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话
我的好战友雷锋,离开我们已经50多年了,他生前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照片。
我一生中最感到自豪和骄傲的,就是我作为雷锋生前所在团的摄影员,曾经为雷锋同志拍照了入伍后的第一张照片。自此开始,我用手中的相机,为雷锋同志共拍摄照片260多幅,我的镜头记录了雷锋同志辉煌一生中最后两年零八个月的绚丽风采。
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我们再次瞻观雷锋同志这些珍贵的照片,深刻认识这些照片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将有助于我们深入领会习总书记关于学习雷锋的重要讲话精神,有助于深入理解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有助于促进学习雷锋活动的常态化,进而充分发挥雷锋精神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的助推作用。
雷锋精神,是雷锋事迹的提炼与升华;雷锋事迹,是雷锋故事中的精粹;雷锋故事,是雷锋照片的本原;雷锋照片,是雷锋形象、雷锋故事、雷锋事迹乃至雷锋精神的真实写录。
雷锋的照片,没有背后的故事。雷锋就是雷锋,照片就是照片,这一切从一开始就是那么真真切切,那么堂堂正正地存在于朗朗乾坤之中,展示在亿万人民群众面前。
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却有一些人大炒特炒所谓真实的雷锋、背后的故事,编造和杜撰了所谓的雷锋轶事。其中固然是有些人不明真相而人云亦云;也有一些无良媒体为了哗众取宠,游戏读者,吸引眼球而制造轰动效应;更有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借此另作文章,歪曲事实,丑化雷锋,亵渎雷锋精神,通过去英雄化,进而丑化英雄。
前不久,我和乔安山的孙女乔婷娇进行了一次交谈,她对我讲,她曾同身边的一些90后朋友们探讨过学雷锋的问题。婷娇的这些朋友都是热衷于公益事业的青年人,她谈到当前青年人的一些情况,多少令我感到担忧。
她说,当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对雷锋和雷锋事迹的质疑,有些质疑,她的90后团队朋友们内心里有着潜意识的共鸣;她特别提到,他们这个团队在做公益活动时,往往更喜欢用志愿者服务队的称呼,而不愿冠以学雷锋的名义。
对于朋友们的纠结和困惑,婷娇试图答疑解惑,却感到无力和苍白。她说,她准备组织伙伴们到雷锋家乡去,进行一次重走雷锋路的活动,实地感受一下雷锋成长的环境,接一接人气和地气。显然,这些孩子们在努力探求走出困惑的办法。
婷娇是雷锋亲密战友的后代,从小就受到雷锋精神的熏陶,在爷爷乔安山身上也无数次看到了雷锋的影子。她入伍后就在雷锋生前所在团工作,并在雷锋事迹展览馆从事讲解员工作,可以说对雷锋事迹和雷锋精神有着较深的了解和认知。
为什么?为什么一个同雷锋有着诸多渊源,应该是根正苗红的90后青年,为什么这样一位积极上进、热衷于公益的青年,居然会对摆脱这些纠结与困惑感到无良方可施?
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人们经常在讲,时代需要雷锋,时代呼唤雷锋。可是,当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年,蹦蹦跳跳来到学校渴望学习文化知识的时候,忽然有一天发现,他们本应在课堂里得到的知识,却要父母付出十倍、几十倍的补课费才能得到。试问,这样的教育,能呼唤出雷锋吗?
当一群热血青年,正在探索人生真谛,确立人生目标追求的关键时刻,我们的一些媒体却在那里一篇接一篇地说,刘胡兰是假的、邱少云是假的、狼牙山五壮士是假的。试问,这样的宣传,能呼唤出雷锋吗?
当一个阳光青年,在大街上遇到一位跌倒的老大娘,毫不犹豫地上前扶起,送到医院。结果却被法院有罪推定,判付了医疗费。试问,这样的社会规范,能呼唤出雷锋吗?当一名军人、一名警察,为维护祖国和人民的安全而流血、而致残、而牺牲,他们,或他们的亲人,却不能享受应有的荣誉和基本的生活保障。试问,这样的社会规则,能呼唤出雷锋吗?
……
事情似乎陷入了悖论:人们需要雷锋,人们在呼唤雷锋,而人们又在拒绝和扼杀雷锋。
作为雷锋生前的战友,我们的历史责任,就是要打破这个悖论,清扫学雷锋道路上的障碍,营造积极的、健康的、良好的学雷锋的社会氛围,给青年人注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习总书记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抗战英雄代表颁发纪念章时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雷锋,就是我们民族的英雄,雷锋,就是我们国家的先锋。今天,中华民族正处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缅怀雷锋同志的光辉业绩,捍卫和弘扬雷锋同志的伟大精神,是我们这些雷锋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所以,我用雷锋照片的故事作为本书的书名,希冀再现当年我和我的战友们,站在雷锋面前为雷锋拍摄照片时的一些真实场景。用围绕雷锋照片所发生的故事,用我们从雷锋身上感受到的精神能量,用历史的真实去正本清源,去澄清那些杜撰出来的背后故事。正视听,明是非,聚气凝魂,弘扬正气,净化学习雷锋的社会环境。
序言
期待已久的《雷锋照片的故事》一书终于问世了,可喜可贺!
