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漂流记》以真实具体、亲切自然的文风描写鲁滨孙孤独地在海上生活二十八年的经历,不仅在英国文学史上是个里程碑,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都可称作第一部以现实主义文风写出的现代小说,由此,作者笛福就有了“现代小说之父”的美称。笛福一生笔耕不辍,作品包括新闻报道、政治宣传册等共有250种(另一说有500种)之巨。大量的写作磨练了笛福的笔锋,《鲁滨孙漂流记》不论是叙事,还是写景,大都能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因而,阅读这部书的人在各国的小说读者群中一直高居榜首。此书自出版至今已被译成各种文字,在全球行销不啻几百版。据说,除《圣经》之外,《鲁滨孙漂流记》是世界上出版最多的一本书。
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船上反叛,被抛到智利外海的一座荒岛上,生活了五年。笛福受到这一事件的启发,写成此书。
译者序
当鲁滨孙在那荒无人烟的孤岛上,举起手中的火枪射杀一只飞禽时,随着“砰”的一声枪响,他第一次将近代文明带上了那个还处于洪荒时代的海岛。
多少年来,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先驱笛福(1660—1731)的著名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曾受到过千千万万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喜爱,把它当做精神食粮中功一份珍馐,这绝不是偶然的。这首先是因为,书中那种富有传奇色彩的冒险故事,深深扣动了青少年读者那不太安定的心弦。不能说,每个青少年都喜欢进抒冒险行动;但可以说,他们每个人都喜欢听冒险故事,正如现代的青少年没有谁不喜欢看惊险故事影片一样。《鲁滨孙漂流记》的故事,其冒险性是足以引人入胜的:一个十九岁的青年,由于不听父命,只身逃离家庭,出海航行,偏偏又命运多舛,在经过三次差点丢掉性命的冒险之后,漂流到了一个荒无人迹的孤岛,在那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要是换上—个意志薄弱一些,或是生活自理能力差一些的人,到了那样一个呼天不应、叫地不灵,一无食物、二无住处的环境里,别说二十八年,恐怕连二十八天也难得生活下去。可是,鲁滨孙不仅生活下去了,而且生活得还像个样子。他的住处有几层围墙,他称它作“城堡”,任何野兽或野人都无法袭击到他;他经常吃的是山羊肉、鸽子肉、海龟蛋和葡萄干,加上他自己烤制的土面包,他说他的这种食品,就是伦敦一家供应野味的市场拿出的一桌菜,也未必强过他的。鲁滨孙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这正是这篇前言里所要着重谈的问题,也正是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给予我们最大教益的地方。
首先,是由于鲁滨孙具有顽强的意志。当鲁滨孙被巨浪推到那个无人荒岛时,一身透湿,没有衣服换,没有食物或水来充饥止渴,没有武器来保卫自己和猎取食物,身边除了一把刀、一根烟斗和一点烟叶之外,别无它物。总之,当时他面对着的是死亡,没有任何生的希望。一个意志薄弱者,在落到这个境地时,是很容易悲观绝望的。可是鲁滨孙是个生活的强者。本书作者笛福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因此,他小说中的主人公也是积极进取、敢闯敢干的富于冒险精神的人物。因为在资本主义发展时期,人们需要积极去开创、去发展,去寻找新的土地和原料来源,去打开新的市场销路,这都要有去闯、去干的精神。这也就是资本主义在上升阶段表现出的积极、进步的特点。因此,笛福笔下的鲁滨孙,当然不肯向命运屈服,坐以待毙,而是想尽办法,从死里求生。当时他的思想是光坐着一心希望得到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是枉然的。”当时他所处的绝境迫使他积极想办法从破船上取得许多生活资料和工具,为他以后在岛上生存下去打下了基础。
