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史记》名句100则,就该名句的相关语文知识,提供一篇完整而实用的介绍。文字活泼,糅合现代风格,趣味性高。每一篇结构统一,包括以下板块:[名句的诞生]呈现原文,同时节录上下文,有助于理解与记忆完整段落。[完全读懂名句]难字与难词的意义解释。整段原文的白话语译。[名句的故事]名句本身的名人轶事、字词语的典故故事、历代的品评。[历久弥新说名句]介绍相关主题或主旨的古今中外名句,并完整说明故事背景与应用情境。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司马迁著《史记》,司马光编《资治通鉴》,两位司马先生都是史学大师。然若以一般读者的角度看这两部巨著,后者是编年体,只合用来搜寻纪实;前者则是一篇又一篇的故事,读来脉络分明,先后连贯。更重要的是,司马迁的文学造诣实在太棒了,全书充满着流传后世至今朗朗上口的成语、名句——这正是我们选择《史记》作为“最美国学”系列第一波的原因。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担任太史令,执掌有如今日国史馆长。古人对历史的态度敬慎,国家重要文件都先送史官(记录史实),再送丞相(办公)。司马迁在《史记》中称父亲和自己为“太史公”,都是自称,而非官职名称,但那不是他要自抬身价,而是出于对历史的敬重。
《太史公自序》当中,司马迁详述他作《史记》的由来。司马谈的遗志是继孔子作《春秋》之后,再完成一部贯通古今的史书。于是,司马迁在继任太史令之后,全心全意投入《史记》的著作。
不幸的事情发生,汉武帝派二师将军李广利为师北伐匈奴,大败,李广的孙子李陵孤军无援而投降。司马迁帮李陵讲了几句“好话”,却触怒了汉武帝,认为他帮李陵讲话,有贬抑李广利的意思。而李广利是皇后李夫人的兄弟——开罪了当权外戚,司马迁被延以“宫刑”。
古时候“刑不上大夫”,士大夫被判处宫刑,一般皆视之为奇耻大辱,通常反应是自杀以明志。但是司马迁忍下了这个耻辱。为什么?为的就是要完成《史记》。
司马迁在写给好朋友的信《报任安书》(任少卿名任安,事见本书‘将门之下必有将类’故事)当中细述心迹:
古时圣贤在历经困厄之后,多有发愤而为的著作,例如周文王《易经》、孔子《春秋》、屈原《离骚》、韩非《孤愤》等。司马迁著《史记》的目标,就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完成以后,希望能“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为什么要“藏”之名山?因为《史记》书中记述了太多“当朝不喜欢的史实”,例如汉高祖刘邦背信而打败项羽,又借故诛杀功臣,汉文帝杀兄弟,汉景帝诬杀周亚夫,汉武帝醉心“封禅”、追求长生不老等。他做了最坏的打算:这部《史记》可能会被销毁或成为禁书,所以可能得藏之名山,改朝换代以后才能传之其人。
幸好,这事情没有发生,《史记》一直流传下来,无须藏之名山,也不必待人发掘古籍而后重见天日。而我们得以欣赏到司马迁的高妙文学,透过他的文学包装,我们更能兴味盎然地读到历史故事。
当然,《史记》的精髓之一,就在司马迁创作出来的名言名句。中间有一些名句虽非他的原创,但是如何将谚语和前人智慧语言应用在最恰当的地方,更是精髓中的精髓——这又是我们出版“最美国学”系列的出发点。
现代人生活紧凑繁忙,讲求实用、即用,除了少数对历史极有兴趣的人之外,鲜少有人能读完整部《史记》。甚至坊间那么多节译故事或介绍成语的书籍,也未必具有即用的功能。
《最美国学史记》可以当故事看,但实用性高于一般故事书;可以当工具书用,但趣味性又高于一般工具书(如成语辞典):当然可以当做文史科课外读物,肯定对作文能力大有帮助,尤其每个单元都刻意地写得短浅易读。
我们不求藏之名山,但求传之其人,期待本书能得到大家广泛应用。
公孙策序
2004年12月
季旭升,1953年生,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国文研究所硕士、博士。现任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著有《诗经吉礼研究》、《甲骨文字根研究》、《诗经古义新证》、《金文单字引得》(合编)等。商周出版“中文可以更好”系列总策划。
公孙策,资深新闻人,《商业周刊》“去梯言”专栏作者,当代知名历史评论家。另著有《惹是生非》、《见血封喉》、《公孙策说唐诗故事》、《公孙策说名句故事》等。
大风起兮云飞扬——本纪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名句的诞生召公曰:“防1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2而溃3,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水者决4之使导5,为民者宣6之使言。”——周本纪
完全读懂名句1防:在这里是治理而非提防的意思。
2壅:堵塞不通。
3溃:指大水冲破堤岸,四处奔流。
4决:指疏通水道。
5导:疏导。
6宣:宣泄,表达。昭公说:“防堵民众的言论,比防堵水更为严重。渠道若是堵塞不通,让大水冲破了堤岸,必定会给众人带来灾害。民意也是如此。所以治水的人要疏通水道,引导水流,治理人民的人要疏通管道,让人民能够发言表达意见。”名句的故事周厉王暴虐且奢侈,国人有很多怨言,厉王不高兴,就派一位卫国的巫者负责监视诋毁他的人,凡被检举者就杀掉。于是批评的人少了,但四方不服,诸侯不再入朝,厉王却更加紧控制言论,造成国人不敢互相谈话,走在路上只敢以目示意。厉王为此沾沾自喜,对辅政大臣召公说:“我已经消弭杂音了,现在没有人敢再批评我的施政。”召公说:“那只是堵住批评者的嘴巴而已啊!防堵民众的言论,比防堵水更为严重,水如果壅塞而溃决,一定会造成很大的伤亡,民意也一样。所以,治水要疏导让它流畅,治民要让言论有宣泄的空间。……人民心中有意见而发出声音,其中有好的就采纳施行,如果塞住人民的嘴巴,还有多少人会心向着天子呢?”厉王听不进这番话,于是国内没人敢出声批评。三年后,叛乱四起,厉王出国逃亡,由召公与周公执政,号称“共和”,十四年后,厉王死在国外,召公与周公还政于太子周宣王。
历久弥新说名句自大禹治水以后,疏导重于筑堤防已成为至理,自周召公以后,“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也成为至理名言。春秋时,郑国的知识分子经常聚集在乡校评论时政,有人建议执政大夫子产废掉乡校,子产说:“干吗废乡校?那些意见当中,人们喜欢的我就施行,人们不喜欢的我就改正,他们好似我的老师啊!何必废掉它呢?我只听说尽忠为善可以减少怨谤,没听说过威权镇压可以防绝怨言,好比治理河川,若堤防溃决,必定造成重大伤害,想救都来不及,不如开个小口使它流通,更不如我听到批评后对症下药。”后世能体会这句名言的明君贤相固然不乏,但是闻过则怒、钳制言论的昏君权臣更不在少,国之兴衰就在这个“防”字的体认上了。名句可以这样用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暴雨造成了水患,而主管机关或主事首长却不接受舆论的批评,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问他:“防治水患固然是当务之急,但是利用天灾来要求舆论停止批评,难道不懂得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