雷锋的一生短暂而光辉,给我们留下了数百幅照片。他在部队的两年零八个月,是照片拍摄最多、分量最重的时期。雷锋在部队期间,先后有8 位摄影师为雷锋照过相:张峻,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助理员;季增,雷锋生前所在团摄影员;董哲,沈阳军区政治部宣传部记者;周军,沈阳军区《东北民兵》杂志社记者;吴加昌,《解放军画报》社记者;陈文辉,海军旅顺基地政治部助理员;赵志华,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助理员;张泽西,第六十四军政治部助理员。其中季增和张峻拍摄的最多。胡世宗、张峻著《我为雷锋拍照片》一书已在2013 年出版。季增同志作为雷锋入伍后为雷锋拍照的第一人,也是为雷锋照相最多的人,他先后为雷锋拍了260 多张照片,这一次把这些珍贵的照片精选成册,出版发行。为雷锋拍
照最多的人讲述雷锋照片的故事,以飨读者,这是他对学雷锋事业做出的又一重大贡献。
在《雷锋照片的故事》中,作者以对雷锋的深厚情感和亲历亲为的认知,为我们讲述了一帧帧照片的故事,并用不可辩驳的事实回答了诸多对雷锋照片的质疑。对于雷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照片,社会上有人提出了很多疑问,有的认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拍摄这么多照片太奢侈了,有的认为都是为了宣传而造假摆拍的,还有人怀疑这么多照片是不是雷锋雇人拍的,等等。我想在这里做一个说明:首先,雷锋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他在生活的每一个关节点都要去照相馆照张相,留下美好的瞬间。比如,他在参加少先队、共青团时,在接到入伍通知书时,在入伍到部队时,在参加抚顺市第四届人代会时……他都要到照相馆去照张相;当他离开湖南去鞍钢途中参观武汉长江大桥、到天安门广场时,他到外地作报告时,他都会花钱就地拍张照片,留下永久的纪念。其次,雷锋是个先进人物,作为先进青年应征入伍,一开始就受到了部队党委的高度重视。在全团欢迎新战友大会上,团政委韩万金听了雷锋代表新兵讲话后,就对其他领导说:雷锋是个好苗子,我们一定要好好的培养。为此,曾专门召开团党委常委会,研究如何培养雷锋问题,并向雷锋所在的运输连党支部做了工作安排。团党委分工团政治处主任、后任团副政委的刘家乐同志具体负责对雷锋的培养工作。为了宣传好这个典型,派人跟随雷锋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很多时候,雷锋做了好事组织上并不了解,当团首长和机关知道后,立即派人按当时的实际情况去补拍了照片。再次,雷锋是个孤儿,参加工作又比较早,每月的工资除生活必需品外,没有其他什么消费。当时
去照相馆照一张相片两角多钱,雷锋也是负担得起的。
读书是为了明史、励志。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雷锋的一张张照片都记录了鲜活的历史,留下了雷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许多美好瞬间。阅读这些照片的故事,可以加深我们对雷锋精神深厚内涵的理解,加深对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的理解,加深对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题词、讲话,特别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学雷锋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
当我们站在历史潮头,置身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奋斗进程中,我们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竭力推进全社会学雷锋事业,要把雷锋精神贯穿到各条战线、各个行业、各个岗位中去,融入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去,像雷锋那样做事,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雷锋生前战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原副政委、海军中将
冷宽
2018 年2 月
后记
在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发表55 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学雷锋基金管委会、中华志愿者协会弘扬雷锋精神促进会(以下简称全国学雷锋两会)组织出版了这本弥足珍贵的史书。
全书共选用各类照片180 余幅,以翔实的史料,缜密的叙事,真实地再现了雷锋同志的感人事迹,揭示了雷锋同志崇高的精神境界,同时也回答了一部分人对雷锋照片的某些质疑,批驳了少数人对雷锋同志的诬蔑和诋毁。是学习和研究雷锋事迹、雷锋思想、雷锋精神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本书以季增口述的形式,回顾当年为雷锋同志拍摄照片的往事。年过八旬的老人,不顾体弱多病,一桩桩、一件件地追思回顾,讲到动情之处,时而神色飞扬,时而言语哽咽。最令老人遗憾的是,一生为雷锋照了260 多幅照片,竟没能留下一幅自己与雷锋的合影。笔者问其故,季老说:为雷锋拍照,是我的工作,胶卷是公家的,我不能假公济私。可我怎么就没想到去照相馆和雷锋照张相呢!唏嘘懊悔之情,溢于言表。而季老廉洁自律之风,更使我们敬佩有加。更可贵的是为了宣传雷锋精神,季增在2012 年把他拍的照片全部捐给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和全国学雷锋两会,可以无偿使用。
雷锋生前战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原副政委、海军中将冷宽在繁忙的工作之中,为本书作序,彰显了一代雷锋人对雷锋事业难以割舍的情愫和责任担当。
本书雷锋照片由季增提供,雷锋生前所在部队政治部摄影干事欧达龙整理;文字由雷锋生前所在部队政治部干事、雷锋日记整理参与人之一李振魁执笔。他们以雷锋精神做雷锋事业的高度政治责任感,专程从外地赶赴北京,用近两个月的时间,精心选编照片,悉心撰写文字,成就了本书的出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领导、编辑和工作人员热情关注本书,从创作撰写到排版印刷,做到提前介入,全程关心,周密组织,倾力倾心,确保这本高质量的图书得以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季增夫人刘燕玉女士、儿子季峻峰、女儿季咏梅对本书出版做了大量工作。
谨对以上人员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 者
2018 年1 月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