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智慧精华》整理了中国传统文化有代表性的思想精华与重要学说,以期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包括学习之道、教学之道、修身之道、交往之道、君子之道、廉洁之道、仁勇之道、孝悌之道、治国之道、用兵之道共十个大部分,一百二十篇章,图文并茂,意味深远,是了解我国传统智慧精华的重要参考读物。
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而灿烂的文化,是世界文明宝库中的珍宝。中华文化精华如璀璨浩瀚的银河,源远流长,泽被广远。以欧美一些国家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接触中华文化,大概是从传教士翻译介绍中国经典开始的。这些传教士,本身大多也是优秀的翻译家和汉学家,客观上,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译介无疑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西方人开始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时,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周易》、老庄道家,后来是《孙子兵法》等的兵家思想和儒家学说,再后来,在国际范围内出现了“新儒家”一派。
历数家珍,首屈一指的还是《周易》,阴阳、五行、八卦、两仪四象、六十甲子等理论,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将其视同为封建迷信,这是古人观天象、地理、人文,通过深入思考而总结出来的哲学规律与知识。这些深奥的哲理,既标志着古老中国文化的独创性,又体现了跟基督教“创世说”的某些方面在不同程度上的不谋而合。文化本身就有相通之处,这不足为奇,反而可以互相验证。
前言
第一编 学习之道
一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二 专心致志
三 锲而不舍
四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五 学如不及
六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八 小子何莫学夫诗
九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十 朝闻道,夕死可矣
第二编 教学之道
十一 有教无类
十二 因材施教
十三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十四 教学相长
第三编 修身之道
十五 贤贤易色
十六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十七 不怨天,不尤人
十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十九 恭宽信敏惠
二十 无欲速,无见小利
二十一 小不忍则乱大谋
二十二 弃道听途说
二十三 放于利而行,多怨
二十四 敏于事而慎于言
二十五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二十六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
二十七 不迁怒,不贰过
二十八 反求诸己
二十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十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I
三十一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三十二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三十三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三十四 不敢为天下先
三十五 上善若水
……
第四编 交往之道
第五编 君子之道
第六编 廉洁之道
第七编 仁勇之道
第八编 孝悌之道
第九编 治国之道
第十编 用兵之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