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概论(第3版)》主要向社会工作、社会学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介绍当代各国社会政策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当代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了解各国社会政策的发展历史,了解我国和当代各国社会政策的结构、过程、环境和运行机制,以及我国社会政策各个领域的基本情况。第三版将新的实践和理论发展纳入社会政策的知识体系中,以便学生能了解我国社会政策的理论前沿和新实践发展情况。 《社会政策概论(第3版)》主要供高校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教学使用,也适用于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教育、社会福利以及工青妇等部门、团体和机构的行政人员、非营利机构中的管理者及各类社会工作者阅读。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教委决定在高等学校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后改为社会工作专业),北京大学等几所高等学校在多方支持下开办了该专业。到90年代中期,社会工作专业获得了一定发展。近几年来,社会工作专业在规模上获得了快速增长,这与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
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工作专业建立之初,编写高水平的专业教材,对于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学者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我国高等学校中断了30多年,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学者对国际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知识不甚熟悉,另外,学者们对我国本土的社会工作(社会服务)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也不够深入。十多年来,各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同仁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的来讲教材建设还相对滞后。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于1994年成立之初便决定把教材建设和学科规范化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基于国内同行的知识积累和现实要求,协会决定着手组编社会工作专业教材。从1997年开始,经过5所高等学校14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学者两年多的努力,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王思斌教授主编的《社会工作概论》,迈出了由协会统筹、各高等学校共同编写教材的第一步。该书出版之后得到了同行专家的好评,它不但被许多学校当做教材,而且在2002年获得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实践说明,集中各校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学者共同编写教材这条路是可行的。
第一编 导论:社会政策的概念和发展
第一章 社会政策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 政策与公共政策
一、政策
二、公共政策
第二节 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
一、社会政策的定义与实质
二、社会政策的主要领域
三、社会政策与其他类似概念的关系
第三节 社会政策的法规体系
一、社会政策与法律和法规
二、我国社会政策的法律法规体系
三、其他政策文件
四、各种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社会政策实践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发达国家社会政策实践的历史发展
一、社会政策实践的发端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福利国家”社会政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三、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改革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社会政策实践的历史演变
一、拉丁美洲国家的社会政策
二、亚洲国家社会政策的基本状况
三、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社会政策
第三节 中国大陆社会政策发展概况
一、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的社会政策
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政策的改革与发展
三、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政策的最新发展
第三章 社会政策学科的历史发展与理论体系
第一节 社会政策研究的发展
一、社会政策研究的缘起
二、西方社会政策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三、我国社会政策学科的发展
第二节 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
一、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
二、社会政策的理论体系
第三节 社会政策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社会政策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二、社会政策分析的方法
三、社会政策研究中收集与分析资料的方法
第二编 社会政策基本原理
第四章 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及社会问题
第一节 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
一、个人需要与社会政策
二、社会需要与社会政策
三、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对社会政策的导向作用
第二节 当代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
一、社会问题的基本含义与特点
二、当代社会问题的主要方面
三、社会政策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
第五章 社会政策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社会政策的主体
一、什么是社会政策的主体
二、社会服务领域中的组织体系
三、政府在社会政策体系中的主体作用
四、当代民间非营利组织在社会政策中的角色和作用
五、其他组织在社会政策体系中的作用
六、现阶段社会政策主体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第二节 社会政策的对象
一、社会政策对象的界定
二、社会政策的受益者分析
三、社会政策的受损者分析
四、社会弱势群体及其在社会政策体系中的地位
第三节 社会政策的资源
一、社会政策资源概述
二、社会政策资源的调动方式
三、政府对社会政策的经费投入
第四节 社会政策的运行机制
一、运行机制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社会政策行动中的资金供应模式与服务传递模式
三、社会政策行动的纯福利模式与准市场模式
第六章 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
第一节 社会政策决策的内容和决策模式
一、社会政策决策的内容
二、社会政策的决策层次与决策模式
第二节 社会政策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影响社会政策决策的基本因素
二、社会政策的可行性
三、影响社会政策决策的其他因素
第三节 社会政策制定过程的主要环节
一、确立社会政策议程
二、社会政策的方案设计
三、社会政策的可行性研究
四、社会政策的试点
五、社会政策方案的征求意见和修改
六、社会政策的审批与文本发布
