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幻想遇到一个石童子,他可以陪我们玩,可以让我们提高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在成长的路上,尤其是进入初中以后,伴随着对周围世界的进一步认识和主动地思考人生,少年人内心的孤独感就会生起来,如何认识自己,与孤独共处,与世界和谐相处,轻幻想小说《漫长的花季》在这方面做了深入的探讨和阐释,它以作者的生活经历为背景,以民间传说契入故事,力图在生动而有悬念的故事中展现少年天性中的勇气、迷茫、孤单,颂扬少年的朝气、友谊和善良。 《漫长的花季》聚焦青春期的少年成长,关注少年的自我认识和发展,这样的主题的书写对儿童文学和少年读者来说,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小河丁丁的幻想小说语言典雅,节奏舒缓,叙述张力大,意味悠远,是奔着纯文学的高标准来实践写作的典范。《漫长的花季》以作者童年生活的小镇学校为原型展开,充满生活的质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聚焦成长中少年人的孤独,将少年的成长置身于家庭、学校的大背景下,让少年的每一点变化都仅仅联系着身边的成人和同龄人,在贴着时代又超越时代的描写中,深入探究少年人的内心,写出了完整的成长过程。《漫长的花季》送给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一个亲密的好朋友石童子,让你看到成长过程中多维度的立面的自我,让你获得更为稳妥的成长。让我们和丁小河一起,经历有石童子陪伴的少年时光。本书入选新闻出版总署2017年文艺原创精品出版工程(二期)项目。
幻化的精魂与少年的成长郭艳 小河丁丁是个湖南作家,他和他的文字又在江浙区域行走。他的出现无疑算是当下儿童文学写作的一个异数独特的语言和独特的叙事方式让他成为令人期待的青年作家。长篇《漫长的花季》依然保有小河丁丁一贯的独特风格,这是一部非常有特质的成长小说。小说叙述了小镇少年丁小河外表波澜不惊、内里却波涛汹涌的精神和情感成长。小说具备小河丁丁式的语言表达:朴素却淳厚,炼字却平易,情感丰富浓烈却率真敦厚。在对乡镇小学和中学的摹写中,凸显了他对于乡土文化和农耕文明生活样态的悉心刻画。在这部小说中,母亲、父亲、哥哥和姐姐用他们淳朴的乡村伦理和质朴的亲情让丁小河生活在相对宽松的生活环境中,小说刻画了父亲不愿意随缘安命中的坚韧,母亲辛勤操劳中的心酸,姐姐聪慧灵秀中的忧伤……这些都以风俗画的方式呈现在文本中。然而,这些仅仅是这部作品的背景,是低声部的和音,是烘托主人公成长的中国式伦理情感的沃土,而真正唤醒丁小河对于知识、艺术和自我主体性觉醒的则是现代教育。小说还原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乡土少年的求学生活,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大多数农家子弟无疑都有着相似的学习经历。当下很多作品写顽劣的、被虐待的、被溺爱的乃至考试逼压下的少年男女,其实在成长中,有很多孩子获得的爱是正常的,他们的成长也是波澜不惊的。小说正是塑造了这样一个接近于自然生长的少年丁小河,当他对学习有兴趣的时候,考试名列前茅。当他迷恋未知事物的时候,则穿越在大小崷山之间。当他沉溺于阅读,则更是将幻想诉诸于文字……乡镇上的少年男女在有限的时空和文化知识场域中,他们的生活一点儿也不贫乏,反而因为好奇、敏感而滋生无穷的想象力,在小小的时空维度有着自足的生长。他们因为自尊和个性独立而投入对于远大抱负的切实努力,比如练武功,哪怕这种想象力耽于幻想,这种远大抱负趋于荒唐可笑,然而少年心性贵在自由无拘,少年情感贵在对于极小事物的善意和感知。这部小说描写了上个世纪乡镇小学和中学生活中的少年男女,小说朴实地叙述了那个年代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生活的单调,由此少年主人公丁小河的追求则显示出乡村少年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对于内心精神镜像的敏感与关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美丽的音乐老师子车,一个俊朗的班主任何老师,这是依然遵循着启蒙和理想主义教育理念的两位老师,他们无疑象征着那个时代中国人对于教师身份的想象。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只有在启蒙理性的知识、修养和审美的熏陶下,乡村少年才有可能从盲目而任性的心性游荡返回自身的知识性建构,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摆脱蒙昧的心智,走向更为理性的自我成长。小说饶有趣味地叙述了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时代,少年男女对于港台剧、武侠小说的迷恋,这种弥漫着通俗味儿的娱乐对于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有着某种启蒙的意味,这些带着商业的、物质的和人情味儿的通俗文化让一代人开始有了个体精神情感的表达和宣泄。与此同时《镜花缘》这本书出现在叙事中也是个异数,当《镜花缘》出现的时候,丁小河的所有幻境就有了可以溯源的文化景深,石童子也获得了乡野文化之外的内涵和意蕴。在少年男女的成长中,纯真的蒙昧和任性的盲目像野草一样疯长,同时这也不妨碍他们拥有一颗纯净的赤子之心对一切引起身心快乐的东西保有着最原初的兴奋和好奇。小说中的石童子正是这种心性和情感的象征,是一个意蕴丰厚的意象符码。小说通过对于石童子的寻找,将很难操作的幻想性叙事非常巧妙地融合到写实性叙事中,同时在亦真亦幻的民间话语体系中赋予石童子极其强烈的时代气息:比如石童子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少年,只有镇中学才有石童子,而主人公丁小河遇到了,黄莺遇到了……我们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可能会遇到石童子,那么这种幻化的符码则具有了精魂性。当少年们遭遇石童子的时候,正是他们经历成长、领悟人生、建立个体性生命体验最重要的时期,石童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成长过程中多维度的立面的自我,在多元自我心理镜像的映射下,我们才有可能获得更为稳妥的成长,譬如对于少年男女来说,友谊、关爱、美、艺术和自尊等等,这些品性充溢在石童子幻型的同龄少年男女形象中,这样和少年成长如影随形的孤独、寂寞、内向、自卑等等,会在这种幻象中被消解,从而可以从建构性的角度来叙述少年的成长。在每一个面色平静的少年内心,其实都经历过充满痛感的忧伤、失望与悲伤,小小心灵正是经历了无声的痛与爱,才会真正成长。
郭艳,文学评论家、作家,鲁迅文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
小河丁丁:生于湖南西峒,儿童文学作家。著有《水獭男孩》《爱喝糊粮酒的倔老头》《从夏到夏》《唢呐王》等。作品曾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特等奖、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等荣誉。
幻化的精魂与少年的成长 郭 艳
第一章 传说第二章 侠客第三章 武功第四章 座位第五章 同桌第六章 咒语第七章 藏宝第八章 稗子第九章 学费第十章 实习老师第十一章 纸条第十二章 唱歌第十三章 秘笈第十四章 夹竹桃第十五章 新学期第十六章 喜事第十七章 晒谷坪第十八章 裙子第十九章 花信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