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访学札记》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田杰棠所著的一部学术随笔集,主要涉及经济学中制度与创新的相关理论与研究,也有对哈佛大学有名经济学家的描述与议论。《哈佛访学札记》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哈佛访学札记》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
田杰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先后在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所获得工学学位、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16年1月—7月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做访问研究。长期从事创新领域的政策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各类重大课题70多项,撰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70多篇,在各类报纸和期刊发表文章近百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3部,多次获得中国发展研究奖、国家发改委优秀成果奖、中国技术经济奖等各类学术奖励。兼任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央国家机关第五届青联委员、国家“互联网+”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技术经济》编委等。
前言 一本写给时光的小书1
名师侧记
“大佬”萨默斯4
“老派绅士”费尔德斯坦8
施莱弗的故事13
幽默的曼昆17
长者珀金斯22
“十年一剑”傅高义27
“印度老头”温吉31
“中国学生之友”弗里曼35
青年才俊格莱泽39
“中国通”赛奇和康义德43
创新研究
创新的荣光与创新经济学的尴尬48
美国政府里的经济智囊53
在创新之路上另辟蹊径?58
旁观美国经济的问题和前景66
哈佛转型:走出象牙塔拥抱创新创业68
创新双城记:不一样的波士顿和硅谷73
对症下药:消费债、投资债与公共债78
创新发展经济学:从集体主义到个体主义83
比科技和制度更重要的创新文化88
乐观看待中国经济未来94
制度观察
美国创新体系的趋势性变化及启示100
美国科研仪器平台的共享机制及启示105
美国的非营利机构制度117
美国的产业技术安全保障机制130
美国发展燃料乙醇的起因、政策与启示147
美国民航运输业:从放松管制到天空开放161
美国IT产业技术政策及实施机制174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组织运行机制197
版权页:
对非营利性用途是否应向用户收费或分摊成本的问题,在美国也存在一定的争论,但主流的看法和结论还是不应该收费,原因在于:首先,收取用户费可能会破坏“依据科学家的业绩获得设备使用权”的原则,以支付费用取代科学业绩是不足取的;其次,如果这些收费成为运行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其波动将为设备的运营维护情况带来负面影响,造成预算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到设备的升级甚至正常运转。
拨款合作类平台的依托单位一般是高校、医院和其他非营利科研机构,目前以高校居多。美国高校的大型仪器平台一般都放在公用空间,非常方便使用,也方便用户之间、用户与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营造了较为开放的科学研究环境。此外,为了方便用户查询和使用,高校大型仪器平台十分注重信息化建设,建立了平台专门网站,详细介绍平台的职能、服务以及主要大型仪器的详细信息、应用领域及典型用户、联系 方式、申请使用流程、收费标准等。此外,网站还提供使用大型仪器设备必须的培训教材、安全教育内容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