第七章 社会政策的实施、评估与变动
第一节 社会政策实施过程
一、社会政策方案的实施细则
二、社会政策项目的资金分配与服务传递
三、社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宣传
第二节 社会政策行动的管理
一、社会政策行动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二、社会政策行动管理的层次与对象
三、社会政策管理的组织模式
四、社会服务的管理体制
五、社会福利机构的人员配备与规章制度建设
第三节 社会政策的评估与变动
一、社会政策评估
二、社会政策的变动
第八章 社会政策的价值分析
第一节 社会政策的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
一、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
二、社会政策研究与实践中的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
第二节 社会政策中的价值争议
一、公平与效率
二、自由与控制
三、个人与集体
四、人道主义与人权
第三节 社会政策的意识形态类型
一、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
二、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
三、“第三条道路”
四、发展性社会福利
第九章 社会政策的经济分析
第一节 社会政策的经济基础
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政策水平的衡量标准
二、社会政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第二节 社会政策行动的效率
一、社会政策行动的效率问题
二、提高社会政策行动效率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社会政策与经济运行:社会政策经济功能的微观分析
一、社会政策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二、社会政策在分配过程中的作用
三、社会政策对消费、投资和贸易的影响
第四节 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政策经济功能的宏观分析
一、社会政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二、经济发展前提下社会政策的两种模式选择
三、发展型社会政策模式
第十章 社会政策的政治与社会分析
第一节 社会政策的政治分析
一、社会政策的政治功能
二、社会政策与政治体制和公民权利
三、社会政策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四、社会政策与利益集团
五、社会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
第二节 社会政策的社会分析
一、不同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社会政策
二、社会政策与社会阶层结构
三、社会政策与家庭、社区和组织
四、社会政策与社会发展
第十一章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政策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政策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与社会政策的关系
二、经济全球化对社会政策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国际组织在社会政策中的作用
一、国际组织与社会政策治理
二、主要国际组织的社会政策行动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政策议题
一、社会政策与经济竞争力
二、社会倾销与劳工权益
三、劳动力跨国流动与社会政策跨国协作
……
第三编 社会政策的主要领域
《社会政策概论(第3版)》:
其次,从政府公共政策实践的角度看,社会政策是政府向社会成员提供社会服务和实施社会管理的政策体系。从政策实践上看,政府的社会政策首先旨在向广大的社会成员,尤其是其中的困难群体提供各种社会服务。工业化以来,各国政府为社会成员提供的各种社会服务越来越多,其范围包含了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就业、社会保障以及对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移民和贫困者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的各种服务,在很多国家都已经形成了范围很大的社会服务体系。而政府正是通过一定的社会政策在这些社会服务领域建立运行规则、调动必要的资源以及建立组织体系等。
同时,社会政策还与社会管理有关。在工业化社会以前,各国政府一般只靠国家机器的“专政”和在文化方面的“教化”去管理社会。19世纪80年代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政府开始通过一定的社会政策,通过向人们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来达到社会管理的目标。20世纪中叶以来“福利国家”体制的形成,使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此后,各国政府都广泛实施各项社会政策,通过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解决社会问题以及树立公平的社会观念来达到加强社会管理的效果。
最后,从运行原则上看,社会政策属于福利性原则的领域。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在政策实践上,社会政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其非商业性运行的原则。社会政策是政府向公民提供的社会服务的政策,但这种服务之所以被称为“社会服务”,主要是由于其服务的性质和过程坚持了非商业化的原则,即不是按照市场的价值去等价交换,而是以社会关照、社会补偿等原则为基础。在这一点上,社会政策明显不同于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经济政策。因此,在一些教科书中直接将“社会政策”等同于“社会福利政策”的概念。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将社会政策定义为“政府或其他组织在社会公平等价值目标的指导下,为了达到满足民众基本需要、解决社会问题,进而维护社会稳定和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等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服务行动的总和”。
2.社会政策的实质
社会政策的实质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事务领域中的干预行动。在过去很长的历史中,国家的统治者一般不直接关照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对各种社会事务也很少直接管理。普通老百姓一般通过自给自足和一定的市场交换去满足他们的各种需要。家庭、邻里、社区组织和其他民间机构也提供着各种补充性的或保障性的服务。同时,社会管理一般也在地方社区中进行。但是自工业化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巨大变化,原来的家庭和地方社区的社会服务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不再奏效,因而需要政府的介入以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从这个角度看,政府的社会政策行动是在原来的社会福利制度体系中实施干预:通过在社会福利事务上建立必要的强制性规则,以引导社会福利体系向良性方向发展,并通过在各种社会服务方面投入必要的公共资源,以满足民众的需要。
应该重点指出的是,政府“干预”社会福利事务与政府“包揽”社会福利事务是不同的概念。政府包揽社会福利事务模式的含义是政府为民众的社会福利需求负完全的责任,并且整个社会福利制度都由政府来安排。而政府干预模式的基本含义则是政府只是针对现有经济制度与社会福利制度的不足而采取行动。政府的行动并不是要取代市场机制,而是要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才进行干预;政府并不是要替代家庭、社区、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在提供福利服务方面的作用,而是要组织和协调各个方面的行动,并在其他组织难以发挥作用的方面承担责任;同时,政府采取社会政策行动并不是要广大社会成员放弃其个人责任,而是要尽可能地调动广大民众广泛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