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认为,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却也导致了精神生活的匮乏,使国人陷入了物质丰富和精神贫乏的尖锐对比的矛盾中。《南怀瑾的16堂国学课》从仁爱、寡欲、德行、自强、孝道、好学等多方面阐述了南怀瑾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展现了藏于经史典籍深处的智慧。
现实生活纷繁复杂,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力不从心,人们亟须一种思想来填充心灵的空白,给予自己精神上的支持,使自己能够重新树立信心,焕发活力,在社会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世人尊称南怀瑾先生为“国学大师”,其代表作品《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畅销至今。他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国学中的思想精华,化深奥晦涩为平易晓畅。
大师之言,字字珠玑,《南怀瑾的16堂国学课》正是汲取南怀瑾先生的智慧之言,然后旁征博引,让人们在领略博大精深的国学魅力和南怀瑾先生独特讲解的同时,获得心灵的启发。
相信国学大师的智慧成果会让广大读者受用一生。
2012年9月29日,被誉为“纵横三教,出入百家”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在苏州仙逝,享年95岁。
1918年,南怀瑾出生于浙江乐清柳市区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孩提时起即接受传统的私塾教育。到17岁时,先生除精研儒家四书五经外,涉猎遍及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多种中国功夫,同时还苦心研习文学历史、琴棋书画、诗词曲赋、医药卜算、天文历法诸学,每得其精髓而以为乐焉。
后来战火兴起,年轻的南先生毅然辞亲远游,人川任教于中央军校,报效国家。当时有报载道:“有一南姓青年,以甫弱冠之龄,壮志凌云,豪情万丈,不避蛮烟瘴雨之苦,跃马西南边陲,部勒戎卒,殚力垦殖,组训地方,以巩固国防。”
在川期间,南怀瑾先生有缘在青城山结识了川北禅宗大德袁焕仙老先生,二人晤谈之下,结为忘年之交。后袁先生闭关结束,在成都成立了维摩精舍,南怀瑾先生追随左右,拜入门墙,成为维摩精舍开山首座弟子,自此开始潜心研究佛学。更在佛教圣地峨眉山闭关3年之久,后来又至乐山多宝寺闭关静修。在禅修打坐外,便埋头于书丛之中,披阅了《永乐大典》、《四库备要》等经史典籍,所获甚丰。
1945年,南怀瑾先生在风了和尚的陪同下,远走西康、西藏,参访密宗各宗各派。在此期间,南怀瑾先生参访了贡噶活佛、根桑活佛等,得到了多位上师印证,承认南怀瑾先生为合格的密宗上师。
1947年,南怀瑾先生返回浙江乐清故里,旋即归隐杭州天竺,细细披阅了浙江省立图书馆所藏的文渊阁《四库全书》与《古今图书集成》,继而避乱世于江西庐山天池寺,结茅棚清修,直至1949年远避台湾。
南怀瑾先生初临台湾,受朋友怂恿,一时兴起,便与友人合作经商。然适逢时变,加之友人经营失误,竞至本利无归,生活陷于困顿。自此,南怀瑾先生乃潜心学问,并于此困厄之中完成了他在台的第一部巨著《禅海蠡测》。
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南怀瑾先生声名渐起。1985年,在旅居美国期间,他成立了“东西学院”,一时间名声享誉海内外。
1988年,南怀瑾先生移居香港,时任中共温州市委书记的董朝才前往拜访先生,希望其能倡导、推动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中提及的金温铁路,以利浙西1400万百姓。于是,南怀瑾先生开始筹资兴建中国国内第一条合资的铁路“金温铁路”。而随之,南怀瑾先生的书籍学说也逐渐开始风靡大陆。
2000年,由南怀瑾先生任理事长的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将“儿童中华文化导读”活动向祖国大陆及华人世界全面推广。后又移居上海,并于2006年在江苏吴江的太湖之滨,创建太湖大学堂,以教授中国传统文化。
南怀瑾先生的后半生,都行走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上。他非常尊重和喜爱传统文化,甚至因此反对五四运动,认为其造成了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南怀瑾先生认为中国能历数朝甚至外来统治仍不亡,乃是中国文化不亡所致。故近几年来,一直大力推动儿童读经运动,希望能将读经史书籍的基础往下扎根,以改变目前中国人对中国自身文化认知的现状。
当今社会,虽然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是逐渐的,也有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突然间,我们发现,物质文明的发展能带给我们高度的物质享受,却不能带给我们内心的安宁。
然而,在南怀瑾先生的书中,我们却可以品味出一丝别样的味道。从说孔孟的《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到谈老庄的《老子他说》、《庄子南华》,再到禅宗的《禅海蠡测》、《楞严大义今释》、《定慧初修》等等,讲述的都是传统文化中的为人处世之道。
南怀瑾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语言技巧,讲经说法,读史悟道,把那种沉浸在经史深处的智慧展现了出来,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这就犹如久旱过后的一场甘霖飘然洒向干枯的大地,深深涤荡着我们的心灵。
本书则是立足于南怀瑾先生对诸多国学典籍的讲解和梳理,结合古今中外的诸多例证,再加上笔者自身感悟,从多个角度阐述人生的哲理与智慧。相信读者在南怀瑾先生国学思想的引导下,能够走好自己的生活道路,从而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张笑恒,畅销书作家。其丰富的个人阅历、缜密细腻的笔法和一针见血的笔触,总能给读者带来欲罢不能、直呼过瘾的阅读体验。目前已经出版了《北大哲学课》《北大人文课》《季羡林大师的人生哲理课》《李叔同大师的人生历练课》等。
第一课 大度看世界,从容过生活
1.原谅某些冒犯
2.不念旧恶
3.不要奢望所有人都喜欢你
4.尊敬不喜欢你的人
5.宽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6.大千世界,万事都有缺陷
第二课 做平常事,得异常福
