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的时代---《中国经济时报》理论文选(1994-2009)
定 价:50 元
- 作者:中国经济时报
- 出版时间:2009/10/1
- ISBN:9787802344938
- 出 版 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12-53
- 页码:366
- 纸张:
- 版次:
- 开本:16K
《经济学家的时代:《中国经济时报》理论文选(1994-2009)》辑录了1994年11月《中国经济时报》创刊以来发表于理论版《新视点》及其他版面的部分理论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来自我国高校、政府研究部门、各类学术团体和机构。是十余年来活跃于我国经济理论界的学术精英,他们的理论创见和思考,引导和成就了男B个时代的基本思潮。
文章探讨了当今重大理论问题和热点问题,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的观点。如第三次思想解放、国有企业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股份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文章立论新颖,视角独特,体现了独立研究的学风。
《经济学家的时代:《中国经济时报》理论文选(1994-2009)》: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个人破产制度:市场经济的脊梁
充分认识初级阶段,坚决防“左”
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姓“公”姓“私”的思想疑惑
改革与发展呼唤“新政”
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
要搞一场新农村运动
中国股市的信仰
如何看待新富阶层的崛起
防止片面追求政府地租收入最大化
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
反思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政府竞争中的“诸侯”和“王爷”
于国于民都应该坚决废除公共经费自筹体制
民生不是简单的福利主义
房地产财政侵蚀城乡居民利益
15年前,《中国经济时报》创刊时,我们定下了“办一份中国最好的经济报纸”的目标,并确定了“对读者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理念。15年后回顾这两句话,我们发现目标依然遥远,而且“最好”的目标本身就充满着初生牛犊的冲动。当中国社会高度多元化,就经济报纸这个比较宽泛的领域而论,达到“最好”几乎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稍感欣慰的是,我们一直在坚持自己的理念,试图尽全力为尊敬的读者服务,尽可能准确地记录我们见证的历史片断。
大浪淘沙。时间会使许多曾经耀眼的东西黯然失色,成为过眼云烟,也会使一些东西历久弥新,显示出一定的价值。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我们认为有一定留存价值的《中国经济时报》15年作品精选集。
《中国经济时报》的内容是以经济为主,兼顾社会、文化,从文体上说,大致分为新闻、评论、理论文章、杂文散文随笔等。大多数新闻作品和新闻性的评论是易碎的,只有其中的少量标志性事件的报道和深度调查性报道,历经多年仍可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理论文章时效性不像新闻作品那么强,但也多与当时的经济形势、经济政策、经济问题有关,时过境迁之后,仍有价值的也是一小部分。散文、随笔和杂文由于所涉题材时空广阔,其价值不易受时间流逝的冲刷,但精品亦是少数。虽然如此,15年的积累还是一个可观的数量,当我们的编辑着手翻阅历年的报纸、筛选收入文丛的作品时,对许多作品难以割爱,甚至有无从下手之感。筛选和编辑的过程让我们有些许成就感,”也使我们通过回顾,更加明确《中国经济时报》的特色和价值所在,当然,也进一步认识到我们的欠缺。
1994
迎接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
1995
一个现实而又难解的问题:谁能组织“民工潮”
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996
放还是收:农民流动如何避免恶性循环
个人破产制度:市场经济的脊梁
会有一个经济学的中国学派吗
经济学: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
经济学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21世纪:中国经济学家的世纪一
1997
充分认识初级阶段,坚决防“左”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是社会公正+市场经济
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姓“公”姓“私”的思想疑惑
破除所有制理论迷雾
摆脱“私有化”的忧虑
1998
关于股份制改革中的几个问题
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经济
中国何以抵御金融风潮:一份两年前的内部报告
改革与发展呼唤“新政”
积极推进新的思想解放
暴富群体:体制转型的怪胎
1999
修宪将给私营经济带来什么
制度高于技术
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
2000
要搞一场新农村运动
中国经济改革的回顾与前瞻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法治基础
2001
“休克”给俄罗斯带来了什么
西北生态恶化的原因及其治理
中国股市的信仰
2002
如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如何看待新富阶层的崛起
构建中国大战略:富民强国
2003
防止片面追求政府地租收入最大化
中国的变局
谁来代表农民的利益
论公民迁徙自由和宪政建设
中国在世界经济分工体系中将扮演什么角色
2004
我国正在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
关于房地产业的十大真实的谎言
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
2005
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几个问题
攻坚阶段的中国改革:形势、特点与任务
反思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中国改革向何处去
2006
应当以怎样的历史价值取向认识和推动改革
政府竞争中的“诸侯”和“王爷”
论深化垄断行业改革
2007
民生问题的政治解读
于国于民都应该坚决废除公共经费自筹体制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2008
民生不是简单的福利主义
市场化改革: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重新思考“中国市场经济模式”
中国改革为什么从农村开始突破
2009
罗斯福新政及对中国的启示
我国居民财产积累与分布的基本特征
房地产财政侵蚀城乡居民利益
后记
农民流动作为一种迁移就业过程,不论采取怎样的具体方式,有一些基本的功能条件是必须被满足的,即不论有组织外出,还是自发外出,都面临着一些共同的基本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流动才能成为现实。如怎样获得最初的迁移信息、怎样从流出地进入流人地、怎样在流入地寻找就业信息、怎样解决在流入地的一些基本生活问题,等等。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如果说有组织外出农民主要依靠那个“组织”的话,自发外出的则必须有另外一种“组织”。没有任何信息依据和功能安排的外出,是为绝大多数流动就业者的理性所不能接受的。因此,我们认为没有正式组织参与的农民流动,实质上大都有一种内在的自组织。
农民自发外出的自组织机制主要有两个特点。
其一,信息获取主要依靠初级社会关系。农民的外出就业绝不像走亲戚那样简单,需要相当数量和质量的信息作为决策依据。信息是从哪里来?获得信息的支持体系是什么?主要是以地缘和血缘、姻亲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调查显示,流动农民正是利用这种社会关系获取与外出就业有关的信息,依据这些信息决定是否外出、外出去什么地方,从事什么职业,以及如何在异地就业生活中适应新的环境。这种信息动作方式,甚至还起到了某些方面的培训作用。这个判断是从大量的经验式调查中得出来的。在江苏无锡太湖边的三国城建设工地上,多数是安徽人,其中蒙城县人居多。我们访谈的四五十位蒙城人大都集中在一两个村。起因于村里有一位大学生毕业分配在无锡一家建筑公司,三国城开工后,他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这里需要劳动力,他写信叫来了两个亲戚。这两个人来这里几个月,又写信叫来六七个同乡亲友。春节时这些人回家,每个人又都带回来四五个。这个故事很简单,但反映出了流动发生和滚动扩大的动作机制。
其二,初次外出主要是一种团体行动。初次外出的农民,基本上都是几个人一起结伴上路。有亲友带来的自然都有同行人,那些没有人带的外出者,也大都是团体行动,少则二三人,多则七八人。越是就业机会不清晰、就业地点不明确的外出者,越是倾向于相约结伴而行。相反,那些单枪匹马上路的,大都就业机会清晰,或者直奔亲友而去。初次登上外出之旅的农村劳动力基本上没有一个人成行的,我们曾访谈过一个市场的50余名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有二人分别有亲戚在北京工作,初次外出是单独一人上路外,其余都是结伴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