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社会变革丛书:中国城镇化转型研究》主要讲述了,城镇化是一次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我所理解的城市,城镇化改革的地方实践,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促进城镇健康发展的规划研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土地整治:政策和实践,中国小城镇发展规划实践探索,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和北京市人口问题研究,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非农就业问题和政府治理结构研究。
《城镇化与社会变革丛书:中国城镇化转型研究》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
李铁,城市化问题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十二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咨询专家。曾在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和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等单位工作。多次参与了中央、国务院有关城镇化政策文件的起草和制定,参加了2004年以来7个中央一号文件的起草工作。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理论篇
第一章基本概念与相关研究综述
一、城市化与城镇化
二、城镇化转型
三、城镇化转型政策
第二章城镇化转型的历史阶段分析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二、中国城镇化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
三、中国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分析框架
经验篇
第三章英国解决古典城市问题的经验与启示
一、英国城市化的简要过程
二、“古典城市问题”及其影响
三、英国城市化政策的主要特征
四、对英国城市化政策的评价
五、英国城市化政策的启示
第四章 巴西应对过度城市化的政策与启示
一、巴西城市化过程
二、巴西过度城市化的体现
三、巴西过度城市化形成的原因
四、巴西应对过度城市化的主要做法
五、巴西应对过度城市化的启示
第五章美国促进城市增长的城市化政策与启示
一、被动应对:美国城市化早期阶段
二、主动参与:美国城市化中后期阶段
三、美国政府推动城市增长的主要方式
四、美国经验的启示
第六章世界城市化中后期阶段的特征与启示
一、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总体情况
二、世界城市化中后期阶段的趋势性特征
三、世界城市化对中国城镇化转型的启示与借鉴
专题篇
第七章城镇化的主体转型:从农民到市民化
一、一个主体两种类型
二、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三、农民工市民化的已有探索
四、继续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思路
五、进一步支持农民就地城镇化转型
六、小结
第八章城镇化载体转型:从小大之争到城市群
一、城镇化载体形态的演变
二、城镇化载体形态存在的问题
三、推动城市群成为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形态
四、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动中小城市发展
第九章城镇化目标转型:从一个中心到多点平衡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城镇化
二、发达国家多点平衡城市化目标的形成过程
三、中国城镇化走向多点平衡的必要性
四、多点平衡的城镇化的实践案例
第十章城镇化的产业动力转型:从工业制造业到服务业
一、产业转型是中国城镇化转型的必然趋势
二、城镇化转型需要重点发展的服务业类型
三、城市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综合原因分析
四、强调服务业并不是否定制造业的作用
五、从工业制造业到服务业:天津市案例研究
第十一章融资模式转型:从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
一、城镇化成本的概念
二、中国城镇化融资模式:困境与原因
三、国内外城镇化融资模式的经验借鉴
四、推动形成多元主体与多样化融资模式
第十二章城镇化中政府角色转型:从全面主导到
有限主导
一、城市化先行国家政府有限主导的角色特征
二、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政府的全面主导特征
三、政府全面主导必须向有限主导转型
四、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有限主导的具体体现
第十三章城镇行政体制转型:从不适应到适应城市型社会
一、城镇行政体制不适应城镇化的表现
二、城镇设立体制转型的主要内容
三、城镇设立体制转型与相关配套制度改革
第十四章城乡关系转型:从对立到一体化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黄金阶段
二、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模式
三、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验与误区
案例篇
第十五章郑各庄村城镇化战略研究
一、郑各庄城镇化的现实条件
二、郑各庄城镇化发展过程与机制
三、郑各庄城市发展面临的基本问题
四、郑各庄城市发展的战略思想
五、郑各庄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内容
第十六章双流县城市县转型发展案例研究
一、双流城市县的基础条件与面临问题
二、充分发挥双流城市县的城市功能
三、推动双流城市县的人口城市化
四、优化提升双流的城市县经济
五、积极探索城市县的行政体制机制
第十七章浙江省城镇化转型战略研究
一、浙江城镇化发展的阶段与现状
二、浙江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浙江城镇化转型的战略思考
参考文献
版权页:
第九章 城镇化目标转型:从一个中心到多点平衡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城镇化
1.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城镇化的宏观背景
中国城镇化如以1978年为界,前三十年的宏观背景是以政权建设以及政治巩固为中心,后三十年的宏观背景则是以经济建设、经济发展为中心。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统一和安全、社会政权的建设和巩固、经济复兴成为共和国面临的重要任务。因此,行政因素也就成为市镇设置的重要标准。中共中央规定,凡人口5万以上的城镇可以设市,到1949年底,全国共有设市城市136个,其中中央直辖市12个,省辖市55个,专署辖市69个。
1958~1960年的“大跃进”时期,工业发展以全民大炼钢铁为中心,农村地区则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新设城市44个,致使全国城市人口从1957年的9949万猛增到1960年的13073万,三年中城市人口净增31.4%,城镇化率达到19.7%。
1966~1976年十年间,国家一方面盲目下放城镇居民、干部和知识青年。另一方面,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则把大量的资金、设备、技术力量“靠山、分散、进洞”,致使新城市建设很少,老城市无力发展,中国城市化处于停滞状态。
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中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较短的健康发展时期之后,迅速进入起伏发展时期和停滞不前阶段。如按1949~1978年30年计算,中国城镇化率年均增长约0.3个百分点;如按1960~1978年约20年计算,则城镇化率的增长约为零。这种局面的出现,是因为在当时国际国内复杂的环境下,政治方面的考量占据了主导地位,扭曲了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进而阻碍了城镇化的正常发展。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其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暗含的政策思想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80年1月16日,在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只有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社会主义大生产的极大发展,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强大的力量源泉。同时,唯有如此,才能使国家和人民摆脱贫穷落后,逐步强盛和富裕起来,才有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政策背景与一条基本经验。以此为背景,中国城镇化开始进人新的历史阶段。
1978~1985年,中国城镇化进入恢复发展时期。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市经济中心作用不断加强,尤其是沿海一批经济特区城市的建立,进一步带动了全国城市的发展。1977~1985年,累计新设城市139个,年均递增15.1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