其次,是鲁滨孙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鲁滨孙漂流记》这部作品最令人感动和佩服的地方,也就是他的这种精神和毅力。鲁滨孙凭他一个人的力气,凭他那双勤劳的双手,凭他那股不怕失敗、绝不灰心、百折不挠、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顽强劲,在一个荒岛上建立起他的基本上算是人类生活的舒适环境。他在岛上的二十八年生活,简直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几个阶段。开始去时,他只是用打猎捕鱼的方法获取生活资料,这是最原始的渔猎生活方式;尔后他开始驯服野山羊,这就进步到发展畜牧业了;再后他又开始种庄稼,进入了农业社会,这就不仅保证了他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且做到了有储备,为改善生活和提高生活标准创造了条件。总之,在衣食住行各方面,他都是在付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劳动后才创造和改善条件的。别的不说,就拿他做独木舟这件事来说吧,第一只独木舟他贪大求全,伐倒一棵粗大的树,为砍倒这棵树,他就花了二十二天时间;将树枝和树冠砍掉,又花了十四天;将树弄成船形,花了一个月时间;将树的内部挖空,花了三个多月时间。这样,他造这只能容纳二十六个人的大独木舟,共花了近半年时间。可是造成之后,无法使它下水,所有的辛劳和半年时光通通白费了。但他并不灰心,后来他又花了两年时间(包括挖一条六英尺宽、四英尺深、半英里长的渠道将船送下水)造成了另一只小独木舟。此外,有一次他竟然花了四十二天时间将一棵大树砍成一块木板(因为他没有锯子)。这样艰苦的劳动,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这样顽强的毅力甚至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可是,正是这种简单明了的事实,足以说明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即.·不管任何社会,只有劳动(包括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才是使个人生活得到改善、使社会取得进步的最根本的因素。
当然,光凭两只手,没有工具和技能,再怎么艰苦劳动,也难以改善生活条件,更别说使社会进步了,因为有许多事情没有工具和技能是办不成的,而工具和技能就是历代文明发展的成果。如果鲁滨孙没有从破船上弄到枪支弹药,他就无法在那荒岛上打响第一枪,他也就无法那么容易得到猎物;如果他没有从破船上弄来斧子、刀、撬棍、锚链、帆布等(这一切都是历代文明的成果),他就连一棵树也伐不倒,更谈不上建成他的“城堡”、“别墅”和制造他的独木舟了。《鲁滨孙漂流记》是笛福根据当时一个真实的故事创作的。1704年,一个名叫赛尔科克的苏格兰水手在一条海船上叛变,被船长丢在一个无人的荒岛上生活了四年多,后来被人救回。赛尔科克当时身边只有一支枪和一磅火药,没有其他工具。开始他还用枪猎取食物,当火药用完以后,他只好靠快跑追捕山羊,过起野人生活来。等到四年多以后人们发现他时,他竟跑得比狗还快,可以很容易就捕捉到一只山羊了。请看,有没有工具使用,竟使鲁滨孙和赛尔科克在同样条件下的生活有如此大的差别——一个成了“总督”,一个成了野人。
这里又说明一个问题,即个人不能离开社会。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出现了社会分工。这是由于生产发展需要所引起的各种社会劳动的分化。社会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一个人的本领再大,他也无法创造出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一切资料。所谓“万事不求人”,只是小生产者提出的一种聊以自慰、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口号。鲁滨孙和赛尔科克这两个例子,就充分说明了个人不能离开社会、不能离开社会发展各个阶段所创造出的物质文明的道理。我们作为现代社会的人,不能离开现代社会的文明。而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要靠我们用自己的双手,用艰苦的劳动去创建。君不见,鲁滨孙由于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那样荒芜的环境里,也能建立起他自己的乐园。在今天的环境里,只要我们都像鲁滨孙那样肯付出艰辛的劳动,又怎么不能将自己的祖国在不久的将来建设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强国呢?我想,《鲁滨孙漂流记》这部优秀古典文学名著,今天以及今后对我们都还有积极鼓舞作用,其意义正在这里。
唐荫荪
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英国小说家,出生于伦敦,父亲营屠宰业。笛福只受过中等教育,宗教上受其父的影响,一直保持不同于国教信仰的立场,政治上倾向于辉格党。笛福早年经营内衣、烟酒、羊毛等生意,到大陆各国贸易,又曾参加反对国教的叛乱,提倡筑路,办银行、保险业、女校、疯人院,并曾因反对贵族天主教势力而被捕入狱。
笛福于59岁开始创作小说,因《鲁滨孙漂流记》的成功而大受欢迎,此后写作了《鲁滨孙沉思集》、《辛格尔顿船长》、《杰克上校》、《罗克萨娜》等小说;此外还有传记若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