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豪放派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 句法和字法写词。本书精选宋词中两大类别中zui ju 代表性、被大家熟知、zui 有韵味,zui富内涵的宋词佳作。
张慧芸,原名张媛,女,汉族。从事国学类图书编辑工作,先后参编了《论语的智慧》《中华经典智慧》等图书。
豪放词
李白
菩萨蛮
忆秦娥
张志和
渔歌子
韦应物
调笑令
李煜
破阵子
潘阆
酒泉子
范仲淹
渔家傲·秋思
柳永
鹤冲天
望海潮
八声甘州
双声子
戚氏
张昪
离亭燕
欧阳修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
出守维扬
王安石
桂枝香·金陵怀古
南乡子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水调歌头
永遇乐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定风波
西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临江仙
定风波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黄庭坚
念奴娇
贺铸
六州歌头
晁补之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周邦彦
西河·金陵怀占
叶梦得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点绛唇·绍兴乙卯绝顶小亭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朱敦儒
鹧鸪天·西都作
水龙吟
相见欢
李清照
渔家傲
陈与义
临江仙
张元斡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
石州慢
岳飞
满江红—怒发冲冠
小重山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陆游
鹊桥仙·夜闻杜鹃
诉衷情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谢池春
范成大
水调歌头
张孝祥
念奴娇·过洞庭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水调歌头
水龙吟·为韩南涧
尚书寿甲辰岁
贺新郎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沁园春
鹧鸪天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陈亮
念奴娇·登多景楼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刘过
唐多令
崔与之
水调歌头·题剑阁
刘克庄
沁园春·梦孚若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吴文英
高阳台·过种山
八声甘州·陪庾幕诸公游灵岩
陈人杰
沁同春·丁酉岁感事
刘辰翁
兰陵王·丙子送春
周密
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文天祥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汪元量
莺啼序·重过金陵
张炎
解连环·孤雁
徐君宝妻
满庭芳
元好问
水龙吟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鹧鸪天
江城子
段克己
满江红·过汴梁故宫城
萨都刺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文徵明
满江红
杨慎
临江仙
陈子龙
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吴伟业
贺新郎·病中有感
陈维崧
醉落魄·咏鹰
朱彝尊
卖花声·雨花台
长亭怨慢·雁
纳兰性德
蝶恋花·出塞
金缕曲·赠梁汾
郑燮
沁园春·恨
黄景仁
贺新郎·太白墓和稚存韵
龚自珍
湘月
吴藻
金缕曲
顾春
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谭嗣同
望海潮·自题小照
梁启超
金缕曲
秋瑾
满江红
鹧鸪天
李叔同
金缕曲·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
婉约词
唐玄宗
好时光
王建
调笑令
白居易
忆江南
长相思
刘禹锡
忆江南
刘长卿
谪仙怨
温庭筠
梦江南
更漏子
菩萨蛮
南歌子
韦庄
菩萨蛮
思帝乡
司空图
杨柳枝
吕岩
梧桐影
皇甫松
梦江南
采莲子
李存勖
如梦令
李璟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冯延巳
谒金门
鹊踏枝
长命女
清平乐
采桑子
和凝
河满子
晏殊
浣溪沙
浣溪沙
清平乐
宋祁
玉楼春
欧阳修
踏莎行
蝶恋花
柳永
曲玉管
雨霖铃
蝶恋花
采莲令
定风波
少年游
戚氏
夜半乐
玉蝴蝶
八声甘州
迷神引
竹马子
晏几道
临江仙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鹧鸪天·彩袖殷勤摔玉钟
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木兰花·东风又作无情计
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幕
清平乐
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六幺令
虞美人
留春令
满庭芳
苏轼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洞仙歌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木兰花—次欧公西湖韵
贺新郎
秦观
望海潮
八六子
满庭芳
满庭芳
减字木兰花
踏莎行·郴州旅舍
阮郎归
李之仪
卜算子
周邦彦
瑞龙吟
风流子
兰陵王
琐窗寒
夜飞鹊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过秦楼
花犯
大酺
解语花·上元
蝶恋花
拜星月慢
关河令
绮寮怨
瑞鹤仙
应天长
夜游宫
陆游
卜算子·咏梅
渔家傲·寄仲高
定风波·进贤道上见梅赠王伯寿
辛弃疾
贺新郎·赋琵琶
摸鱼儿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祝英台近·晚春
青玉案·元夕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姜夔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踏莎行
齐天乐
琵琶仙
念奴娇
扬州慢
淡黄柳
暗香
疏影
翠楼吟
杏花天
一萼红
霓裳中序第一
李清照
如梦令
醉花阴
声声慢
念奴娇
永遇乐
浣溪沙
金章宗
生查子·软金杯
吴激
人月圆
诉衷情
此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稼轩由大理少卿出领湖北转运副使,年三十九。词以今昔对比、反衬手法抒发愤懑之情。上片展开十七年前一幅历史画卷,金兵南猎,突出其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写宋军北拒,则再现其舟师列江的赫赫军威。“谁道”二字,断喝中饱含着对于金兵的蔑视和对己方的信心,声情宛然。“血污”“风雨”两句,敌酋败退身亡之状似已可睹。歇拍自我画像,英姿飒爽。这一切写来生动简括,气势非凡。词上片颇类英雄史诗的开端,然而其雄壮气势到后半却陡然一转,反添落寞之感,通过这种跳跃性很强的分片,有力地表现出词人失意和对时政不满而更多无奈气愤的心情。下片转向现实抒情。自“隆兴和议”(1164)以来,主和舆论甚嚣尘上,致使爱国志士年华虚度,请缨无门。壮志消磨,全推在“今老矣”三字上,行文腾挪,用意含蓄,个中酸楚愤激,耐人寻味。愤语、反语的运用强化了感情色彩。此词与词人《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从内容到结构上都很相近,可以参读。词中白首之叹、归隐之思盖源于此。结拍作反语讥讽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