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行为设计的原理与技术》从教师教学行为这一视角出发,以素质教育理念、主体性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改革理念等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阐述了教师教学行为设计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等原理,阐述了教师教学主导行为、教师教学实施行为和教师教学研究行为等具体教学行为的设计技术。
马会梅,女,宁夏吴忠市人。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1993年于陕西师范大学心理系教育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2003年于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教育心理学专业教学及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主持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主持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2项,出版专著1本,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余篇,CSSCI来源刊物5篇。
第一篇 教师教学行为设计的原理
第一章 教师教学行为设计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教师教学行为设计的概念
第二节 教师教学行为设计的特征
第三节 教师教学行为设计的意义
第四节 教师教学行为设计的原则
第二章 教师教学行为设计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学习论基础
第二节 教学理论
第三节 传播理论
第三章 教师教学行为设计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教学哲学方法
第二节 教学系统方法
第三节 教学模式化方法
第二篇 教师教学行为设计的技术
第四章 教师教学主导行为设计
第一节 教学角色行为设计
第二节 教学个性行为设计
第三节 教学权威行为设计
第五章 教师教学实施行为设计
第一节 教学对话行为设计
第二节 教学探究行为设计
第三节 教学生成行为设计
第六章 教师教学研究行为设计
第一节 教学听课行为设计
第二节 教学说课行为设计
第三节 教学评课行为设计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教师教学行为设计的原理与技术》:
(3)教师应使设计个性在创新中升华。教师教学个性行为的发展需要教学过程的不断创新,需要教师在教学主导行为中努力实现“无格关”。齐白石先生曾说过:在艺术中,无法之法乃为至法。这句话对于教学同样适用。“无格之格”才是至格。“无格之格”应是教师教学个性行为的最高境界,它标志着教师已经成长为一名勇于创新的教学实践家。这时,教师的教学主导行为已经不拘一格一式,不限一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一阶段,教师的教学主导行为从内容的处理到方法的选择和过程的组织,都表现出差异性与多样性、灵活性与稳定性、程序性与变化性的有机结合和统一。这时,教师的教学个性行为会得到升华。
3.设计个性反思策略
美国学者巴里·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曾经也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而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却往往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师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实践的过程,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除了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还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教师也正是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实现了教学个性行为的发展。
(1)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
教师要通过反思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等,反思教学个性行为目标是否达到;通过反思板书设计是否合理,语言表达是否清晰简练,习题是否有新的求解方法等,反思教学个性行为过程缺陷;通过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收获情况,反思教学个性行为成效。只有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反思,才能优化教学个性行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反思教学过程是改善教学个性行为的有效策略。
(2)教师应反思教学亮点。
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总有自己最满意的地方。它有可能是一个好的教学方法、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设计、一个恰到好处的案例、一道创造性的习题等,这些都是能让教师感到兴奋的地方,也都是值得教师进行反思之处。反思教学亮点,能够强化教师的教学个性行为亮点,提高教学个性行为效果。
(3)教师应反思教学失误。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主导行为过程中难免有疏漏和失误之处,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备课中出现哪些遗漏疏忽,教材理解上出现哪些偏差,教学方法有哪些缺陷,教学阶段有哪些低谷,教学评价有哪些瑕疵等。反思教学失误,努力加以改进,就会达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不断反思教学失误,能够使教师积累教学经验,获得教育机智,取得教学进步,也能改善教学个性行为。
(4)教师应反思教学互动。
反思教学互动是促进教师个性行为发展的有效策略。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活动,教学主导行为中,教师如果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如果总是高高在上,拒学生于千里之外,就会使教学主导行为的实施变得寸步难行。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应该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发展。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心声,充分利用有效的反馈信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教师不但要反思教学交往互动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个性行为的地位和表现,也要反思教学交往互动活动中自己的教学个性行为的程度和效果。教师绝不能自我表现欲望太强,而忽视学生的表现欲望。教学个性行为是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提高、自我评价、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正是在反思教学互动的过程中实现了教学个性行为的发展。
……