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定(1928—),祖籍四川自贡,放射化学家。1928年12月21日,他出生于辽宁沈阳的。父母均出自名门望族。1953年8月毕业于四川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1953—1955年,为从国产铀矿中提出的铀的净化做了基础性研究工作。1958—1978年,王方定被调至正在组建的二机部九院,负责研制核武器的放射化学工作。1960—1963年,作为组长,完成点火中子源的研制,被多次用作核弹的核点火部件。在国家科技进步奖特奖“原子弹的突破及武器化”项目中,王方定因是本部件的主要参加者,被名列入该奖的光荣册。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获两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964—1978年,开展核武器试验中的放射化学诊断工作包括裂变当量、中子、聚变当量、引爆氢弹用原子弹爆炸当量、氢弹中总裂变当量、用气体裂变产物测定核爆炸的裂变当量以及爆炸取样回收系数的测定。先后用于十余次核爆炸试验的诊断中,为完成这些测定需要对约60种核素进行分析测量。王方定作为发明人,“快速测定裂变燃耗的气体裂片法”1987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裂变燃耗放射化学诊断方法” 1989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979—1989年,王方定被调回原子能院,主要开展了裂变产物的化学行为研究、裂变产物的化学状态与生成方式间的关系、自发裂变电荷分布研究等科研工作。王方定还进行了核化学的学科方向性的调研工作,结合聚变核燃料及聚变过程中高能中子、带电粒子核反应,在国内首先提出了聚变化学的研究方向。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本书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一种,对传主一生的学术成长、学术成就、学术贡献进行了全方位的采集整理,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史的研究、近现代科技史的研究和国家科技政策及科技战略均有较大的参考研究价值。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一爆惊世建荣功 王方定传》:
妹妹王超龙,解放军解放重庆后,参加了第十军军政大学。后来,经介绍又到川南卫生学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川南军区工作。王道周从泸州调到重庆化工局任总工程师时,将王超龙调到重庆工作。后来,王道周被调到北京在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工作,王超龙也随之调到二机部工作。现在王超龙已经从北京友谊医院退休。
弟弟王余荣,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以后在北京的中学教数学。
弟弟王方正,1960年考入天津大学化工系,1965年毕业后,分配到第七机械工业部(简称七机部)工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被分配到原航天工业部第三设计研究院(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院)工作,从事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再后来他被调到位于广州的轻工设计院工作。
童年时代
1928年12月21日,王方定出生在辽宁沈阳。当时中国军阀混战,国家分裂。1928年6月,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在皇姑屯。其子张学良于12月通电全国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领导。这在形式上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军阀割据的局面,统一到一个中央政府的领导之下。王道周便为同时出生的儿子取名“方定”,寓意“方今天下已经安定”。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全家逃到上海。王道周在上海兵工厂担任主任技师。1932年5月,中日签订《淞沪协定》。王道周被调至南京任教于新组建的兵工专门学校,王方定随家人迁至南京生活。1935年,又随家迁至上海。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同年12月底,王方定随家人经香港、越南海防、昆明、成都,返回自贡躲避战乱。1938年6月,王道周赴重庆兵工专门学校任教。于是,王方定随父母迁居重庆。1939年2月初,因射避日寇轰炸重庆市区,王方定被送回重庆潼南县双江镇外婆家。当时虽然社会动荡,老百姓生活艰辛,但这并不妨碍年幼的王方定享受他童年的有趣时光。
王方定在沈阳居住的陶林街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小公园,闲时父母便推着婴儿车带他去散步。
1934年,南京的夏季酷热。王方定一家五口带上一个厨子和一个奶妈去普陀山避暑。到了普陀山以后,王方定的母亲怕冷,哪儿也不去,只披着毛巾被待在房间里。弟弟妹妹都很小,父亲只带王方定一个人逛普陀山。沿途都是结缘的和尚。每次王道周都要带一袋子铜板,给每个和尚一个铜板。王方定问父亲给那么多铜板,知道他们的真假吗?王道周说,不管真假,只要里面有一个人的情况是真的就行。
从普陀山避暑回来后,杨肇华突患重病。王方定随母亲赴上海治病。那段时间,王方定每天无事可做,成了一个没人管束的孩子。刚开始,他只在楼旁草地上与看大门的印度巡捕踢小皮球、捉迷藏。很快,他就拓宽了活动空间和交往范围。王方定的住处附近有一片比较肮脏、杂乱的街区,聚集了出租连环画的书摊、卖小食品的摊贩和以赌博赚小孩钱的小赌摊。王方定常常偷偷到那里去租《包公案》《彭公案》连环画看。后来,王方定居住的楼上又搬来一户人家,也有一个与王方定同龄的小孩,王方定就与他玩耍。这个孩子玩的花样多,会做弹弓,王方定就和他一起搓弹弓泥。他们用弹弓从三楼向下打汽车。有一次竟然“当”的一下打到了汽车上。
后来,为了躲避日军飞机轰炸,王方定被父母送回双江镇的外婆家避难。外婆家老宅位于距离双江镇约2千米的大塘。外公家从清朝道光年间开始建设,因有的祖先被封为各种官员,所以房屋可以不断按照清律规定扩建。最后按一、二品规格布局。外婆家在双江镇有房子,离学校近,生活方便,所以王方定随外婆住在这里。白天,他在门前院子里修建公路和车站,用硬纸板做汽车模型玩;晚上,他在这里放演自制的影子戏,受到邻居的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