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书编例史》共分为六章,全书对中国古代图书的编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既从宏观角度探讨了古书编例发展规律和特点,又从微观角度对经史子集四部图书编例之异同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为读者勾勒了古代图书编例发展演变的清晰轨迹。
第一章 编例概述
一、编例释义
从“凡例”说起
图书编例
二、古书编例的内容
关于图书编撰经过的说明
关于图书编撰内容的说明
关于图书编撰形式的说明
三、古书编例的类型
按作者划分
按位置划分
按适用范围划分
四、古书编例的价值与作用
图书编撰的依据和原则
读者的指南和向导
史料价值
版本学价值
序言的作用
目录的作用
书评的作用
综述的作用
第二章 古书编例的发展历史
一、编例的起源
孔子《春秋》的编纂
其他各国的编年体史书
《尚书》之编例
《诗经》之编例
《周易》之编例
二、先秦两汉——产生时期
图书的数量和种类
编例的创新
编例的研究
编例的特点
三、魏晋南北朝——初步发展时期
图书的数量和种类
编例的创新
编例的研究
编例的特点
四、隋唐五代——持续发展时期
图书的数量和种类
编例的创新
编例的研究
编例的特点
五、宋元——成熟时期
图书的数量和种类
编例的创新
编例的研究
编例的特点
六、明清——繁荣时期
图书的数量和种类
编例的创新
编例的研究
编例的特点
第三章 古书通例
一、古书书名
书名史略
古书命名方式
同书异名
同名异书
二、古书著者题名
著者题名简史
著者题名的方式
三、古书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的名称
古书卷册顺序标识
古书分卷方法
古书卷数变化
四、古书著作方式
撰
编
传
注
西无
笺
学
集解
章 句
五、古书中的避讳
避讳的历史
避讳的种类
避讳的方法
第四章 史书编例
一、编年体
编年体的产生
《左传》
《汉纪》
六朝时期的编年体
《资治通鉴》
二、纪传体
纪传溯源
本纪
表
书志
世家
列传
论赞
三、纪事本末体
纪事本末体的产生
明至清前期的纪事本末体
晚清的纪事本末体
四、方志编例
方志的种类
不同时期方志编例的发展
第五章 文集编例
一、别集编例
别集编者
别集的命名
别集的内容
编排体例
卷首与附录
二、总集编例
收录范围
编排体例
其他编例
三、《文选》编例
编选范围
选文特点
编排体例
《文选》编例对后世的影响
第六章 古书编例总汇、特点与影响因素
一、古书编例总汇
二、古书编例的发展特点
由隐到显.由合到独
由少到多,由简到繁
有因有革,有破有立
因时而异.与时俱进
三、影响古书编例的因素
社会因素
政治因素
学术因素
编撰者因素
出版因素
附录
附图1 《此木轩四书说》“凡例”
附图2 《书法正传》“凡例”
附图3 《资治通鉴释例》
附图4 《数学钥》“凡例”
附图5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凡例”
附图6 《田间易学》“凡例”
附图7 《尚书埤传》“凡例”
附图8 《十国春秋》“凡例”
附图9 《康熙字典》“凡例”
附图10 《五礼通考》“凡例”
附图11 《春秋集传辨疑》“凡例”
修志凡例
纂修志书凡例
《汉书艺文志举例》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古书编例史》:
10.二十八卷(册)本用二十八星宿名(角、亢、氏、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昂、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命名。如明嘉靖本何俊良《何翰林集》28卷用二十八星宿名卷;清彭定求《重刊道藏辑要》以二十八星宿明分为26集(其中角与亢、参与井合为一集)。
11.卷帙繁多的大部头图书,古人多用“千字文”和“诗韵”命名。如清金秋潭所辑《四书味根录》,即用“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等千字文内容来表示册数;佛教《大藏经》用千字文命名;明代《老藏》有一千六百多部分,六百八十多函,用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表示其函数。由于有两函共用一字者,共到第678个字“鱼”。
除了以上命名方法外,以诗文词句命名也是很常见的方法。如宋谢枋得《文章轨范》7卷以“王侯将相有种乎”7字命名,此七字出自《史记·陈涉世家》中陈胜发动起义时所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句;清刻本《文章轨范》则用“九重春色醉仙桃”7字命名卷次,这句诗出自杜甫《早朝大明宫》;明张丑《清河书画舫》12卷,鲍氏刻本用“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12字表示,这两句出自秦观词《如梦令》;明陈仁锡《无梦园初集》以杜甫《宾至》诗中“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于”14字分为14集:清吴弥光《胜朝遗事》用初唐王勃《滕王阁序》的著名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来表示本书有14册;明万历刻本《新刻出像官版大字西游记》20卷,以“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情意味,料得少人知”命名卷次,此是宋邵雍所作《清夜吟》诗;《皇明制书》20卷用“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恭上万年书”二十字命名,此是陈后主李煜所写《入隋侍宴应诏诗》;元初阴时夫《韵府群玉》用唐代贾岛的诗《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来表示本书有20册;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的《附释音毛诗注疏》,则用了书圣王羲之那篇书法与文采俱佳的《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来表示册数。
古书分卷方法
纸张普及以后,古书无论分册、分帙或分集,最终皆以卷计。一书有多卷,但分卷方法不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