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兵家谋略以《孙子兵法》为代表,主要侧重于军事领域;法家谋略以《韩非子》为代表,主要侧重于政治领域;纵横家谋略以《鬼谷子》为代表,主要理于外交领域的话,那么,唐代赵蕤的《国学经典:长短经(套装上下册)》则集中国古代谋略之大成,大到治国用兵、识人用人,小到世故人情、生活智慧,一网打尽,全方位、多角度地阐释了中国古代的谋略思想。本书在恢弘的历史画卷的展示中升华出谋略的内核,在鲜活生动的历史事件和生活故事的叙说中剔透出谋略的真谛,读之,既回肠荡气,又情趣盎然,令人掩卷难忘。
赵蕤 (ruǐ)字太宾,梓州盐亭人(今四川省盐亭县两河镇赵家坝人),约生于唐高宗显庆四年 ( 公元 659 年 )卒于唐玄宗天宝元年 ( 公元742年)。赵蕤读百家书,博于韬略,长于经世。由于他出生在木融合、大统一、大团结的“开元盛世”,缺乏战国时期那种人分裂,大动乱、人辩论的政治环境,加上他视功名如粪土,视富贵如浮云。所以采取了“夫妇隐操,不应辟召”的处世态度。
他自幼好帝王之学,“博学韬衿,长于经世”,并且“任侠有气,善为纵横学”,因此闻名于当世。唐玄宗多次征召,他都辞而不就,过着隐居的生活。大诗人李白对他极为推崇,曾经跟随他学习帝王学和纵横术,时称“赵蕤术数,李白文章”。 赵蕤和李白是唐代的“蜀中二杰”,李白师承赵蕤的儒家风范、道家思想和豪侠性格,青胜于兰,如虎添翼。
赵蕤的生平事迹,刘煦的《旧唐书》和欧阳修的《新唐书》皆未立传。唯北宋孙光宪的《北梦琐言》和清代纪晓岚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他的事迹有简历和传略可查。
赵蕤的代表作为《长短经》,又叫《反经》。《长短经》成书于开元四年 (公元716年),共九卷 64 篇,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杂家和阴阳家思想之大成,是黑白杂揉之书,以谋略为经,历史为纬,记述国家兴亡,权变谋略、举荐贤能、人间善恶四大内容,又以权谋政治和知人善任两个重点为核心;此书高妙完美,天人合一,振聋发聩,警世惩恶,是难得的谋略全书。
自序
卷一(大政)
大体第一
任长第二
品目第三
量才第四
知人第五
察相第六
论士第七
政体第八
卷二(德行)
君德第九
臣行第十
德表第十一
理乱第十二
卷三(权变)
反经第十三
是非第十四
适变第十五
正论第十六
卷四(霸纪上)
霸图第十七
卷五(霸纪中)
七雄略第十八
卷六(霸纪下)
三国权第十九
卷七(权议)
惧戒第二十
时宜第二十一
卷八(杂说)
钓情第二十二
诡信第二十三
忠疑第二十四
用无用第二十五
恩生怨第二十六
诡顺第二十七
……
卷九(兵权)
周广业跋
《左传》日:“周内史叔服如鲁①,公孙敖闻其能相人也,见其二子焉。叔服日:谷也食子,难也收子。谷也丰下,必有后于鲁国。”
《汉书》日:“高祖立濞为吴王②。已拜,上相之日:汝面状若有反相,汉后五十年后,东南有乱,岂非汝耶·天下一家,慎无反!”
由此观之,以相察士,其来尚矣。故日:富贵在于骨法,喜忧在于容色。
[注释]
①内史:官名。西周始置。或称作册内史,作命内史。掌管著作简册,册命诸侯卿大夫,以及爵禄的废置。②濞:即刘濞。西汉诸侯王。刘邦侄,封吴王。后发动吴、楚等七国之乱,兵败被杀。
[译文]
《左传》说:“周朝内史叔服到鲁国,公孙敖听说他善于看相,就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引见给叔服看。叔服说:你的儿子谷会赡养你,儿子难会安葬你。谷是方形脸,后代定会在鲁国有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