知识链接
第五部分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第一课和谐相处远离校园暴力
、教学内容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素材
四、知识链接
第二课火灾逃生有良方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素材
四、知识链接
第三课早恋问题善处理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素材
四、知识链接
版权页:
(1)食物中毒的特点。①中毒者在相近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相同的可疑中毒食物,未食用者不发生中毒,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②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也较短。③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④所有中毒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一般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
(2)对于食物中毒的预防。针对年龄特点,同学们应该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比如说,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从而引起腹泻。
②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状是否有腐败变质。尤其是对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绿绿的外表诱人,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有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号(QS号)等标志。不能买过期食品和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否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