1.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
2.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3.怀圣人之心,做平常之事
4.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
5.万事随缘,不争不抢
第三课 寡欲是幸,知足是福
1.超然物外,不为名利所动
2.毁誉不动摇
3.功成身退任自如
4.世界上到处是名利的陷阱
5.幸福,只需要一点儿知足
6.苦寻得不到,放下即得来
第四课 君子之交,淡如水
1.没有分享的人生是一种惩罚
2.交友,从识人开始
3.“比而不周”的错误交友观
4.成也“三友”,败也“三友”
5.别奢求改变对方
6.以利交友,利穷则人散
7.借石攻玉交良友
8.适当的距离才是美
第五课 学习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
1.学而不思则罔
2.知识就是推动你起飞的风
3.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4.不懂装懂是最大的错误
5.处处留心皆学问
6.尽情享受读书之乐
7.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第六课 谨言慎行无过
1.言多必失
2.话说三分
3.谣言止于智者
4.智者知道该怎么开口
5.一句恶言,害别人也害自己
6.行动之前究竟要思考几次
第七课 在低调中修炼自己
1.跟孔子学习“谦受益”
2.藏锋敛锐,居功也不自傲
3.祸患消散于谦卑中
4.你觉得自己行了,你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5.别瞧不起小人物
6.择其善者而从之
第八课 “德”是为人处世之根本
1.有德无才难成事,有才无德办坏事
2.想要身后留名,必须身前立德
3.让人惧,不如让人敬
4.有德朋友遍天下
5.诚信是永恒的美德
6.小不忍则乱大谋
第九课 自立自强是立身之本
1.起步要平凡,目标要高远
2.命不好,自己可以改造
3.自强不息,铸就成功之路
4.自省自察,善于补过
5.有计划地获得成功
第十课 逆境不一定是坏事
1.身处困境,心在顺境
2.经历痛苦才能实现价值
3.一无所有是惊喜的开始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第十一课 坚持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1.做事要有始有终
2.不轻易言败,你才可能成为强者
3.有主见,不为他人言语所动
4.有所为,有所不为
5.坚持的极致“千万人吾往矣”
第十二课 寻找“立足点”,先安身后立命
1.保持个人的风格
2.认清自己,才不至于迷失本相
3.靠自己,上天助自助者
4.生命只在当下
第十三课 你的智慧,借我用用
1.集思广益,博采众议
2.不拘一格降人才
3.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4.在其位,谋其职
5.苛刻待人等于孤立自己
第十四课 领导的器量决定成就
1.宰相肚里能撑船
2.眼见未必是真
3.不轻信人言
4.要有点推功揽过的气度
5.听得进“逆耳忠言”
6.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第十五课 心存孝义自感天
1.孝是一种回报的爱
2.孝不仅仅存在于形式
3.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4.给父母以真诚的爱
5.一味顺从父母不算孝
第十六课 曲以求全
1.不能改变环境,就改变自己
2.处世不要走直路,走弯路才能全
3.识时务者为俊杰
4.顺其自然,乐天知命
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南怀瑾先生说:“一个君子的为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你拿张三跟自己比较,合适一点,就对他好,不大同意李四这个人,就对他不好,就是‘比’。”
“一个大政治家宗教家一样,爱人是不分彼此的。我们对于人,好的固然好,爱他;但对不好的更要爱他,因为他不好,所以必须去爱他,使他好。这样一个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宗教家,也就是教育家的态度,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
其实,亲近喜好相近、志趣相投的人,本来不算错误。每个人都可以保持自身的个性、爱好,遇到兴趣相投合的人,乐意与之相交,这是人之常情。但若是与之结党营私,谋求私利而有损大公,那便是大大的不该了。
孔子所说的“周”,其意为以道德忠义团结人,“比”则是以暂时的共同利害互相勾结。可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人,他们偏偏钟爱于“比”,背离组织原则,常常聚集在一起唧唧咕咕,今天说这个不是,明天说那个不好,全以个人的好恶出发,或者今天你帮我解决点什么,明天我为你办理点什么,相互得利,可损害的却是公众的利益。如此一来,“周而不比”的君子反而吃亏了!
北宋大文豪苏轼便是一个“周而不比”的君子。王安石变法,主持庆历新政时,由于感觉到了新政的种种弊端,苏轼坚决反对新政,站在了王安石的对立面,不容于当权者,被迫自求外放。
后来新政失败,王安石罢相,司马光等一系旧党重新掌政,因为他反对新政的缘故,就将他重新召回,希望他能成为旧党的骨干。不过苏轼却是个有原则的人,虽然新政有着种种纰漏,但旧党的一些做法一样让他觉得不合时宜,他还大加抨击了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这就惹恼了当权者,所以不久之后,他再度自求外调杭州太守。
纵观苏轼的一生,几乎没有私敌。在公事上,他向来对事不对人.不因私利而结党,也不因利益冲突而怨恨别人,真真正正做到了“周而不比”,算得上是儒家君子的典范了。
南怀瑾先生曾经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古写的篆文“比”字,象形两个人相同,同向一个方向,所以“比”就是说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样,那就容易流于偏私了,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相反,是比而不周,只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为标准。
其实,要做到“周而不比”,最关键的就是“爱”。这“爱”说的不是“私爱”,而是“大爱”,就是对天下人都要有爱心,无论他好还是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