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生生不息,悠远流长,千年历史凝炼国学智慧。国学不仅仅是固有学术,还包含着现代精神。国学并不是固步自封的僵化体系,而是不断融合其他文明以突破自我的日日新的生命体。国学并不遥远,与我们当下生活息息相关。正如于丹教授所言,国学一旦为生命体验所激活,那温暖的气息便流荡在心灵,让我们每一个人在失落甚至绝望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文化就是拯救自己的一种力量。
《国学智慧大典(中华国学智典 图文珍藏版 套装共12册)》内容广泛,涵盖了中国古典哲学、历史、伦理、宗教、诗词、兵法等文化范畴,涉及到的国学典籍一百多部,几乎涵盖了所有最精典的国学读本。读者既可以和老子论道,与司马迁谈史,也可以听曾国藩讲为政,陪李白一起作诗,参透儒家的进取、道家的无为、周易的精妙、法家的权谋、兵家的智慧……古为今用儒家修身道家养性,佛法增慧,兵家建功,法家强业,易学广智,察天人之境界,识人之道权谋之术,用略之法……溯本寻源,尽在传统国学之中,不仅可以带来阅读上的愉悦,更可提供蕴含深刻内涵的精神源泉。
《国学智慧大典(中华国学智典 图文珍藏版 套装共12册)》:
在《论语》中有“孔子绝礼于陈”的故事。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时,在陈卷入政治纠纷中,被困于陈、蔡之间,七天吃不到一顿热饭,野菜汤里没有米,面容憔悴,但仍然孜孜不倦地教授学生,还在房内弹琴唱歌。颜回在外边摘菜,子路、子贡两人互相议论道:“先生两次被鲁国驱逐,卫国不让停留,在宋国遭到伐树人的侮辱,陷入困境。侮辱先生的行为屡屡发生,可是,先生仍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弹琴唱歌,从不停止,君子有这样不知耻辱的吗?”颜回无法回答,便进屋秉告孔子。孔子推开琴,长叹一声说道:“子路和子贡,真是两个小人啊。叫他们进来,我跟他们说。”子路和子贡进来后,子路说:“像这样子,可说是穷困了吧!君子也会遇到这种悲惨的境遇吗?”孔子说:“这是什么话!君子通达大道叫做‘通’,穷困于大道才叫‘穷困’。现在我怀抱仁义之道,碰上这种乱世的灾难,这算什么穷困!我自我反省之:内心并不穷困于道,面临危难也不失我的德行。天气冷了,霜雪下了,我这才知道松柏的茂盛。陈蔡之地的这点挫折,对我或许是一种幸运呢!人的一生都会有好与坏的境遇,最重要的是处在逆境时如何去排遣它!”
荀子根据这段故事指出:“遇不遇者时也。”任何人的一生总会有不遇的时期,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会有和预期相反的结果。长此以往,任何人都不免产生悲观情绪。然而,人生并不仅有这种不遇的时候。当云散日出时,前途自然光明无量,人也便会拥有顺利的时候,在境遇顺利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成功。但是,总有一天,不遇的时候又会悄然来临。所以,逆境时,凡事必须耐心地等待时机的来临,不必惊慌失措,顺境时,也不应因春风得意而得意忘形,应该谨慎小心的活着。因此我们的生活态度应该是顺境不骄矜,逆境不颓唐,相信一切都是平常事,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生活。
伟大的圣人先哲们看着眼前的重重困难,看着即将到来的厄运,毫不犹豫、毫不迟疑地做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他们视困难为考验、视厄运为天然,在他们伟大的心灵面前,没有任何艰难险阻不能逾越,没有任何痛苦与悲凉不能承受,他们的心里没有自己的浮于身外的虚名,只有一颗平常之心。
平常心对于人来说是一种不太容易把握的心态,但是它却能让人们脚踏实地地生活,扎实稳打地工作,摒弃浮躁之心,不强求,不气馁。
要守住平常心,就要承认有些东西得不到,因而要学会放下,放下求之而不得的东西,才会轻松快乐起来。守住平常心,还表现在对名誉和困难的态度。学会放下美丽的光环,才能轻松前行。学会应难而上,才能踏平坎坷上大道。
对于我们来说,拥有平常心,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财富,拥有它,你便拥有了事半功倍的法宝,那就拿起平平凡凡的事吧!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做下去。其实,往往平凡的表面蕴藏着深层次的规律和道理,你会越干越高兴,越干越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